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皇帝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除了宣王、成王這樣不受寵的皇子外,其餘幾位爭權奪力拉幫結派就等皇帝咽氣,哪怕早已立了太子。

  謝滄秋與宣王曾一同遊歷山河,私交甚篤,再加上謝滄畫是宣王側妃,二人也算親戚,他幾次登門,旁敲側擊,確定宣王並不知曉成王與衛邈密謀之事,謝滄畫再央他帶東西或人回謝府,他都一一拒絕,甚至暗示她莫要作惡,守住本心。

  「阿爹可是要去宣王府?」這日謝滄秋剛準備出門,就瞧見謝池穿得極為正式,守在他院門前。

  「你這次又是什麼原因要一同去?」謝滄秋嘆了口氣,原先謝池不喜歡姑姑,也不愛出門,現下心性變了,只要有機會,就想往宣王府鑽。

  「兒得了幾件有趣的物件兒,想送給表妹,還有九娘。」為了儘早與李無眠接觸,謝池絞盡腦汁,以他迷路,李無眠為他指了方向為由,回回去了都要送東西給她。

  許是吃食一般,李無眠瘦瘦小小,一雙大大的鹿眼,侷促的看著謝池,兩手緊握,聲音細若蚊蠅:「多謝大公子。」她也想聽阿娘的話,拒絕謝池的禮物,可他帶了那麼多好吃的果子糕點,樣樣都合她胃口,她喜歡得不得了。

  「下次來我還給你帶,我走了啊,照顧好自己。」謝池心疼她,要是有辦法能接她去謝府就好了,養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到底心安些。

  後來剛正不阿、不屑黨爭的謝尚書進宮面聖,與皇帝密談至深夜,期間皇帝摔碎了好幾個瓷杯。

  翌日,京中一眾皇子府邸突襲被查,謝滄秋與三衛將軍負責此事,據說呈上去的各類證據足足十大箱子,有的皇子被貶為庶人,逐出京去;有的皇子連夜就藩,終身不得入京……偌大的長安,只有太子和宣王一家留了下來。

  一眨眼到了懷博十一年底,皇帝的疾病沒有惡化,如謝池所料,當年老皇帝撒手人寰,多半是因太子暴斃,疼愛的幾位皇子為奪權互相殘殺,活活氣死的。

  懷博十二年的大朝會上,皇帝下聖旨,封謝滄秋為衛國公,謝池為世子,謝家一時風頭無兩。再加上太子也記著謝家的恩情,帝王更迭也不會影響謝家的地位。

  長安不少高門貴族試圖將自家正值妙齡的女兒塞給謝滄秋做妾,被他一一拒絕,只言此生只有夫人一人,絕不納妾,也絕無二心。

  自然而然,聯姻重擔又落在了謝池的頭上,且國子監駱祭酒也放了話,此子天資聰穎,預言其十五歲便能高中!

  簡直是人人眼中夢寐以求的佳婿!

  謝夫人根本沒想過這麼早定下長子的親事,但架不住每日門庭若市,與謝滄秋一番商議後,認為謝池年齡雖小,但行事穩重,思想成熟,先問問他的意見。

  一聽見「親事」二字,謝池兩眼先發光,他重重地點點頭,表示自己已有了打算。

  謝夫人看著八歲的兒子,有些許憂愁,情愛一事開竅如此早,怕不是要擔心學業:「你莫不是真瞧上了哪家的姑娘?」

  「兒曾做了一夢,夢中有一老道,他有一面鏡子,說是可窺前世……」謝池借著夢境之說,半真半假的將前世發生過的事情撿重點告訴父母,他躲在水缸中避過一難,從軍入伍為父母報仇,與李無眠成親,她又如何救了自己:「那老道說九娘於兒有恩,今生還當娶其為妻,以報恩情。」

  待謝池走後,謝滄秋夫婦沉默許久,事情過於怪誕離奇,可處處又透露著合理,怕真是如謝池所言。

  想到去歲元日謝池抱著二人痛哭的場景,謝滄秋打定主意:「此事就聽行舟的,不過莫要聲張,以免給九娘那孩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宣王子嗣眾多,李無眠生母又是個不受寵的歌姬,現下定了庶女做未來世子妃,多少人眼紅嫉妒,弄不好還會痛下殺手,反而害了人家姑娘。

  第66章 番外四(謝池&李無眠)中 竹馬之約……

  謝家辦了個女子學堂的消息不脛而走, 凡是有點關係的人家都來打聽,看自己女兒可否來此學習一二。

  謝夫人的要求簡單,凡是有意來學堂者, 皆得通過她本人的面談, 受制於場地及精力, 第一批學生年齡在四到六歲,單就年齡這一條便劃下去不少人。

  有些高門見接近謝池無望,吃不到葡萄就說酸, 議論謝夫人一江湖女子,辦學堂能教什麼東西,不想過了幾日,聽聞前任宮中司儀女官受邀去了謝府, 又兩年,江南有名的繡娘也到了,來頭甚大的女夫子繼而連三抵達長安, 再無人敢說謝府的女學堂是個樣子貨。

  這些人與謝池無甚關係,他才八歲,再組蜃樓還有困難。為他討個夫人,爹娘是真的下了血本。

  宣王府只有九娘和十娘達到要求, 順理成章跟著宣王妃王氏去了謝府, 彼時王氏並無野心,只想坐穩正妻,謝滄畫長得甚美,又得大王寵愛,她原本有些擔心,可漸漸明白謝滄畫對王妃之位毫無想法,二人相安無事。

  謝夫人看著五歲的李無眠怎麼瞧怎麼順眼, 這樣的小人兒竟能出落成堅強的女子,挺著肚子去闖火場,的確配得上她家行舟。

  王妃話了幾句家常,又命婢女捧出備好的束脩,謝夫人再三推辭,表示此舉不過是為了腹中孩兒積福。

  聽聞謝夫人又有了身孕,王氏忙道喜,都以為她當初產下謝池時身子受損再難有孕,沒想到相隔八年,終於再添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