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薛明遠一看兒子高興,笑著說道:「想開就對了,剛才跟你的同窗都聊些什麼讓你這麼快就恢復精神了?」
薛汀挺直了腰板,一臉正氣凜然的朗聲道:「剛才我去找了幾位同窗家裡找他們,家裡說他們去院了。我到院的時候,他們正好在商量此事。我們都覺得府台大人此事做的實在不公正,大家決定聯名上,上告此事,還我們一個公道。我們已經起草好了文,說明了這次情況,簽好了名,就等著我這次進京把文交到御史手中!」
這可把薛明遠和若水嚇了一跳,這孩子怎麼讀讀傻了呢。上次薛汀教育薛明遠的事,還有這次聯名上的。薛汀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一點世俗之事都不懂呢。合著沈暮煙就有那攀附權貴的心,別的什麼都沒教給薛汀。薛明遠厲聲道:「那文在哪裡?」
薛汀愣愣的說道:「在兒子這。」說著把文拿了出來。
薛明遠一把搶了過去,打開後和若水一起看,上面寫著這次事情,然後列上了此次院試前幾名的名單,又把進國子監讀的名單列了出來。而後直指本次推薦名單不公,有黑幕,府台大人受賄。下面是學子簽名的名單,薛汀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最前面。
薛明遠看完之後氣得手都直哆嗦,冷笑著問道:「你昨天還沒有這主意,今天是誰先提起來?」「是桐城。」
薛明遠又問:「我看這字也不是你的,文是誰寫的?」「是文軒寫的。」薛汀不明所以的回答著。
薛明遠怒極反笑道:「別人提的主意、別人寫的文,為何你的名字最先簽上?」薛汀開口道:「那是因為兒子在這裡面名詞最靠前,所以理所當然是兒子在第一個。」
出頭的櫞子先爛,人家把你當出頭鳥來來打,你還傻傻的以為人家這是看重你。薛明遠覺得薛汀平時看上去挺機靈的,怎麼這時候就不轉腦袋呢。這要是薛汀提議薛汀在最先,也算是薛汀敢作敢當。現在這完全就是被人拿去當做盾牌,壞事就是薛汀先抗,要是變成了好事,人家就會站出來說是自己的提議自己起草的文,薛汀不過是呈遞過去而已。薛汀到現在還洋洋得意以為參與了人家的核心。
薛明遠生氣的說道:「叫這次的提議者過來,把文取回去,這事你就不參與了,上京之後你也有別的事情不能幫他們送文了。」
薛汀不依道:「為什麼啊?」
薛明遠喊道:「因為我和你母親已經給你找好了讀的地方,你進京之後沒有時間再去別的地方。你回去好好想想,為什麼你去找別人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去了院,只有你不知道這個消息。為什麼別人想好了各種事情,卻讓你把名字簽在第一個。還有,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咱們啟程上京,都不准離開你的院子,你給我用你的腦子好好想想!」
薛汀下意識的回嘴:「為什麼啊?」
薛明遠差點揍薛汀,直接喊道:「就因為我是你老子!」嚇得薛汀趕緊回房了。
若水拍著薛明遠的後背,幫薛明遠順氣。輕聲勸道:「別生氣了,孩子還小,沒想到那麼深而已。」
薛明遠嘆了一口氣道:「我讓他讀,卻沒想讓他除了讀什麼事情都不懂。要不我讓他學著經商?」
若水笑道:「你說的這是氣話,你看汀兒對經商感興趣麼?讀好將來咱們就讓他專心做學問就是了,或者像三叔一樣在縣學裡做個教先生,他也能自己養活自己。」
