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近一兩年北京回來的知青多,一下子結婚需求大,木頭那得多緊張啊,可這房子裡頭,一水兒的木頭家具,而且看上去古色古香的。

  蘇同志便開始給他們介紹:「你們看,這邊走廊底下都是中空的,北屋各房裡都是砌了磚炕,各屋裡的磚炕都是從底下通著的,北屋的東邊修了一個燒煤的煤池子,到了冬天,東邊煤池子一燒,到時候各屋裡都暖和,那可不是現在普通人家用的白爐子!」

  顧舜華一聽,這可真有意思,等於外面一燒,家裡各處都暖和,還不怕煤氣中毒了呢,不過想想,卻道:「這肯定費煤吧,從外面一口氣燒到裡面,那得燒得多旺啊!每天燒,得費多少煤啊!」

  蘇同志看了一眼顧舜華,就有些不屑:「這你就不懂了吧,這種煤池子,就算富貴人家也不可能天天燒,燒一次去了濕氣,十天半月都不會覺得冷了,大冬天燒個幾次,也就熬過去了,天天燒,那不得上火?」

  顧舜華這才恍然。

  蘇同志又介紹家具:「我這套家具,那可是紫檀木的,打聽打聽就知道了,這是稀罕木料啊,要不是我現在要出國,也不至於捨得賣。」

  紫檀木?

  顧舜華雖然不懂,但一聽這話,頓時記起來了,那本書里似乎提到過,好像這種木料以後會非常非常貴!

  也就是現在,那十年剛過去,這種東西還沒熱起來,等熱起來後,想買都沒處買去了。

  她試探著道:「買這套四合院,也得把這家具買了是吧?」

  蘇同志:「那當然了,不然房子賣了,我這家具沒處擱啊!」

  顧舜華心裡就有些怵頭了,這估計價格就得上去了,便看向任競年。

  任競年已經把這房子前後看了一遭,確實挺不錯的房子。

  這種四合院,如果太大了,自己一家人住難免空曠了,打掃起來也麻煩,但是如果太小了,還是太侷促,現在這個大小是正正好了。

  房子修建得也講究,比起雷家那處四合院不相上下,如果能在裡面生活,一家人肯定高興,他甚至能想像夏天的時候,孩子們在院子樹底下乘涼寫作業的情景了。

  而一旦一處院子和未來美好的生活聯繫在一起,那院子也就越看越順眼了。

  他當然也看出來顧舜華的意思,她想要,看到這四合院已經喜歡得不行了,只是怕買不起。

  他便向蘇同志問起來價格,蘇同志比了比手中的指頭:「我要賣,肯定是連家具一起賣,我現在著急,要賣的話,一口價,兩萬。」

  兩萬?

  顧舜華深吸了口氣:「那有點貴了,我們怕是買不起。」

  聽到這話,蘇同志忙道:「我們這些家具都是好家具,太便宜了賤賣也對不起祖宗。」

  任競年:「那行,我們再考慮考慮吧,畢竟這是大事。」

  於是幾個人出來,出來後,難免看看這四周圍的環境,說實話環境也就一般,和之前溥先生所在的那條街沒法比,就這麼曲曲折折的,走起來也不順暢。

  雷永泉便道:「這一塊,別看曲曲繞繞的,但倒是挺招文人墨客喜歡的,據說這樣子更有曲徑通幽的意思,以前魯迅先生的故居就在這裡。」

  顧舜華聽著精神一振,便問起來,找人打聽了打聽,知道就在八道灣十一號,便過去看了看。

  到了門前,看到一位老爺子,便和人家問起來,天冷,老爺子坐在馬紮上揣著袖子曬太陽,聽到他們問,就來了興致,站起來給他們說。

  說清朝那會兒這一塊是正紅旗管著的,在早應該是官衣庫,就是放宮裡頭那些好衣服的,也曾經有一些體面的王爺在這裡住,不過魯迅先生買這一塊地的,這裡已經沒落了。

  又給他們說了院子裡的情況,院子並不算太大,不過方正,裡面照例種著丁香樹,曾經魯迅先生的十一號院,現在已經住了約莫幾十戶人家,成了大雜院。

  看了一番後,也說不上來什麼,對環境不是說萬分的滿意,但也足夠了,畢竟他們手裡的錢有限,一時也買不到的多好的。

  但就是價格太貴了,兩萬塊,他們肯定是沒戲的。

  雷永泉見他們有些沮喪,便勸他們:「也不用太擔心,他這兩萬塊肯定是個虛數,他著急賣了出國,這個肯定是等著人砍的。」

  顧舜華苦笑一聲:「我們現在手頭也就一萬塊,也許稍微出個頭,再砍,也不能對半啊,人家還不把我們罵出來。」

  雷永泉:「也許能再湊湊?我想辦法借你們一些,回頭砍砍價?」

  顧舜華:「這個挺難的,現在大家工資也就幾十塊,我們認識的人也都是這個水平的,去哪兒弄這麼多。至於借你的,咱們這交情,我張口大幾百一千,你有,也就借給我了,我也不和你客氣,但是再多,大幾千,你也拿不出來啊!」

  雷永泉想想也是:「那我再從中問問吧,也許不要那些家具就可以便宜了,想辦法問問,誰還能買那些家具。」

  其實顧舜華已經不抱希望了,不過不願意拂了雷永泉的好意:「永泉,那你就幫忙費費心了,不過如果對方嘴硬不鬆口,就算了吧,別耽誤時間。」

  回去路上,天陰了下來,有點下雪的樣子,顧舜華心裡蕭條,難免有些嘆氣:「咱們現在還是夠不上啊,買四合院真是想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