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內侍頓時喜出望外連連謝恩,之後才退了下去。

  李瑜遂轉身往靜室中去,打算打坐練練內功。

  大盛朝文武兼治,不但文氣旺盛,武風也頗為濃烈。

  武狀元的地位絲毫不遜色於文狀元。朝堂上文武官員分列兩邊,一一相對,哪邊不多哪邊不少。

  想要治理這樣一個大國,自然也要求天子文武雙全。但是歷代君主能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多。

  並非他們沒有資質,而是高高在上久了,便不願意被祖宗規矩束縛。比如先帝,他就文不成武不就,文章是近臣代筆,武藝更是連三腳貓功夫都不如。

  李瑜不想成為先帝那樣的人,更不願意被人罵他跟先帝一脈相承。但他似乎真的繼承了先帝的愚鈍,在文學上一竅不通,用當初太傅所說的話,就是沒有一分文藝上的靈性,他只能靠死記硬背勉強應付,既然如此,那他就只好取長補短,加倍在武藝上下功夫。

  可是坐在靜室里,他心裡還是亂糟糟的。

  花宜姝當時在想什麼,她是第一次這樣生氣,她是不是被他傷了心?

  他真的沒想要傷她,他只是想讓她更關心他而已……可為什麼自己每一次都能將事情弄糟呢?

  李瑜十分挫敗,他在靜室中呆坐了不知多久,忽然揚聲道:「拿酒來!」

  ***

  尹無正死了,關於這個人的事算是已經結束了。

  但花宜姝並不覺得可惜,她這兩日看似清閒,其實也沒少讓人收集尹無正的事情。原書中他雖然嘴上花花,總是撩撥女主,但實際上並未對女主蕭青有任何逾越之舉,安墨當時便說,讀者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尹無正看出蕭青對他並無情誼,於是只能將心中的愛慕用不著調的方式說給女主聽,他想讓女主當真,又不敢讓女主當真,引起了許多讀者的憐惜;另一派則認為尹無正是個表面浪蕩、其實君子的人設,他對蕭青也未必有什麼愛慕,只是習慣嘴上花花罷了,這一派讀者認為尹無正就是一個用來引發越不凡吃醋、讓男女主感情升溫的工具人。

  當時花宜姝將任務分作兩邊,她去試探王家,安墨去靜塵庵試探靜塵師太和尹無正。由於當時的王玉燕在花宜姝眼裡就是一個愛慕虛榮想要攀附權貴的人,所以她對文中尹無正對王家的評價並未懷疑,雖說王玉燕的相貌與書中提到的「丑千金」不同,但「丑千金」也只是從尹無正口中說出的而已,他既然厭惡王玉燕,那麼認為王玉燕相貌醜陋也是情理之中。

  因此安墨要去靜塵庵時她並未多想,畢竟有林侍衛保護,安墨要是不回來那她隨時可以讓人去找,太過小心反而會惹人注意。

  可就是這份不謹慎叫安墨陷入險境,如果安墨不是已經成長了許多,如果安墨還是剛剛穿越那陣膽小又迷茫的樣子,怕是真的凶多吉少。

  但若是今後再遇到原書中頗有才華的人物,難道就不去招攬了嗎?

  不。

  花宜姝搖頭,安墨腦子裡的記憶是她的金手指。這是她唯一真正強過別人的地方,若是因此便畏縮不前,那麼這個金手指也就廢了。等到安墨沒了用處,她還會看重安墨嗎?她還會真心為安墨著想嗎?

  花宜姝對自己沒什麼信心。

  所以安墨的記憶還是要繼續用的,但是今後試探那些人時就不能再讓安墨去了。她必須再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要有自保之力,還要聰慧果決心細如髮,如此才能在原書人物面前不露出破綻,而這樣的人到哪裡都是人才,並不是那麼好找的。

  即使真找到了,她和安墨也要將原書人物研究個透徹,否則這人要是折了進去,那她哭都沒地方哭去。

  原書人物那麼多,目前看來,蕭青、楊靖、張達先、副統領跟原書差異不大,李瑜、尹無正卻是反差極大,一個表里不一,一個由正派變作了反派……這之間的分別是什麼呢?

  花宜姝靜坐良久,門外忽然傳來侍從的通報聲,李瑜來了。

  想到李瑜,花宜姝瞬間福至心靈,她明白了!是心聲!蕭青等人之所以與原書差異不大,是因為寫書人描述了他們的心聲,他們的表里是一致的,而李瑜和尹無正,一個是外人看來的冷漠矜傲,一個從頭到尾的經歷和登場戲份,全是他自說自話,沒有人能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也就有了安墨口中人設崩壞的可能。

  所以日後再出現這樣的人物,只需要安墨回憶有沒有心裡描繪即可!

  解決了這個問題,花宜姝頓覺渾身都輕快起來。

  對於啟發了她這個靈感的李瑜,花宜姝決定對他溫柔一些。

  於是等李瑜進來時,她就抬頭露出一個早已準備好的溫柔笑容。

  然而下一刻,花宜姝眉頭一蹙,「你喝酒了?」

  李瑜不僅是喝酒了,他還喝了好多酒,一湊近就是一股濃烈的酒氣,熏得花宜姝差點暈過去,她討厭酒鬼!

  花宜姝臉色難看起來,正要起身躲遠點,卻被李瑜一把摟住往床上一推。花宜姝骨碌碌就滾進了里側,她茫然地抬起頭看他。

  卻見李瑜居高臨下地看著她,眼神冷漠,語氣森寒,「你不過是朕的女人之一,別以為壞了孩子就能恃寵而驕!」

  花宜姝:???

  她什麼時候成了之一?她什麼時候懷了孩子?

  第97章 醒酒,李瑜都記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