薛明遠無奈的說道:「咱們進京你這邊的看著浚哥,我這邊還要忙著看京里的鋪子能不能開起來。你說說今天這事,要不是咱們知道了,他不就闖了大禍了麼,可是進京之後咱倆誰也沒空看著他啊。總不能把個男孩子關在家裡吧。我看這次帶著沈氏一起進京吧,讓她看著點汀兒。」
若水巴不得讓沈暮煙看著薛汀,自己不用接手這個燙手山芋,有人家親姨娘在,管深了不是,管淺了不是的。若水跟沈暮煙這幾年是河水不犯井水,你就在那別惹事,看著你自己的薛汀就好了,你們娘倆有什麼合理的要求,我也痛痛快快答應,若水輕輕鬆鬆的就獲得了一個善待庶子的名聲。見薛明遠提出來讓沈暮煙接著照顧薛汀,若水自然是欣然同意了。
啟程的前一天,薛明遠笑著對若水說道:「幸虧沒讓你提前給岳父岳母寫信告訴他們咱們要回去的消息,要不然這時間改了又改,真是不好說出口了。不過這回咱們終於是要啟程了。」薛明遠和若水終於在九月末從台州出發往望京去了,薛明遠特意包了一艘大船,帶著四個孩子,一貨倉的禮物,浩浩蕩蕩的向望京駛去。
若水坐在房間裡,打開窗戶看著岸邊向後駛去的景色,覺得那麼陌生又有點熟悉。時隔八年,景色依舊卻已物是人非。當年南下,前途一片渺茫,心裡除了認命就是認命,自己破罐子破摔連太醫給開的藥都不吃了,可是自己不能表現出來,不能讓傷心地父母更添難過。
如今有一個關心夫君帶著自己和孩子北上,若水覺得自己心裡現在還是認命。可是那時候是妥協,現在是看開了,看著坐在一旁自己玩的浚兒,若水覺得不管家族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做出什麼決定,自己都能欣然接受,並且永遠對父母心懷感恩。
若水神色淡然,薛明遠以為若水是近鄉情怯,走過來把窗戶關上,笑著說道:「都深秋了,天氣開始冷了,別總坐在窗口吹風。過來,給你看點好東西。」薛明遠拉著若水神秘兮兮的走著,若水跟著薛明遠回房,看薛明遠獻寶似的拿出來兩個紫檀木盒子。
薛汀挺直了腰板,一臉正氣凜然的朗聲道:「剛才我去找了幾位同窗家裡找他們,家裡說他們去院了。我到院的時候,他們正好在商量此事。我們都覺得府台大人此事做的實在不公正,大家決定聯名上,上告此事,還我們一個公道。我們已經起草好了文,說明了這次情況,簽好了名,就等著我這次進京把文交到御史手中!」
這可把薛明遠和若水嚇了一跳,這孩子怎麼讀讀傻了呢。上次薛汀教育薛明遠的事,還有這次聯名上的。薛汀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一點世俗之事都不懂呢。合著沈暮煙就有那攀附權貴的心,別的什麼都沒教給薛汀。薛明遠厲聲道:「那文在哪裡?」
薛汀愣愣的說道:「在兒子這。」說著把文拿了出來。
薛明遠一把搶了過去,打開後和若水一起看,上面寫著這次事情,然後列上了此次院試前幾名的名單,又把進國子監讀的名單列了出來。而後直指本次推薦名單不公,有黑幕,府台大人受賄。下面是學子簽名的名單,薛汀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最前面。
薛明遠看完之後氣得手都直哆嗦,冷笑著問道:「你昨天還沒有這主意,今天是誰先提起來?」「是桐城。」
薛明遠又問:「我看這字也不是你的,文是誰寫的?」「是文軒寫的。」薛汀不明所以的回答著。
薛明遠怒極反笑道:「別人提的主意、別人寫的文,為何你的名字最先簽上?」薛汀開口道:「那是因為兒子在這裡面名詞最靠前,所以理所當然是兒子在第一個。」
