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這個時候,一位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家香港的生廠商,他便委託香港進行加工,這次先做好一百塊進行檢測驗收,竟然每一塊都是好的!

  嚴崇禮聽到這消息,也是感慨:「內地的生產工藝還是有待提高啊,沒辦法,我們耽誤了這些年,各方面都得慢慢追上來。」

  任競年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他要儘快多生產線路板,要儘快做出他的漢卡。

  他還給漢卡起了一個名字,就叫華競漢卡。

  香港工廠大批量地生產,任競年一口氣委託生產了一千塊,每一塊漢卡的生產成本是一千多塊,這樣的話,成本就是一百萬。

  但是現在任競年不缺錢,一百萬一口氣生產一千塊,他覺得,值!

  其實這個時候,經過何麗娜的推廣,以及新華社等媒體的報導,任競年的名聲已經遠播在外,甚至有人把他稱作「當代畢升」,說是不亞於活字印刷術的偉大發明。

  任競年已經功成名就,華競計算機公司也已經是日入斗金,這個時候,如果趁機推出華競漢卡,必然引起行業轟動!

  然而任競年在拿到這一批千塊漢卡後,並不著急上市銷售,他在等一個絕佳的機會。

  在這一點上,連何麗娜這個跑市場跑出經驗的人都不由佩服,關鍵時候,任競年可真是能穩得住的。

  而任競年要等的機會,便是馬上就要召開的中國計算機技術交流會,在那個會議上,他需要向大家介紹自己在中文編碼方面的心得和對計算機漢字化發展的看法。

  這樣的一個交流會,各的媒體記者都會到場,也會有外國公司的記者。

  到時候,他將向大眾媒體介紹他的華競漢卡。

  *

  漢卡研究結束後,嚴崇禮重新回去學校,投入了學校的課題研究,任競年按照約定支付了之前三萬元的諮詢費用,並和學校商定,另外捐贈了一萬元給學校,希望學校用於獎勵優秀的教職工。

  話是這麼說,學校當然明白任競年的意思,於是一萬元中,大概有三千元作為特別獎金髮給了嚴崇禮。

  任競年聽說,這才稍微放心,嚴崇禮是很在意名聲的人,不願意招惹閒言碎語,自己直接給錢肯定不行,用這個方式,雖然中間折損一些錢財,但到底也是曲線感謝了嚴崇禮,讓嚴崇禮落到一些實惠。

  至於學校中間折損的那些錢,就當是對母校的感激吧,畢竟自己也是在母校這個平台成長起來的,如果自己有能力,他也想多為母校做貢獻。

  至於嚴崇禮,落了這些錢,交集資房的錢應該是夠了。

  可誰知道,過了幾天,任競年聽同學說起來,這次學校的集資房地皮太小,房子不多,名額有限,嚴崇禮竟然沒趕上。

  根據同學間的傳聞,說是本來名單里有嚴崇禮,後來有個行政老師跑過去校長那裡鬧,鬧騰了一番後,校長怕不要命的,就把名額改了改,改了後,嚴崇禮就沒資格了。

  任競年一聽,便過去問了嚴崇禮,嚴崇禮顯然也有些失落,再淡泊名利的,還是希望趕上這機會的,不過他還是輕笑著說:「沒有就沒有吧,這個也是論資排輩的,沒我名額,應該是我哪裡還不達標。」

  任競年:「後面應該還有機會,單位福利也是一波一波的。」

  嚴崇禮:「嗯,等著吧。」

  這事任競年和顧舜華提起來,顧舜華也是嘆息連連:「關係到這麼大的利益,別人肯定削尖了腦袋地爭啊,嚴教授那樣的人,肯定不積極給自己爭取,所以這個事也是柿子撿軟的捏。」

  一時又道:「不過也沒什麼,學校的集資房或者其它福利房,也不是只有這一次吧,回頭還會有,就憑嚴教授的資歷,怎麼都能分上的。」

  其實嚴崇禮有個海外關係,再過一些年,就會發財了,雖然他並不是在意這個的,但是到時候日子過得也不錯,書房裡積攢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好東西。

  任競年點頭:「是,這個等一等,應該都有。」

  時代在發展,他相信知識分子的待遇會逐漸提高的。

  *****

  進了臘月,轉眼就是臘八,這天御膳人家熬了臘八粥,免費分發給顧客,當然也有些周圍的百姓,都過去蹭一蹭,對於這點,顧舜華也就讓大家蹭了。

  畢竟掙了錢的,做買賣就是和氣生財,不差這點,給大家落個好印象,過節一起高興高興。

  喝了臘八粥,顧舜華和御膳人家的廚師們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是關於大飯的事,今年是頭一年做大飯,各方面都盯著,自然不敢懈怠。

  從食材的預訂和供應,到過年時候的值班人手,以及菜單情況,全都詳細地再過了一遍。

  顧舜華在日本工作兩年,養成了做事習慣謹慎的風格,一些大家看來無足輕重的小事,她都要仔細地確認過,好在幾個師兄甚至連胡大師傅都已經習慣了,他們知道顧舜華就是認真。

  顧舜華最後過了一遍大飯預訂情況,目前是準備開三十六桌,這三十六桌已經全部預訂出去了,甚至還有托關係問起能不能加塞的。

  顧客倒是不愁的,這讓顧舜華更覺得,這個大飯一定得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待。

  她正開著會,外面服務員來找,說是有個記者來找她,還是外國的,黃頭髮,高個子,說是什麼「太捂濕」報紙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