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驀地,岑遠就想起當初慶哥妻子同他說過的那句話——「夫妻之間,是心連著心的」。
原來,這根本就不是一場夢。
岑遠不忍再看,但心中的難受憤怒和不安都讓他無法將那血腥的場面徹底揮去,只得緊緊閉上了眼。
再次回憶起此事,除去提及那場雪崩時晏暄神色微凜,其餘時間他一直都是一如既往淡然的模樣。此時見岑遠面露悲慟,他心裡又如何好受,只能抬手在對方頭頂摸了摸,轉而撫開岑遠蹙緊的眉心。
「放心,都結束了。」
岑遠喉結上下滾動了一番,搖搖頭,本能反應似的攥住了晏暄的手。
「不……」他忽然想到什麼,又猛地睜眼,牢牢地抓住對方,「不,還沒有,接下來的漠北一役……」
晏暄卻輕鬆地朝他微微笑起來:「殿下不相信我?」
「不是……」岑遠條件反射般囁嚅出聲,但轉瞬,他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愚蠢,垂下腦袋自嘲地笑了下。
再抬頭時,他定下心神,一字一句道:「不,我信。」
若說沒有絲毫擔憂,那一定是自欺欺人,但他相信,他的小將軍雖是肉|體凡身,即便是四面楚歌,也定能夠披襟斬棘、所向披靡。
晏暄回牽他的手,仿佛是用盡了全力一般握了一握,緊跟著就聽岑遠有些惋惜地說:「結果這煙花也沒看盡興。」
「廚房應該還有沒煮的元宵。」晏暄道,「我去弄兩碗來。」
岑遠捉住他:「我和你一起去。」
廚房裡沒有留人,下人們都讓岑遠提前趕去和自己的家人過節去了。灶台旁放著兩盤包好的元宵,也分辨不清哪個是肉餡哪個是芝麻。
兩人面面相覷一眼,最後沒了辦法,只能都抓了幾顆。
下完元宵,他們就端著碗又回到屋前,坐在廊上賞月。
這會兒岑遠總算從這震撼的信息中回神,好歹不至於食不知味。他見晏暄咬過一口的元宵皮下漏出帶著芝麻香味的餡料,就也沒去吃自己的,對晏暄眨了下眼。
後者仿佛習以為常,徑直將盛著元宵的瓷勺遞去他的嘴邊。
「你說……」岑遠嘴巴里還含著那顆甜糊糊的元宵,聲音也有些模糊,「你現在到底是醉了還是沒醉。」
晏暄啼笑皆非地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是不知,緊接著接下了一顆被送到嘴邊的元宵。
岑遠收回瓷勺,仰首望著夜空正中的那輪明月,月光鋪灑而下,一時讓院子中的燈盞都好似失了顏色,碗中水面上浮現出一抹月白圓影,就恍若是盛住了這枚清澈的玉盤。
他緩緩咀嚼吞咽下口中食物,才啞著嗓音說:「這次徵兵的異常,包括趙宇的身份,是你在出征前就已經查到的是嗎。」
「嗯。」晏暄說,「只是當時時間有限,未能深入就返回長安,不然這次還能節約一些時間。」
「返回長安,是因為中秋那夜我……」
誰知他話還未說盡,晏暄就難得打斷道:「不是。」
相比晏暄一直以來的輕言輕語,這兩字的語氣明顯是有些嚴厲了,但岑遠泰然地笑道:「我自己都不避諱說這個,何必緊張。」
晏暄側首望了一眼,手中瓷勺攪動著湯水,半晌後也沒見他繃緊的肩膀有任何鬆懈。不過他說:「那時我答應過你,會陪你看上元燈市。」
所以無論他在之前身處何地,都定會提前返京。
