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出來郵局,她坐著公交車,回去大柵欄,大柵欄其實讀起來不是大柵欄,而是類似於「大石爛兒」的一個發音,外地人來了,直接叫大柵欄,那就是鬧笑話了。

  大柵欄好像永遠就沒斷過人,哪怕這麼冷的冬天,依然是絡繹不絕。

  顧舜華回來幾天了,操心戶口的事,就算是路過也無心欣賞,現在倒是有了閒情逸緻,八年風霜,世事變遷,那些老店鋪倒是還在,小小的門帘,承載著大柵欄多少年的歷史滄桑。

  始於明朝永樂年間,商賈雲集,寶號林立,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這就是五百年大柵欄,是顧舜華從小長大的地方。

  小時候,被大人支派著打二兩醬油買一個線軸,眼巴巴地拿著錢跑街上來,銷售員打醬油的時候,就會盯著櫃檯上的玻璃罐看,罐子裡是彩色玻璃紙的棒棒糖,什麼口味的都有。

  有時候會偷偷剋扣兩分錢,買一根棒棒糖,她總固執地想要橘子口味的。

  顧舜華穿梭在大柵欄琳琳琅琅的店鋪中,最後終於來到了大柵欄新華書店,進去問了問銷售員,銷售員臉色並不好,不過聽她口音,估計是覺得親切,標準的胡同音,也就沒太拿大,倒是也給她推薦了幾本,還拿給她看了。

  她翻了翻,有一些難度,銷售員說比現在的高中課本還要難,不過她想著,難就難一點,任競年看了,估計總該有些幫助吧。

  只是這些書是要票的,並不是隨便買的。

  顧舜華便想起來,好像那本書中提到馬上要改革,增加英語考試了,如果這樣的話,那任競年是不是也得好好學英語?

  她便又問起來英語書,誰知道這次銷售員直接給她一個白眼:「不知道。」

  顧舜華無奈,估計人家看出來了,她沒書票,人家不願意白費這功夫。

  這倒是預料之中,現在的八大員,一個比一個橫,那天聽大雜院裡街坊閒聊,說琉璃廠那邊的國營飯店掛出來牌子,寫著「不得隨意打罵顧客」,現實就是這樣,手裡握著物資的,就是眼睛朝天不正眼看人。

  當然,從那本書里,顧舜華知道,再過幾年,一切都會發生變化。

  或許因為知道了這些,她心態上就非常平和,絲毫不會因為銷售員的鄙薄而憋什麼氣。

  人就是這樣,當你能從更高更遠的角度看一件事,當你預知了將來行業的發展和命運,對於眼前的雞毛蒜皮好像也就不在意了。

  從新華書店出來後,她便搭乘公交車直奔天橋過去了,下車後走到了天橋西邊的福長街。

  天橋位於首都的中軸線,據說每年皇帝去天壇祭天都要經過這座橋,所以叫天橋,不過到了解放前,這裡已經是繁華的平民市場了,天橋的西邊就是福長街市場,就顧舜華知道的,福長街市場會賣一些二手的舊書,以前她就會和幾個發小跑過來,兩分錢租一本小人書,然後大家一起換著看。

  此時的福長街依然如她記憶中的模樣,低矮的平房灰濛濛地立在冬日的傍晚,誰家的炊煙裊裊升起,天橋上熱鬧的聲音時不時傳來,而就在那低矮平房前,還有一些半開的門前,零星散落著幾個小攤。

  這些都是舊書,不要票的,私底下偷偷地賣。

  那種小門戶,其實在早那會兒就是「半掩門」,說明白了就是暗娼,出來拉客的,不過解放後,新社會了,沒暗娼了,這種「半掩門」便賣書了,賣書也是偷偷摸摸地賣。

  這裡的買賣自然都是偷偷摸摸的,顧舜華轉了幾處「半掩門」,終於在一個小破院內,翻出了寶,竟然有好幾本物理書,《普通物理學》、《數學物理方程》、《生物有機化學》和《化學簡史》,還有幾本外文書籍。

  那攤主是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嘴裡叨叨著:「這都是好東西,一位大教授的,之前家裡被趕到鄉下,東西都扔了,我媽打掃的時候偷偷帶出來的,要不然哪能隨便賣呢!」

  顧舜華初中畢業就下鄉了,高中的物理化學知識也不懂,不過粗略一翻,覺得好像比較難,應該對任競年有所幫助,問問價格也不貴,兩毛三毛的,也就買了。

  買了後,她就要把書裝進一個黑布口袋裡,誰知道裝的時候,卻不小心看到了扉頁一處角落的簽名,看到後,腦子裡頓時轟隆隆像是有滾雷滾過。

  那簽名上是龍飛鳳舞的三個字,赫然正是「嚴崇禮」三個字。

  嚴崇禮,這就是書里劇情中,她嫁的那位教授。

  她僵硬地翻著那些書,每一本上面幾乎都有簽名,有些不是簽名,而是印章。

  她發現自己甚至清楚地知道,嚴崇禮的印章是壽山田黃的,金黃細膩,上面的蘿蔔紋都清晰可見,他寫完一幅字畫就那麼往上面一蓋,姿態灑脫。

  那賣舊書的女人見她那表情,以為她後悔了,忙攥緊了手裡已經拿到的零錢:「這書都挺好的,再說剛才就讓你看好了,你買了就買了,可不能反悔。」

  顧舜華深吸口氣,將那些書放進黑布袋裡,淡淡地說:「我沒有要退的意思。」

  說完,拎著那些書走出了長福街。

  回家的路上,天已經很晚了,顧舜華拎著那一大兜子書,想著這件事該怎麼辦。

  誰能想到,她要給這輩子已經離婚的前夫買學習參考資料,卻買到了原本按照劇情她應該改嫁男人的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