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他凜然道:「倭國雖小,卻也是誠心來朝,大唐如此相待,恐怕會叫周遭小國不安!」
鴻臚寺的官員冷漠的看著他演戲,等他說完,才假做詫異,道:「怎麼,湯川沒有告訴你嗎?」
這態度叫高平次郎心頭震顫,忽然不安起來:「什麼?」
……
「高平君,我仰慕大唐文化已久,此次抵達長安,就不打算再回去了。」
不多時,湯川健次便出現在高平次郎面前,他神情中有轉瞬的遲疑,但很快就被貪婪與嚮往取代:「我已經改姓林,從此以後,就是大唐人氏了。此前沒有告知於你,望請多多見諒!」
絢麗的蜀錦、秀美的瓷器,整潔寬闊的道路、巍峨莊嚴的太極宮,大唐文明的燦爛灼傷了湯川健次的眼,不需要威逼,幾句利誘,他就心甘情願的低下了頭。
嚮往強者,服從強者,並且以此為榮,這是鐫刻在倭人骨子裡的東西,等閒無法改變,見到了長安的繁榮富麗,他再也不想回到落後混亂的倭國去了。
湯川健次兩手下垂,深深鞠躬,語調十分歉疚,姿態卻堅決極了。
高平次郎雖不知這些唐人肚子裡在打著什麼主意,卻也知道他們不會平白無故收納一個倭人,更沒想到湯川健次就這麼改了國籍,在那武官模樣的人身後,殷勤的像條狗!
他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半晌都沒說出什麼來,鴻臚寺那官員便假惺惺道:「這是湯川自己的意願,可跟我們沒關係……」
湯川健次彬彬有禮糾正他:「在下已經改漢姓為林了。」
那官員繞有深意的看他幾眼,微微笑了,高平次郎忍了又忍,才沒有拔出短劍,將這倭奸給殺了,勉強寒暄幾句,扭頭離去。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卻就此打響了。
倭人在大唐也不是全然無助,最早跟小野妹子一道出訪隋朝的人當中,便留下了數十人,幾十年過去,總會有些人脈的。
更不必說在士林清流眼中,外族來朝,便是大唐天威所在,理應加以厚賜,以彰國威,對於皇帝現下的漠視與近來越來越大的動作,他們由衷反對。
朝臣們在太極宮說及此事,又被皇帝噴回去的時候,喬毓正在朱虛侯府幫蕭世南診脈。
天氣愈加冷了,窗外那幾株梅花卻開的精神,幽香透過半開的窗扉,悄悄潛入內室。
「脈搏較之先前更加有力,氣色也好了,」喬毓將手收回,喜不自勝道:「確是有所好轉!」
他的氣色見好,她的氣色卻不甚好。
人畢竟是人,無論多麼強健,隔三差五的取血,身體也會虛弱下去的。
蕭世南心中微嘆,知曉她秉性,便沒有開口去勸,只笑道:「當浮一大白。」
「不行不行,」喬毓莞爾:「你身體是好了,離能喝酒和遠著呢。」
那窗扉半開著透氣,不免有冷風襲來,侍從們送了暖爐和香茶過去,叫他們倆取暖。
喬毓飲了口茶,道:「那天我來時,遇見老管家了,我叫我勸勸你,身子既好了,便該想想以後的事兒了……」
她說的有些含糊,蕭世南心裡卻跟明鏡似的,輕輕搖頭,道:「現在還沒有這個打算。」
喬毓便道:「那就算了。」
蕭世南微微一怔,忽然笑了,如春風拂面:「你怎麼不再勸勸我?」
「我說那一句,是因為答應了老管家,不好推脫,再說就沒意思了,」她道:「世南哥哥不是會鑽牛角尖的人,前路如何走,想必也自有計量,我若執意勸你娶你生子,不像是關懷,倒像是為了了結一樁心事,匆匆叫你去做決定了。」
「你這等性情啊,」蕭世南笑著點了點她,道:「上天入地獨一家。」
喬毓捧著茶杯笑,他則繼續道:「聽說萬年變法如火如荼,正是最熱切的時候。」
「鮮花錦簇,烈火烹油,哪有這麼容易,」喬毓與他相熟,也不隱瞞:「萬年的攤子不小,說是日進斗金也不誇張,工坊里的男女工人們舉家遷往萬年居住,再過幾年,興許會是一座不下於洛陽的雄城,可是世南哥哥……」
她嘆口氣,道:「商業發展的第一步,就是跟農耕搶人,以農為本的國策亂了,農民破產,糧價不穩,流民再生,這天下就要不太平。穩中求進,難吶。」
「總是在變好的。」蕭世南靜靜聽她說完,寬慰一句,又笑問道:「聽說明年春,聖上便要開科取士了?這卻是你的功勞。」
「是呀,」喬毓臉上的笑容一下子真切起來:「現下回想當初在萬年籌備考試的事兒,真是跟做夢一樣。」
有些話她沒跟蕭世南說,但也沒刻意隱瞞,他又聰慧,總能猜到幾分端倪。
臨分別的時候,蕭世南送她出去,到了門前,輕輕道:「別把自己逼得太緊,阿毓。你才十六歲,也還是個小姑娘呢。」
喬毓心下一暖,笑吟吟的應了聲「好」,翻身上馬,揚鞭離去。
已經到了冬天,寒風料峭,她沒穿大氅,兩頰也被吹的泛紅,只是從朱虛侯府到衛國公府不過一刻鐘路程,倒也不怵。
催馬越過崇仁坊門檻的時候,喬毓感覺有什麼東西涼涼的打在自己臉上,抬頭去看,卻見細碎的雪花從天空中飄落,掉在地上後,又悄無聲息的融化掉。
鴻臚寺的官員冷漠的看著他演戲,等他說完,才假做詫異,道:「怎麼,湯川沒有告訴你嗎?」
這態度叫高平次郎心頭震顫,忽然不安起來:「什麼?」
……
「高平君,我仰慕大唐文化已久,此次抵達長安,就不打算再回去了。」
不多時,湯川健次便出現在高平次郎面前,他神情中有轉瞬的遲疑,但很快就被貪婪與嚮往取代:「我已經改姓林,從此以後,就是大唐人氏了。此前沒有告知於你,望請多多見諒!」
絢麗的蜀錦、秀美的瓷器,整潔寬闊的道路、巍峨莊嚴的太極宮,大唐文明的燦爛灼傷了湯川健次的眼,不需要威逼,幾句利誘,他就心甘情願的低下了頭。
嚮往強者,服從強者,並且以此為榮,這是鐫刻在倭人骨子裡的東西,等閒無法改變,見到了長安的繁榮富麗,他再也不想回到落後混亂的倭國去了。
湯川健次兩手下垂,深深鞠躬,語調十分歉疚,姿態卻堅決極了。
高平次郎雖不知這些唐人肚子裡在打著什麼主意,卻也知道他們不會平白無故收納一個倭人,更沒想到湯川健次就這麼改了國籍,在那武官模樣的人身後,殷勤的像條狗!
