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愛的女人得不到,敬重的父皇最後一程無法相送。景思瀚暗嘆,恭王這是何必呢,若是他老老實實的呆著,最後就算不是太子也能當個閒散王爺。

  不過話說回來,恭王既然已經打算聯合突厥人起兵造反了,他就應該料到一些後果,說到底,恭王心性著實難勝大任。

  正德帝身子骨越來越弱,甚至只能睜開眼睛連話都說不出來。渾濁的眼睛看著寧王,嘴巴一張一合,似乎是想說什麼。

  宮人挪過椅子,寧王撩袍子坐下,脊背挺的直直的,宛若翠竹。

  「父皇,兒臣已經照著您的意思,留下恭王一命,現在兒臣想問您幾個問題,是就眨眨眼,如何?」

  正德帝虛弱的眨眨眼,表示同意。

  「攔殺安國公府的黑衣人,是您派的。」

  寧王理了理袖口,輕描淡寫的樣子仿若在問天氣如何。而這句話其實不是疑問句,是肯定的語氣。

  正德帝眼睛睜大了一瞬,並沒動作。但是寧王並不在意,他早就已經知道答案了。他將袖子放下,輕輕俯身湊近了正德帝,輕聲道:「當年其實您是有機會救下我母妃的,對嗎?」

  自從寧王回來後,正德帝一直表現出對麗貴妃的懷念和愛意,但是寧王心裡自有一桿秤,他不信身為帝王連一個女人都護不住。

  正德帝看著那雙棕色的眸子,似是穿透了他看到了別人。他忽然想起,當年第一次見到麗貴妃的時候。那時羅列國不如現在這般兵強馬壯,所以送出最寵愛最貌美的小公主來聯姻。

  面紗下的公主天人之姿,所有的皇子都心動不已,他也是一樣。後來偶然的機會,他幫著公主將樹上的風箏取下來,為此還刮破了手。也正是因此契機,他們相愛了。

  當時已經是王爺的他早早定下了譚家嫡女為正妃,所以她便委屈成了側妃。婚後蜜裡調油,過了許久的神仙眷侶般的生活。

  直到譚太后提點他。

  在譚太后的幫助下,他登上了王位,冊封她為貴妃。雖不是後宮之主,可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再後來,為了穩住前朝大臣,他娶了許多的臣女,也在醉酒後寵幸過宮女。

  不知什麼時候起,她和他的關係越來越遠。甚至於他再去她的宮殿裡,只能感受到讓人窒息的壓抑感。懷孕之後的女人脾氣更加古怪,他想著等她生產之後便好了。

  那時候譚皇后也懷孕了,為了估計譚太后的顏面,他時常去探望皇后,也伴隨了孕期中的譚皇后許久。而麗貴妃,他已經許久不曾見她了。

  最後一次見她,是宮人說麗貴妃生產,他急匆匆的過去後卻聽見了她說後悔。

  後悔什麼?嫁給他還是為他生兒育女?

  已經成為帝王的男人面色鐵青,甩袖子便走了。他想,左右她宮裡侍候的人多,他也幫不上什麼忙,等她生完再來看她好了。

  再後來,便是昔日那個活潑姑娘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孩子沒了,她也沒了。

  當時他痛苦極了,幾日不曾上朝。最後調查發現其中有譚家的手筆,可他又能如何呢?

  透過這雙眼睛,正德帝渾濁的眼睛裡蓄滿了淚水。嘴巴一張一合發出聲音,似是想要表達什麼。

  寧王垂著眸子,不辨神色。他往前又傾了傾,沉聲問道:「父皇,您後悔嗎?」

  後悔不敢和譚家做鬥爭,後悔將最愛的女人葬送。

  正德帝流著淚,眼裡閃過痛色。他後悔了,他當年就該守在外面,如此也許便能救下他們母子。

  .

  正德帝駕崩的消息傳來的時候,阿凝正在梳妝鏡前擦臉,綠畫剛將一支鎏金碧玉簪戴到阿凝的頭髮上,就聽紅琴說了這個消息。

  阿凝震驚了一瞬,隨即吩咐綠畫將裝飾都卸掉,又叫紅琴找出最素淨的衣裳換上。

  做好這一切後就聽見外頭傳來渾厚悠遠的鐘聲,那是昭告天下,萬朝的皇帝薨了。

  而在皇宮裡的廢后譚氏自然也聽見了,她白著一張臉,嚅動嘴唇半響也說不出話。「錦繡……」

  「是不是因為本宮刺了陛下心口,所以他才……」

  她頭髮凌亂早就不復精緻的皇后威儀,手指顫抖著拽住錦繡的手,「你說,不怪本宮對不對?」

  錦繡說不出話來,譚皇后拽著她絮絮叨叨的說了許久,最後錦繡受不住睡著了。

  等她再睜眼的時候,就見房樑上掛著一具屍體。

  正德帝頭七那日,恭王被押解啟程,前往他以後一輩子要呆的地方。回頭望望皇城,恭王只覺得這一切都是一場夢。

  他是正德帝的嫡子,中宮皇后的所出的皇子,變成現在這樣,是為什麼?

  身後的士兵還算客氣,只低聲提醒,「該上路了。」恭王點點頭,戀戀不捨的看了一眼來時的路,然並沒見到熟悉的身影。他撩開袍子,準備登上戒備森嚴的馬車。

  「等等,」身後忽地傳來女子的聲音,恭王面色一喜,然而回頭後見是海棠和翠柳。

  海棠注意到他失落的眼神,但是她沒說什麼,將背後的包裹顛了顛,海棠低聲道:「殿下,奴婢願意跟隨您前去。」

  翠柳也附和,還朝著恭王笑了笑。

  最後一行人消失在官道上。

  .

  眼看著就要出八月了,寧王登基為帝後甚是繁忙,阿凝只在宮宴那日見過他,且因為人多,她沒法和他說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