出頭的櫞子先爛,人家把你當出頭鳥來來打,你還傻傻的以為人家這是看重你。薛明遠覺得薛汀平時看上去挺機靈的,怎麼這時候就不轉腦袋呢。這要是薛汀提議薛汀在最先,也算是薛汀敢作敢當。現在這完全就是被人拿去當做盾牌,壞事就是薛汀先抗,要是變成了好事,人家就會站出來說是自己的提議自己起草的文,薛汀不過是呈遞過去而已。薛汀到現在還洋洋得意以為參與了人家的核心。
薛明遠生氣的說道:「叫這次的提議者過來,把文取回去,這事你就不參與了,上京之後你也有別的事情不能幫他們送文了。」
薛汀不依道:「為什麼啊?」
薛明遠喊道:「因為我和你母親已經給你找好了讀的地方,你進京之後沒有時間再去別的地方。你回去好好想想,為什麼你去找別人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去了院,只有你不知道這個消息。為什麼別人想好了各種事情,卻讓你把名字簽在第一個。還有,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咱們啟程上京,都不准離開你的院子,你給我用你的腦子好好想想!」
薛汀下意識的回嘴:「為什麼啊?」
薛明遠差點揍薛汀,直接喊道:「就因為我是你老子!」嚇得薛汀趕緊回房了。
若水拍著薛明遠的後背,幫薛明遠順氣。輕聲勸道:「別生氣了,孩子還小,沒想到那麼深而已。」
薛明遠嘆了一口氣道:「我讓他讀,卻沒想讓他除了讀什麼事情都不懂。要不我讓他學著經商?」
若水笑道:「你說的這是氣話,你看汀兒對經商感興趣麼?讀好將來咱們就讓他專心做學問就是了,或者像三叔一樣在縣學裡做個教先生,他也能自己養活自己。」
薛明遠無奈的說道:「咱們進京你這邊的看著浚哥,我這邊還要忙著看京里的鋪子能不能開起來。你說說今天這事,要不是咱們知道了,他不就闖了大禍了麼,可是進京之後咱倆誰也沒空看著他啊。總不能把個男孩子關在家裡吧。我看這次帶著沈氏一起進京吧,讓她看著點汀兒。」
若水巴不得讓沈暮煙看著薛汀,自己不用接手這個燙手山芋,有人家親姨娘在,管深了不是,管淺了不是的。若水跟沈暮煙這幾年是河水不犯井水,你就在那別惹事,看著你自己的薛汀就好了,你們娘倆有什麼合理的要求,我也痛痛快快答應,若水輕輕鬆鬆的就獲得了一個善待庶子的名聲。見薛明遠提出來讓沈暮煙接著照顧薛汀,若水自然是欣然同意了。
啟程的前一天,薛明遠笑著對若水說道:「幸虧沒讓你提前給岳父岳母寫信告訴他們咱們要回去的消息,要不然這時間改了又改,真是不好說出口了。不過這回咱們終於是要啟程了。」薛明遠和若水終於在九月末從台州出發往望京去了,薛明遠特意包了一艘大船,帶著四個孩子,一貨倉的禮物,浩浩蕩蕩的向望京駛去。
若水坐在房間裡,打開窗戶看著岸邊向後駛去的景色,覺得那麼陌生又有點熟悉。時隔八年,景色依舊卻已物是人非。當年南下,前途一片渺茫,心裡除了認命就是認命,自己破罐子破摔連太醫給開的藥都不吃了,可是自己不能表現出來,不能讓傷心地父母更添難過。
如今有一個關心夫君帶著自己和孩子北上,若水覺得自己心裡現在還是認命。可是那時候是妥協,現在是看開了,看著坐在一旁自己玩的浚兒,若水覺得不管家族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做出什麼決定,自己都能欣然接受,並且永遠對父母心懷感恩。
若水神色淡然,薛明遠以為若水是近鄉情怯,走過來把窗戶關上,笑著說道:「都深秋了,天氣開始冷了,別總坐在窗口吹風。過來,給你看點好東西。」薛明遠拉著若水神秘兮兮的走著,若水跟著薛明遠回房,看薛明遠獻寶似的拿出來兩個紫檀木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