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沈楠枝突然收到這麼三個字,顯然有些摸不到頭腦,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慕行徵突然說了這麼一句。
但她並沒有追問,而是將自己面前的奏摺全都放在了慕行徵面前。
既然這麼真心實意的想要謝謝她,那麼這些剩下的奏摺,自己就不費心了。
次日早朝,三位老臣誠心誠意對著沈楠枝道歉,讓周圍一眾官員大開眼界。
沈楠枝知曉這些老臣雖然固執,想要同皇帝爭長短,但和麼麼多年也為大宴做出了不少貢獻,因此並未為難,朝堂上一片和樂。
為了給三位老臣一些面子,慕行徵也下了罪己召,而此時涼州各地的災情數據已經明明白白在京都呈現出來,此番行為也算是給這次的地動一事完美話下句號。
一整個早朝,三位大臣都膽戰心驚的。
他們的府宅已經被百姓們為官整整兩日了,雖然百姓們什麼事情都沒做,只是盯著他們府中的車輛往來。
但就是因為這般,大臣們的心才上不上下不下,隨時都覺得會有危險。
但如今事情落下帷幕,自己做出了退讓,成瑞帝也沒準備揪著不妨,想來是可以放心了。
至少出門不會再被人圍觀了。
不過心中到底是有些不踏實,下朝之後雖然沒有回府,但還是派人去自己府宅附近查看情況。
「這三位老臣想來以後對這件事情都要印象深刻,足夠記到自己退休了。」沈楠枝同慕行徵再御花園中乘涼,想起今日早朝的場景,忍不住笑著說了一句。
不僅是這三位老臣日後不敢輕易對著沈楠枝發難,剩下的官員估計會更加小心。
因為此番慕行徵的行為,讓朝臣們徹底看清。
沈楠枝雖然入朝參政的時間不久,但是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絕對是崇高無上的。
先是封后大典上的打擊景象,又是求雨,降低束脩,開放海運等等事情,已經足夠讓百姓將沈楠枝記在心中。
夏天逐漸來臨,但是京都一片火熱,百姓們的心情也一片火熱。
京都今年一直都是太平的,沒有絲毫禍事發生,各地來往的商人越來越多,京都的鋪子也越來越搶手。
而就在這種情況下,慕行徵下令在各地建設錢莊,推行紙幣。
這紙幣是工部官員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做出來的。
在紙幣上印上完美的防偽標識,如今這種技術只掌握在工部手中,旁人居屋偽造的可能性。
為了安撫人心,沈楠枝特意將此條消息放了出來。
接連幾年的時間,百姓們現如今對朝廷政策的認可度前所未有的高。
因此錢莊和紙幣的推廣並不怎麼費力。
尤其是慕行徵在報紙上親口承諾,將錢存進錢莊之後,每年都會有利潤。
並且錢莊時不時有優惠活動 ,比如存夠多少錢會贈與百姓們一定數量的米麵油等等。
因為這些附加條件,讓百姓們的存款熱情更加高漲。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錢莊已經在大宴各地開花。
時間臨近九月,涼州大部分的基礎建設已經完成,呈現出顯得模樣。
由於是震後重建,因此在城市規劃上比之前更加合理。
商業區和住宅區的分配更加明顯。
涼州百姓對自己新蓋出來的房子感到十分滿意。
而且朝廷現如今打量政策向涼州傾斜,讓涼州多了許多以前沒有工廠的,道路也比之前拓寬了一別,來來往往的商人更多,這也算是災後重建的好處。
而此時的王仁也重新從吳灣返回南凌,準備新一輪的入海航行。
這一次的海運貿易,足足是上一次的兩倍。
大船入海那日,港口附近有許多百姓圍觀歡送。
甚至還有人花了大價錢買來望遠鏡,就是為了更清楚看到大船入海的景色。
百姓們在各處一心火熱,沈楠枝如今也依舊忙碌,
她如今正在同工部的官員們一起研究塑料製品。
石油已經開採,但是塑料卻遲遲沒有進展,沈楠枝也不知具體是哪裡出了問題,只能同工部這些人一起紮根在實驗室中尋找出路。
但是這一次她並沒有有家不歸。
一是因為賞賜自己出宮慕行徵竟然平白又讓自己受傷的事情,讓沈楠枝印象深刻,二則是因為這次的研究並不如之前那麼緊迫,沈楠枝也不想將自己逼得太近,而是有張有馳。
沈楠枝終歸是抽了個時間同洪綢晴見面。
在見面之前沈楠枝首先抽調了洪綢晴的工作日誌,看著每日的工作安排忍不住點了點頭。
慕行徵也在一旁看了片刻,「著實是個人材,心性也非常人所能及。」
沈楠枝對慕行徵這話表示高度的認同,若不是心性非同常人,洪綢晴如今也不可能出現在京都。
也不可能在同僚都是男子的情況,將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如此完美。
洪綢晴在接到沈楠枝的宣召過後便激動到心神不寧,時不時看一下自己的儀態,就怕自己出醜。
不過好在她本身便是能忍之人,很快調整過來自己的心緒,將心思放在公事中。
沈楠枝同洪綢晴見面也是抱著一種鼓勵的姿態。