他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半晌都沒說出什麼來,鴻臚寺那官員便假惺惺道:「這是湯川自己的意願,可跟我們沒關係……」
湯川健次彬彬有禮糾正他:「在下已經改漢姓為林了。」
那官員繞有深意的看他幾眼,微微笑了,高平次郎忍了又忍,才沒有拔出短劍,將這倭奸給殺了,勉強寒暄幾句,扭頭離去。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卻就此打響了。
倭人在大唐也不是全然無助,最早跟小野妹子一道出訪隋朝的人當中,便留下了數十人,幾十年過去,總會有些人脈的。
更不必說在士林清流眼中,外族來朝,便是大唐天威所在,理應加以厚賜,以彰國威,對於皇帝現下的漠視與近來越來越大的動作,他們由衷反對。
朝臣們在太極宮說及此事,又被皇帝噴回去的時候,喬毓正在朱虛侯府幫蕭世南診脈。
天氣愈加冷了,窗外那幾株梅花卻開的精神,幽香透過半開的窗扉,悄悄潛入內室。
「脈搏較之先前更加有力,氣色也好了,」喬毓將手收回,喜不自勝道:「確是有所好轉!」
他的氣色見好,她的氣色卻不甚好。
人畢竟是人,無論多麼強健,隔三差五的取血,身體也會虛弱下去的。
蕭世南心中微嘆,知曉她秉性,便沒有開口去勸,只笑道:「當浮一大白。」
「不行不行,」喬毓莞爾:「你身體是好了,離能喝酒和遠著呢。」
那窗扉半開著透氣,不免有冷風襲來,侍從們送了暖爐和香茶過去,叫他們倆取暖。
喬毓飲了口茶,道:「那天我來時,遇見老管家了,我叫我勸勸你,身子既好了,便該想想以後的事兒了……」
她說的有些含糊,蕭世南心裡卻跟明鏡似的,輕輕搖頭,道:「現在還沒有這個打算。」
喬毓便道:「那就算了。」
蕭世南微微一怔,忽然笑了,如春風拂面:「你怎麼不再勸勸我?」
「我說那一句,是因為答應了老管家,不好推脫,再說就沒意思了,」她道:「世南哥哥不是會鑽牛角尖的人,前路如何走,想必也自有計量,我若執意勸你娶你生子,不像是關懷,倒像是為了了結一樁心事,匆匆叫你去做決定了。」
「你這等性情啊,」蕭世南笑著點了點她,道:「上天入地獨一家。」
喬毓捧著茶杯笑,他則繼續道:「聽說萬年變法如火如荼,正是最熱切的時候。」
「鮮花錦簇,烈火烹油,哪有這麼容易,」喬毓與他相熟,也不隱瞞:「萬年的攤子不小,說是日進斗金也不誇張,工坊里的男女工人們舉家遷往萬年居住,再過幾年,興許會是一座不下於洛陽的雄城,可是世南哥哥……」
她嘆口氣,道:「商業發展的第一步,就是跟農耕搶人,以農為本的國策亂了,農民破產,糧價不穩,流民再生,這天下就要不太平。穩中求進,難吶。」
「總是在變好的。」蕭世南靜靜聽她說完,寬慰一句,又笑問道:「聽說明年春,聖上便要開科取士了?這卻是你的功勞。」
「是呀,」喬毓臉上的笑容一下子真切起來:「現下回想當初在萬年籌備考試的事兒,真是跟做夢一樣。」
有些話她沒跟蕭世南說,但也沒刻意隱瞞,他又聰慧,總能猜到幾分端倪。
臨分別的時候,蕭世南送她出去,到了門前,輕輕道:「別把自己逼得太緊,阿毓。你才十六歲,也還是個小姑娘呢。」
喬毓心下一暖,笑吟吟的應了聲「好」,翻身上馬,揚鞭離去。
已經到了冬天,寒風料峭,她沒穿大氅,兩頰也被吹的泛紅,只是從朱虛侯府到衛國公府不過一刻鐘路程,倒也不怵。
催馬越過崇仁坊門檻的時候,喬毓感覺有什麼東西涼涼的打在自己臉上,抬頭去看,卻見細碎的雪花從天空中飄落,掉在地上後,又悄無聲息的融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