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祖母為何給你簪曇花,可是你生病了,我娘吞吞吐吐的不說!得的什麼病,要緊嗎?」她的手直哆嗦,緊緊的抓住十八娘的手,復又打開箱籠,翻箱倒櫃的找起來。找了半天,拿出半塊玉佩,開口說道:「這個給你,是我娘給我的,說是能請神醫。你去試試。」

  十八娘卻是推了回去,「宮中險惡,太子地位尷尬,又已經有了兩個側妃,你娘給你的,你自己留著罷。我以後怕是嫁不著什麼好人家,不能履行當初咱們守望相助的盟約了。」

  王九一聽,卻是嚎啕大哭起來。從小到大,只要十八娘想做的事情,沒有做不成的,她既然這麼說,想必是……

  「人家看著光鮮,世家貴女,卻不知道裡頭有多少鮮血,你我的命,怎地就這麼苦呢!」

  第二十五章 孔大姑娘(青雲加更)

  王九越哭越傷心,像是要把她心中的憤怒之氣全都哭出來。

  過了一會兒,才用濕帕子擦了臉,認真的對十八娘說道:「你我姐妹一場,雖然你年紀比我小,可我總受你照拂。這太子妃雖然沒什麼好的,總算有些權勢和地位,等日後,我為你請太醫。」

  十八娘點了點頭,衝著她笑了笑,說道:「我還要等著你當皇后,為我請遍天下名醫呢。你進了宮,別的不說,先生下嫡子的好。世家好女不為妾,側室多是些新貴家的女兒。秦昭你也看到了,厲害得緊,你切莫輕敵。」

  王九娘有膽有謀,她是不擔心的,擔心卻是,太子這棵看起來參天的大樹,不知什麼時候會倒?

  王九娘一是太子妃,二是王貴妃的侄女兒,怕是在皇后眼中,這幾個皇子是想結盟,先幹掉嫡子四皇子,那麼王九在宮中的日子,可就不好說了。

  兩人又說了幾句體己話,十八娘便告辭了。王九出嫁日子近在眼前,也沒有留她。

  臨走之時,王九突然又說道:「我六哥也來長安了,為我送嫁,以後許是會留下。」

  十八娘卻是一笑,「那挺好的。只不過,以後王六是王六,沈十八是沈十八。」

  說完,她甩了甩衣袖,拉著沈琴走出了王家大門。

  她剛一走,王六便從屏風後頭走了出來,喃喃地說道:「王六是王六,沈十八是沈十八了。」

  沈琴見十八娘臉色不好,也不好多說什麼,她消息不靈通,壓根不知道十八娘和王六之間有什麼事情。

  兩人剛要上車,便見一個婢女走了過來,輕聲說道:「兩位小娘請留步,我家姑娘有請。」

  十八娘一看,確是孔家的馬車。孔大姑娘想必已經等很久了。

  「阿姐,走吧,看孔姐姐尋我們有何事。」沈琴有些發怵,可又不忍心十八娘一個人去面對孔家人的責難,只好硬著頭皮跟了上去。

  馬車上空空的,竟然只有孔大姑娘一個人。沈琴鬆了一口氣,她實在是怕了孔大姑娘的兩個妹妹。

  十八娘仔細一看,這孔家大姑娘看起來十八九歲的樣子,面若桃李,一雙杏眼暗含波瀾,手中戴著一串佛珠,磨損得厲害,看來主人經常使用。

  孔大姑娘名叫孔景嫻,祖父是國子監祭酒,聽說是一個很嚴厲的小老頭兒,有些食古不化。

  也不知道孔景嫻,是怎麼頂住家中壓力,到現在都沒有嫁人的。

  「你便是十八娘了吧,和沈耀長得挺像。」她一開口,頓時有了一股長姐的氣勢。

  十八娘點了點頭,「孔姐姐身體可安好,上次在桃花會上見到了另外兩位孔姐姐,只是沒說上話。」

  孔景嫻一聽笑了笑,「妹妹不懂事,給你們添麻煩了。」

  見十八娘不說話,她遲疑了片刻,開口道:「沈耀現在如何了?其實我不嫁人,並不是因為他。他出事的時候,也不過十歲而已,我那時候才三四歲,若說有什麼情誼,那也只是笑話,只是因為從小就訂了娃娃親。」

  十八娘看了一旁的沈琴一眼,好姐姐,你不是說他們郎有情妾有意嗎?怎麼對不上啊……

  「等他十六歲的時候,沈家上門來退親,我祖父卻是不肯答應,說孔家沒有二嫁之女,更不能做這種乘人之危的事情。即便沈耀不娶,我也不能另嫁他人!你聽,這是祖父該說的話嗎?即便我娘當時應了退婚,在我祖父那裡,竟是不算的。妹妹們都定親了,唯獨我,只能在佛堂里挑豆子。」

  原來這才是決不定二夫的出處!十八娘抬了抬眼皮,說道:「不知道孔姐姐到底想跟我們說什麼?若是無事,我們姐妹就先告辭了。」

  孔景嫻有些激動,摸了摸手上的佛珠,又冷靜下來。

  只見她堅定的開口道:「當年定下婚約,不過是你父親和我祖父一時的口頭之約,也並未說我是要嫁給他的哪個兒子。只是因為沈耀是長子,長幼有序,便默認了他。明明我們的年紀並不相符。所以,我只要是嫁給沈家子,就不算是墮了我祖父的承諾。」

  十八娘看著她自說自話,忍不住笑出聲來,「噢!那不知道孔姐姐,挑中了我的哪個哥哥呢?」

  沈琴在一旁氣得發抖,她愛嫁誰嫁誰,跟她們這兩個未出閣的小姑娘說是什麼意思呢?難不成,她們還能決定兄弟的婚事?枉費她每次還對孔家姐妹相讓,覺得孔大姐姐對兄長一往情深,是沈家虧欠了她!

  沒想到,竟是這麼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