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北境。」宋霽道,「奕國兵馬難以阻擋,必須有人前往,擋住他們的入侵。」

  「為何是你去?你可是嫡皇子啊。」宋幼珺不可置信的問。

  「如今宋修遠一族勢力壯大,暗地勾幫結派,譚家又潰散成沙,不足以與宋修遠抗衡,我只有這一條路。」宋霽說這話的時候不帶情緒,但宋幼珺卻聽出來,他已經被逼上絕路了。

  沒有退路,現在的宋霽只有擊退奕國,成為南瓏的英雄,才會受擁護,名正言順的坐上皇帝之位。

  南瓏朝廷雖然污濁如泥,但不乏有忠國之士,若要得到他們的支持,宋霽只能如此。

  但奕國現在與祈月國聯手,豈能是宋霽能夠解決的?去了不是找死?

  「沒有其他辦法了嗎?」宋幼珺問。

  「只能如此。」宋霽說道。

  看著他的面容,宋幼珺一句勸言都說不出,南瓏前途未卜,她不是軍師謀士,給不出好的計謀。

  「千萬以性命為重。」宋幼珺鄭重其事道。

  宋霽說,「此次我來,便是放心不下皇姐與六六,我不在的這些日子裡,千萬要注意防範,別讓那些人有可乘之機。」

  宋幼珺嚴肅的點點頭,「不論怎麼樣,你一定要活著回來。」

  沒記錯的話,原書中的宋霽就是死在了抗敵之中,只不過當時他的敵人是姜沂川。

  眼下國難當前,宋幼珺不能憑著一己私慾阻攔宋霽,就算她不同意宋霽前往,也攔不住這個錚錚鐵骨的男兒。

  宋霽無話良久,最終還是那句話,「皇姐,我走了。」

  說完他要轉身,宋幼珺看著他的背影,忽然說道,「弟弟。」

  宋霽停住腳步,轉身看她。

  「你一直都很棒,我知道的,你自幼年起,就有著與同齡人不同的智慧,有自己的思想與堅持,分得清是非對錯,擔得起責任,只有你才能挑起這南瓏的大梁,所以你這麼聰明,一定會完好歸來的,是不是?」

  宋霽看了她許久,而後道,「對。」

  他披著晨霜離開了,盡歡宮的大門再次閉上,宋幼珺站在院中,呵出一口白氣,覺得四肢冰冷無比。

  宋霽很少叫她皇姐,大多時候都是在皇帝面前,這還是頭一次私底下這樣叫她。

  或許宋霽這時候也害怕,也茫然,只是這一聲皇姐,讓他知道自己還有個姐姐,還有個小小的依靠。

  在院中站了許久,直到東方泛白,驅散了晨時的霧,宋幼珺看了看滿天的芒白,轉身回了殿內,吩咐道,「準備筆墨。」

  宮人手腳麻利,很快備好了筆墨,宋幼珺提筆便寫,統共也不過幾句話,寫完之後裝進信封中,落下款,而後喚來了薛筠。

  「送去北昭,送到姜沂川手中。」宋幼珺這樣吩咐她。

  如今靠南瓏這支離破碎的軍力恐怕無法跟奕國抗衡,宋幼珺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求助遠在北昭的姜沂川。

  不管這方法可不可行,至少也是一個希望,若是真能成了呢?

  北昭與祈月國比鄰,若是北昭願意援助南瓏,肯定會最先出兵祈月,如此一來祈月國根本經受不住北昭大軍,奕國沒了後援,被驅逐出南瓏也不是非常艱難的事。

  只是這一去路途遙遠,薛筠雖然武功高強,卻難免會有意外。

  宋幼珺便寫了整整十封信,每封信的內容都不一樣,但表達的意思卻相同,交給了她之前秘密培養的暗衛手中,讓他們分別前往北昭。

  宋幼珺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親自送到姜沂川的手上,要儘快。

  人全部派遣出去之後,她每日能做的就只要焚香祈禱,盼望宋霽能夠平安,盼望信能儘快送給姜沂川。

  盼望姜沂川能念舊情。

  或者考慮出其中利弊,說動北昭皇帝出兵援助。

  但其中的不穩定性太強,以至於宋幼珺每日每夜的擔憂著,睡眠質量也越來越差,甚至在後來發現了有白頭髮。

  四月底,宋霽率兵去往北境抗敵。

  五月,北境前線頻頻傳來戰敗的消息,宋霽抗敵失禮,節節敗退,京城人心惶惶。

  五月下旬,援兵又派出去一波,由荊明溪帶領,宋霽的捨命沙場總是換得奕國入侵的腳步慢下來,暫時的捷報讓人人歡喜,對宋霽讚不絕口。

  六月,奕國的兵馬又獲增強,宋霽率兵不敵,讓奕國推入腹地,宋霽撤退時又撞上瘟疫災區,只得白白讓出三座大城,眼看著要推到京城,一時間京城人開始逃難,卷著家底連夜出逃。

  就連皇宮裡的后妃們也紛紛收拾家當,若是奕國兵馬攻入京城,整個皇宮的人誰都活不了,倒不如趁著還沒打來就跑。

  不知誰把消息傳到皇帝耳朵里,本就病入膏肓的皇帝聽後竟悲痛自責,一時間傷心過度,直接駕崩。

  皇宮喪鐘大響,哭嚎聲此起彼伏,卻沒有幾人真正傷心難過,都在思索著如何在亂世之中保住性命。

  宋修遠將國喪從簡,然後派人遞給宋幼珺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張紙,紙上三個字:告罪書。

  正如歷史上所寫,亂世需要女子頂罪,宋修遠的意思再明顯不過,是讓宋幼珺這個被捧了十多年的福星站出來頂罪。

  此事宋幼珺自然不會做,她知道自己一旦站出來妥協,那麼前線的宋修遠也會受到影響,絕不能在他沙場抗敵的時候出岔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