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她那個繼父簡直就是個變態!她當時還那么小,怎麼能……」
「好了,別說了。」同事拍了拍她的肩膀,面色凝重的看向醫生,想要了解女主的病情。
「她的病很嚴重,到現在已經分不清現實和虛幻了,她一直沉浸在自己幻想出來的美好世界裡,不願意醒過來。」
「美好世界?」
「美好的標準是按她的內心來估量的,那是她能想像到最完美的世界了。」
女警心疼地看了一眼病房中的人,坐在床邊的女人容貌枯槁,和照片裡的女孩完全是兩個樣子。
「還好那個變態已經被抓住了,殺人加上畏罪潛逃,這個罪名夠他在牢里蹲一輩子了。」警察們的交談聲漸行漸遠。
「她母親死了,那她是怎麼來到精神病院的?」
「好像是她朋友把她送過來的。」時間過去太久了,當事人也不清醒,這件事只能靠他們推斷。
病房裡,雕塑般坐在窗邊的女人轉動眼珠,聲音輕柔:「他們罪有應得!」
再次開口時,聲線低沉得像是男人:「是的,我們罪有應得。」
第98章 電影院燈光亮起,影……
電影院燈光亮起, 影片到此正式結束。
放映屏上播著舒緩的片尾曲,屏幕分割成了兩部分,左側蒙著一層夢幻的濾鏡, 小貝從寬大的公主床上坐起,笑著推開窗,趴在窗台上靜靜的看著外面樹枝上站著的小鳥。
右側是陰鬱潮濕的現實,病房裡的小貝拉開窗簾,精神病院裡如同牢籠般緊緊鎖住的鐵網窗在她的臉上落下一片片割裂的投影,她趴在窗台上靜靜的看著外面的世界, 枯黃的樹枝上站著一隻小鳥。
坐在觀眾席上的觀眾們不知道該怎麼描述自己此時的心情, 有點心酸,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
這部電影是一部悲劇嗎?
不完全是, 壞人最終被捉拿歸案。
那這部電影圓滿嗎?
也不對,女主遭受的苦難並沒有因壞人被抓捕歸案而減輕分毫。
如果它是徹底的圓滿結局,觀眾們可以輕鬆地笑出來, 如果它是徹底的悲劇,他們也能用眼淚來釋放看完影片後壓抑的心情。
然而它都不是, 觀眾的情緒也只能悶在心底。
往常看完電影就離場的人們靜靜地坐在觀影席中, 幾秒過後, 影評人放下手中的筆, 嘆了口氣。
全波他還真是……善於玩弄人心啊。
看完電影後他隱約察覺到了全波隱藏在影片裡的意圖。
如果開場就讓女主那悲慘的遭遇被觀眾們知曉,代入感不強的觀眾最多只會同情一下女主, 不會有更深的感觸。
全波在這裡的設置巧妙, 電影開場是女主幻想出來的世界,觀眾們在那個幻想的世界裡一點點了解女主,和女主一同沉入那個世界的美好之中。
電影後半段猛然撕開這層偽裝,讓已經對女主產生認同感的觀眾和女主一同陷入現實的漩渦之中。
徹頭徹尾的悲劇是無法觸動人心的, 將美好撕碎才是上等的悲劇展示方式。
《她》完美的展示了這一技巧。
並不是所有的觀眾都進入了悲傷的氛圍,一些理智占據上峰的人在電影前半段女主的幻想片段出現差錯時便注意到了那些問題,他們將這部電影當成了懸疑片,試圖找出電影中的伏筆。
女主為什麼要說我們罪有應得?
這句話肯定有問題!
被這個疑點困擾到抓心撓肺的那些人恨不得當場抓人來討論一番,好搞清楚劇情的真相。
首場電影放映結束,《她》的口碑爆了。
網上關於《她》的話題數不勝數,都是看完電影後情緒壓抑在心裡無處釋放的網友們發出來的。
他們必須得和別人討論一下,不然他們真的要被那個劇情給搞瘋了!
——救命,我就知道我這種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不應該去看這種電影的,看到電影前面的小公主在現實中容貌枯槁的像老婦人的那個片段時,我真的要繃不住了,我的小公主嗚嗚嗚。
——我的天,仲白在劇情轉換那一瞬間的表情變化好可怕,我沒看錯的話那是個直拍鏡頭吧,她是怎麼做到的?
——這部電影裡面的隱喻很多,前面幻想世界的隱喻在現實世界中都有應照,現實世界中的隱喻又代表著什麼呢?
——有人來討論一下女主最後那句話代表著什麼嗎?我懷疑這一切都是她布的局!
——樓上的腦補太多了吧,我覺得那句話可能只是在強調女主的精神問題而已,象徵那個幻想世界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她自己扮演的,她最後說的那句話聲線和男主的聲音一模一樣!
——不單單是這麼簡單吧,女主進入精神病院這一點就很可疑呀,我不覺得那幾個警察的對話是隨便加進去湊時長的,這方面肯定有問題!
——你們在看完電影之後還有心情討論這些嗎?我感覺我整個人都麻了,壞人被繩之以法也只是關進牢里而已,女主呢?女主曾經遭受的苦難就這麼算了嗎?
——個人感受,女主對她曾經遭受的苦難可能不是那麼在意,她真正在意的是那個懦弱到不敢反抗,無法逃離父母掌控只能躲進幻境裡的自己。
——你們是怎麼做到看完電影後還能有這麼多感觸的?我現在只感覺自己哭成了個傻逼,女主被父母虐待,被所有人指責的時候,我好心疼啊,為什麼要這樣對她,她明明什麼都沒做錯啊!