而這,也是他不管重來幾回都會作出的允諾。
這時的元宵不過吃個氛圍,兩人攏共就沒煮幾個,不多時兩隻碗就各自見了底。廚房有些遠,岑遠把兩隻碗放回臥房的桌上,很快又坐回晏暄身旁,抱住對方手臂。
他就像是常做的那樣玩著小將軍的手指,氛圍好似兩人不過秉燭夜談。
「跑了多久?」他輕聲問。
「一日一夜。」晏暄靜了會兒後答,「十五日下午抵達城門外,但被段蒙攔住了。」
岑遠動作一頓,沒想到這時候還能聽見這個名字。
「你不早說。」片刻後他沉下聲道,「早知道的話上次去詔獄的時候就多補兩刀了。」
晏暄:「……」
「和你開玩笑呢。」岑遠立時笑開,伸手往他臉上揉搓了一把,但很快就被截進對方手中。
短暫的嬉鬧聲頓時就安靜了下來,岑遠把臉埋在對方頸邊,如膠似漆般地和他家小將軍一同享受這月光下的安逸。
好一會兒後,他有些悶聲悶氣的聲音終於傳出來:「所以你知道我和你一樣,也擁有上輩子的記憶是嗎。」
在他耳邊,晏暄很輕地「嗯」了一聲。
「我醒來時,正好是從樺金回京的路上。」晏暄道,「永安大街上遇見你,就隱隱有了猜測。」
岑遠問:「那賜婚呢。」
晏暄略一側首,定定地看著他說:「是我向陛下求來的。」
即便心裡有了猜測,岑遠在聽見這個回答的時候心頭依舊一震,他抬起腦袋,用帶著慍怒的聲音低吼:「你怎麼敢?!」
晏暄老老實實沒有回話。
「萬一父皇根本不像他表面上的那般看重你呢?」岑遠道,「萬一不賞反罰,萬一直接讓人把你拖出宮去呢?你怎麼辦?」
就像當初帶他宵禁出城、為他購入府邸,這小將軍就是這樣,有著與表現出來的沉穩截然不同的瘋勁。他很自信,也無畏無懼。他的弱點從來就不曾是他自己。
原來,這根本就不是一場夢。
岑遠不忍再看,但心中的難受憤怒和不安都讓他無法將那血腥的場面徹底揮去,只得緊緊閉上了眼。
再次回憶起此事,除去提及那場雪崩時晏暄神色微凜,其餘時間他一直都是一如既往淡然的模樣。此時見岑遠面露悲慟,他心裡又如何好受,只能抬手在對方頭頂摸了摸,轉而撫開岑遠蹙緊的眉心。
「放心,都結束了。」
岑遠喉結上下滾動了一番,搖搖頭,本能反應似的攥住了晏暄的手。
「不……」他忽然想到什麼,又猛地睜眼,牢牢地抓住對方,「不,還沒有,接下來的漠北一役……」
晏暄卻輕鬆地朝他微微笑起來:「殿下不相信我?」
「不是……」岑遠條件反射般囁嚅出聲,但轉瞬,他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愚蠢,垂下腦袋自嘲地笑了下。
再抬頭時,他定下心神,一字一句道:「不,我信。」
若說沒有絲毫擔憂,那一定是自欺欺人,但他相信,他的小將軍雖是肉|體凡身,即便是四面楚歌,也定能夠披襟斬棘、所向披靡。
晏暄回牽他的手,仿佛是用盡了全力一般握了一握,緊跟著就聽岑遠有些惋惜地說:「結果這煙花也沒看盡興。」
「廚房應該還有沒煮的元宵。」晏暄道,「我去弄兩碗來。」
岑遠捉住他:「我和你一起去。」
廚房裡沒有留人,下人們都讓岑遠提前趕去和自己的家人過節去了。灶台旁放著兩盤包好的元宵,也分辨不清哪個是肉餡哪個是芝麻。
兩人面面相覷一眼,最後沒了辦法,只能都抓了幾顆。
下完元宵,他們就端著碗又回到屋前,坐在廊上賞月。