之前在行商一事上,將柳姑娘作為了典範,此番她也想將洪綢晴作為女子讀書的典範。
但她並沒有追問,而是將自己面前的奏摺全都放在了慕行徵面前。
既然這麼真心實意的想要謝謝她,那麼這些剩下的奏摺,自己就不費心了。
次日早朝,三位老臣誠心誠意對著沈楠枝道歉,讓周圍一眾官員大開眼界。
沈楠枝知曉這些老臣雖然固執,想要同皇帝爭長短,但和麼麼多年也為大宴做出了不少貢獻,因此並未為難,朝堂上一片和樂。
為了給三位老臣一些面子,慕行徵也下了罪己召,而此時涼州各地的災情數據已經明明白白在京都呈現出來,此番行為也算是給這次的地動一事完美話下句號。
一整個早朝,三位大臣都膽戰心驚的。
他們的府宅已經被百姓們為官整整兩日了,雖然百姓們什麼事情都沒做,只是盯著他們府中的車輛往來。
但就是因為這般,大臣們的心才上不上下不下,隨時都覺得會有危險。
但如今事情落下帷幕,自己做出了退讓,成瑞帝也沒準備揪著不妨,想來是可以放心了。
至少出門不會再被人圍觀了。
不過心中到底是有些不踏實,下朝之後雖然沒有回府,但還是派人去自己府宅附近查看情況。
「這三位老臣想來以後對這件事情都要印象深刻,足夠記到自己退休了。」沈楠枝同慕行徵再御花園中乘涼,想起今日早朝的場景,忍不住笑著說了一句。
不僅是這三位老臣日後不敢輕易對著沈楠枝發難,剩下的官員估計會更加小心。
因為此番慕行徵的行為,讓朝臣們徹底看清。
沈楠枝雖然入朝參政的時間不久,但是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絕對是崇高無上的。
先是封后大典上的打擊景象,又是求雨,降低束脩,開放海運等等事情,已經足夠讓百姓將沈楠枝記在心中。
夏天逐漸來臨,但是京都一片火熱,百姓們的心情也一片火熱。
京都今年一直都是太平的,沒有絲毫禍事發生,各地來往的商人越來越多,京都的鋪子也越來越搶手。
而就在這種情況下,慕行徵下令在各地建設錢莊,推行紙幣。
這紙幣是工部官員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做出來的。
在紙幣上印上完美的防偽標識,如今這種技術只掌握在工部手中,旁人居屋偽造的可能性。
為了安撫人心,沈楠枝特意將此條消息放了出來。
接連幾年的時間,百姓們現如今對朝廷政策的認可度前所未有的高。
因此錢莊和紙幣的推廣並不怎麼費力。
尤其是慕行徵在報紙上親口承諾,將錢存進錢莊之後,每年都會有利潤。
並且錢莊時不時有優惠活動 ,比如存夠多少錢會贈與百姓們一定數量的米麵油等等。
因為這些附加條件,讓百姓們的存款熱情更加高漲。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錢莊已經在大宴各地開花。
時間臨近九月,涼州大部分的基礎建設已經完成,呈現出顯得模樣。
由於是震後重建,因此在城市規劃上比之前更加合理。
商業區和住宅區的分配更加明顯。
涼州百姓對自己新蓋出來的房子感到十分滿意。
而且朝廷現如今打量政策向涼州傾斜,讓涼州多了許多以前沒有工廠的,道路也比之前拓寬了一別,來來往往的商人更多,這也算是災後重建的好處。
而此時的王仁也重新從吳灣返回南凌,準備新一輪的入海航行。
這一次的海運貿易,足足是上一次的兩倍。
大船入海那日,港口附近有許多百姓圍觀歡送。
甚至還有人花了大價錢買來望遠鏡,就是為了更清楚看到大船入海的景色。
百姓們在各處一心火熱,沈楠枝如今也依舊忙碌,
她如今正在同工部的官員們一起研究塑料製品。
石油已經開採,但是塑料卻遲遲沒有進展,沈楠枝也不知具體是哪裡出了問題,只能同工部這些人一起紮根在實驗室中尋找出路。
但是這一次她並沒有有家不歸。
一是因為賞賜自己出宮慕行徵竟然平白又讓自己受傷的事情,讓沈楠枝印象深刻,二則是因為這次的研究並不如之前那麼緊迫,沈楠枝也不想將自己逼得太近,而是有張有馳。
沈楠枝終歸是抽了個時間同洪綢晴見面。
在見面之前沈楠枝首先抽調了洪綢晴的工作日誌,看著每日的工作安排忍不住點了點頭。
慕行徵也在一旁看了片刻,「著實是個人材,心性也非常人所能及。」
沈楠枝對慕行徵這話表示高度的認同,若不是心性非同常人,洪綢晴如今也不可能出現在京都。
也不可能在同僚都是男子的情況,將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如此完美。
洪綢晴在接到沈楠枝的宣召過後便激動到心神不寧,時不時看一下自己的儀態,就怕自己出醜。
不過好在她本身便是能忍之人,很快調整過來自己的心緒,將心思放在公事中。
沈楠枝同洪綢晴見面也是抱著一種鼓勵的姿態。
之前在行商一事上,將柳姑娘作為了典範,此番她也想將洪綢晴作為女子讀書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