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日本人來說,能夠親自給皇太子做飯,那是莫大的榮幸。

  更讓顧舜華一行人沒想到的是,事後,皇太子親自給新高輪王子大飯店總負責人打電話,說「中國料理賞心悅目,吃起來也非常美味可口,讓人驚嘆不已,他們全都很滿意」。

  這事轟動日本,多家媒體報導了這個消息,一時之間,不知道多少日本人湧入餐廳,都想品嘗皇太子交口稱讚過的中國美食。

  或許是工作太忙了,每天都被成就感填充得滿滿的,以至於顧舜華別的什麼情緒都要稍微往後了,她倒是沒有太被離別的思念折磨,她每周給家裡打一次電話,有時候是任競年帶著父母弟弟和孩子一起過去打電話。

  她用掙的錢給家裡親人置辦一些需要的東西,陸續寄回去。

  孩子自然是想的,有一次甚至在電話里哭了,不過好在任競年在撫養孩子上付出了不少心血,父母和顧躍華也都儘量安撫著孩子。

  顧振華已經回國了,回國的他也經常帶著孩子出去遊玩。

  中間任競年也申請了一次探親,過來日本,一家子團聚了一次。顧舜華帶著任競年和孩子四處遊覽,看櫻花品美食,去看那琳琅滿目的日本超市,去看讓人眼花繚亂的日本花花世界。

  當時正好日本迪士尼樂園開業,顧舜華想辦法買到了樂園的門票,一家子去了迪士尼樂園。

  去了後,可以說是震撼的,不光是孩子驚嘆不已,就連任競年和顧舜華也都震驚到了。

  他們在國內,只知道陶然亭公園的旋轉木馬和大雪山,哪裡見過這個,可算是開了眼。

  開眼後,兩個人也感慨:「咱們平時哪裡知道,遊樂園還可以這麼玩,真是想都想不到。」

  其實兩個孩子還都小,這個時候也才五歲多,有一些項目還不能做,但是依然是玩瘋了,真是玩瘋了,眼睛不夠用哪。

  顧舜華借了相機,給他們拍了很多照片,一家人的合影,留作紀念。

  這次探親他們停留在日本大概十幾天,十幾天後,任競年帶著孩子回去,分開的時候,兩個孩子不捨得走,掉眼淚,顧舜華也只好哄著,告訴他們,再堅持多半年媽媽就回去了,只有多半年了。

  兩個孩子這才好受,抹著眼淚回去了。

  想著家裡的親人,自然是歸心似箭,不過好在日本的工作生活很充實,白天工作,晚上還要學習日語,學習英語,也研究日本烹飪技術。

  整個中國隊伍晚上都在投入學習之中,陳文炳給大傢伙買了一些日本烹飪技術書籍,大家也可以隨便看電視機,電視機上有免費的烹飪課程可以學。

  日本的條件太好了,炊具都是不鏽鋼的,衛生輕便,炒勺都是上等不鏽鋼,而器皿更是精緻華麗的銀器瓷器和玻璃器皿,這都是中國沒法比的。

  中國是千年文明古國,文化底蘊是日本所沒有的,中國一些傳統技術自然是讓人拍案叫絕,但是如今的日本,經濟之發達讓世界為之側目,他們在料理上的推陳出新以及對各國優良技術的吸納更是讓人驚嘆,在一些菜品處理上,日本甚至已經超過了中國。

  聽說日本還在普及烹飪技術,開了專業的料理學校教大家學料理,這一切都讓人敬佩和慚愧。

  顧舜華在這之前,對於日本沒什麼好印象,有的只是老人家口裡的「小日本」,但是來了這裡後,感受著這個國家的文明,只能說,這位鄰居如今太過強大,也有太多優點,而自己要想進步,必須低下頭向人家學習。

  中國傳統技術是一座寶庫,作為個人隨便學一點就能受益終身,這是別的國家所沒有的,但是如果只知道抱著老祖宗留下的遺產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早晚有一天會被人家趕超。

  落後就要挨打,對於身邊的這位鄰居,必須保持敬畏之心,發掘別人的優點,吸收之後為己所用。

  他們也經常去洋食和日食餐廳觀光切磋,時候長了,也都熟了,會切磋手藝,互相交流,大傢伙現在日語已經完全能應付日常溝通了。他們還結交了料理學院的朋友,代表桃李中餐廳去日本料理學院演講,去學習日本料理學院的運作模式並做記錄。

  顧舜華經歷了這一切,把這些寫到信里,寄給自己的父親,希望父親能把日本料理學院的模式學習起來,運用在中國飲食公司的培訓中。

  太過充實的日本生活,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就這麼結束了。

  回國前,王子大飯店負責人對他們的工作非常滿意,給予很高的評價,幾次誠懇地進行挽留,甚至給他們高出了翻倍的高薪。

  不過大傢伙已經歸心似箭了,雖然在這裡掙錢,但是錢掙多了,也沒什麼感覺了,反而是兩年的離別,更加渴望和家人團聚。

  日本資本主義社會的發達看多了,也會覺得累,覺得周圍太過喧囂,甚至有時候覺得人情味好像少了一些。

  這裡再好,也是他鄉。

  這時候他們就格外想念自己的祖國,想念上下班高峰期的自行車大軍,甚至想念巷子裡的叫賣,牆根底下壘著的大白菜。

  同行中,大部分要離開,只有一兩個沒成家的,覺得可以留下。

  陸問樵也是打算回去,大家一看,就打趣說:「你反正沒結婚,回去幹嗎,在這裡找個日本媳婦多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