「好了,別說了。」同事拍了拍她的肩膀,面色凝重的看向醫生,想要了解女主的病情。
「她的病很嚴重,到現在已經分不清現實和虛幻了,她一直沉浸在自己幻想出來的美好世界裡,不願意醒過來。」
「美好世界?」
「美好的標準是按她的內心來估量的,那是她能想像到最完美的世界了。」
女警心疼地看了一眼病房中的人,坐在床邊的女人容貌枯槁,和照片裡的女孩完全是兩個樣子。
「還好那個變態已經被抓住了,殺人加上畏罪潛逃,這個罪名夠他在牢里蹲一輩子了。」警察們的交談聲漸行漸遠。
「她母親死了,那她是怎麼來到精神病院的?」
「好像是她朋友把她送過來的。」時間過去太久了,當事人也不清醒,這件事只能靠他們推斷。
病房裡,雕塑般坐在窗邊的女人轉動眼珠,聲音輕柔:「他們罪有應得!」
再次開口時,聲線低沉得像是男人:「是的,我們罪有應得。」
第98章 電影院燈光亮起,影……
電影院燈光亮起, 影片到此正式結束。
放映屏上播著舒緩的片尾曲,屏幕分割成了兩部分,左側蒙著一層夢幻的濾鏡, 小貝從寬大的公主床上坐起,笑著推開窗,趴在窗台上靜靜的看著外面樹枝上站著的小鳥。
右側是陰鬱潮濕的現實,病房裡的小貝拉開窗簾,精神病院裡如同牢籠般緊緊鎖住的鐵網窗在她的臉上落下一片片割裂的投影,她趴在窗台上靜靜的看著外面的世界, 枯黃的樹枝上站著一隻小鳥。
坐在觀眾席上的觀眾們不知道該怎麼描述自己此時的心情, 有點心酸,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
這部電影是一部悲劇嗎?
不完全是, 壞人最終被捉拿歸案。
那這部電影圓滿嗎?
也不對,女主遭受的苦難並沒有因壞人被抓捕歸案而減輕分毫。
如果它是徹底的圓滿結局,觀眾們可以輕鬆地笑出來, 如果它是徹底的悲劇,他們也能用眼淚來釋放看完影片後壓抑的心情。
然而它都不是, 觀眾的情緒也只能悶在心底。
往常看完電影就離場的人們靜靜地坐在觀影席中, 幾秒過後, 影評人放下手中的筆, 嘆了口氣。
全波他還真是……善於玩弄人心啊。
看完電影後他隱約察覺到了全波隱藏在影片裡的意圖。
如果開場就讓女主那悲慘的遭遇被觀眾們知曉,代入感不強的觀眾最多只會同情一下女主, 不會有更深的感觸。
全波在這裡的設置巧妙, 電影開場是女主幻想出來的世界,觀眾們在那個幻想的世界裡一點點了解女主,和女主一同沉入那個世界的美好之中。
電影後半段猛然撕開這層偽裝,讓已經對女主產生認同感的觀眾和女主一同陷入現實的漩渦之中。
徹頭徹尾的悲劇是無法觸動人心的, 將美好撕碎才是上等的悲劇展示方式。
《她》完美的展示了這一技巧。
並不是所有的觀眾都進入了悲傷的氛圍,一些理智占據上峰的人在電影前半段女主的幻想片段出現差錯時便注意到了那些問題,他們將這部電影當成了懸疑片,試圖找出電影中的伏筆。
女主為什麼要說我們罪有應得?
這句話肯定有問題!
被這個疑點困擾到抓心撓肺的那些人恨不得當場抓人來討論一番,好搞清楚劇情的真相。
首場電影放映結束,《她》的口碑爆了。
網上關於《她》的話題數不勝數,都是看完電影後情緒壓抑在心裡無處釋放的網友們發出來的。
他們必須得和別人討論一下,不然他們真的要被那個劇情給搞瘋了!
——救命,我就知道我這種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不應該去看這種電影的,看到電影前面的小公主在現實中容貌枯槁的像老婦人的那個片段時,我真的要繃不住了,我的小公主嗚嗚嗚。
——我的天,仲白在劇情轉換那一瞬間的表情變化好可怕,我沒看錯的話那是個直拍鏡頭吧,她是怎麼做到的?
——這部電影裡面的隱喻很多,前面幻想世界的隱喻在現實世界中都有應照,現實世界中的隱喻又代表著什麼呢?
——有人來討論一下女主最後那句話代表著什麼嗎?我懷疑這一切都是她布的局!
——樓上的腦補太多了吧,我覺得那句話可能只是在強調女主的精神問題而已,象徵那個幻想世界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她自己扮演的,她最後說的那句話聲線和男主的聲音一模一樣!
——不單單是這麼簡單吧,女主進入精神病院這一點就很可疑呀,我不覺得那幾個警察的對話是隨便加進去湊時長的,這方面肯定有問題!
——你們在看完電影之後還有心情討論這些嗎?我感覺我整個人都麻了,壞人被繩之以法也只是關進牢里而已,女主呢?女主曾經遭受的苦難就這麼算了嗎?
——個人感受,女主對她曾經遭受的苦難可能不是那麼在意,她真正在意的是那個懦弱到不敢反抗,無法逃離父母掌控只能躲進幻境裡的自己。
——你們是怎麼做到看完電影後還能有這麼多感觸的?我現在只感覺自己哭成了個傻逼,女主被父母虐待,被所有人指責的時候,我好心疼啊,為什麼要這樣對她,她明明什麼都沒做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