這會兒岑遠總算從這震撼的信息中回神,好歹不至於食不知味。他見晏暄咬過一口的元宵皮下漏出帶著芝麻香味的餡料,就也沒去吃自己的,對晏暄眨了下眼。
後者仿佛習以為常,徑直將盛著元宵的瓷勺遞去他的嘴邊。
「你說……」岑遠嘴巴里還含著那顆甜糊糊的元宵,聲音也有些模糊,「你現在到底是醉了還是沒醉。」
晏暄啼笑皆非地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是不知,緊接著接下了一顆被送到嘴邊的元宵。
岑遠收回瓷勺,仰首望著夜空正中的那輪明月,月光鋪灑而下,一時讓院子中的燈盞都好似失了顏色,碗中水面上浮現出一抹月白圓影,就恍若是盛住了這枚清澈的玉盤。
他緩緩咀嚼吞咽下口中食物,才啞著嗓音說:「這次徵兵的異常,包括趙宇的身份,是你在出征前就已經查到的是嗎。」
「嗯。」晏暄說,「只是當時時間有限,未能深入就返回長安,不然這次還能節約一些時間。」
「返回長安,是因為中秋那夜我……」
誰知他話還未說盡,晏暄就難得打斷道:「不是。」
相比晏暄一直以來的輕言輕語,這兩字的語氣明顯是有些嚴厲了,但岑遠泰然地笑道:「我自己都不避諱說這個,何必緊張。」
晏暄側首望了一眼,手中瓷勺攪動著湯水,半晌後也沒見他繃緊的肩膀有任何鬆懈。不過他說:「那時我答應過你,會陪你看上元燈市。」
所以無論他在之前身處何地,都定會提前返京。
而這,也是他不管重來幾回都會作出的允諾。
這時的元宵不過吃個氛圍,兩人攏共就沒煮幾個,不多時兩隻碗就各自見了底。廚房有些遠,岑遠把兩隻碗放回臥房的桌上,很快又坐回晏暄身旁,抱住對方手臂。
他就像是常做的那樣玩著小將軍的手指,氛圍好似兩人不過秉燭夜談。
「跑了多久?」他輕聲問。
「一日一夜。」晏暄靜了會兒後答,「十五日下午抵達城門外,但被段蒙攔住了。」
岑遠動作一頓,沒想到這時候還能聽見這個名字。
「你不早說。」片刻後他沉下聲道,「早知道的話上次去詔獄的時候就多補兩刀了。」
晏暄:「……」
「和你開玩笑呢。」岑遠立時笑開,伸手往他臉上揉搓了一把,但很快就被截進對方手中。
短暫的嬉鬧聲頓時就安靜了下來,岑遠把臉埋在對方頸邊,如膠似漆般地和他家小將軍一同享受這月光下的安逸。
好一會兒後,他有些悶聲悶氣的聲音終於傳出來:「所以你知道我和你一樣,也擁有上輩子的記憶是嗎。」
在他耳邊,晏暄很輕地「嗯」了一聲。
「我醒來時,正好是從樺金回京的路上。」晏暄道,「永安大街上遇見你,就隱隱有了猜測。」
岑遠問:「那賜婚呢。」
晏暄略一側首,定定地看著他說:「是我向陛下求來的。」
即便心裡有了猜測,岑遠在聽見這個回答的時候心頭依舊一震,他抬起腦袋,用帶著慍怒的聲音低吼:「你怎麼敢?!」
晏暄老老實實沒有回話。
「萬一父皇根本不像他表面上的那般看重你呢?」岑遠道,「萬一不賞反罰,萬一直接讓人把你拖出宮去呢?你怎麼辦?」
就像當初帶他宵禁出城、為他購入府邸,這小將軍就是這樣,有著與表現出來的沉穩截然不同的瘋勁。他很自信,也無畏無懼。他的弱點從來就不曾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