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我說:「沒什麼,我很包容的。」
「你們那邊大多數都是信上帝耶穌對吧?」
「還有聖母瑪利亞。」我補充。
「你信什麼?」
「什麼都不信,」我來中國後第無數次解釋這件事,我嘆了氣,說,「德國還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什麼都不信。」
我露出了一個僵硬的笑,朋友點了點頭,看起來恍然大悟,我說:「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中國人覺得外國人全都是教徒。」
朋友笑了笑,說:「前幾年有個說法『長期以來中國人都缺失了信仰,和西方國家比起來,中國人對這個世界沒有敬畏心』。」
我覺得疑惑,想了想,說:「我很不認同,這就是偏見。」
很少會在旅行休閒的時候聊起這麼嚴肅的話題,我繼續說:「我離開了德國,其實可以去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工作,或者去美國,但這些我都沒有選,我挺喜歡這兒的,別的我也不想多說。」
不想多說,因為我有很多想說的,我很慶幸之前選擇了在北京生活,要是走了其他的路,我這輩子都不會遇到Ethan了。
風景很好的五台山,讓人不由得拋棄雜念,靜心欣賞。
我在那裡度過了平靜的兩天三晚,還去五爺廟許願,後來回到了上海,我接到了在北京總部的同事的電話,去年他接手了那個在新疆的公益項目,所以特地告訴我捐建學校的新消息。
最近過得順利而且平靜,和Ethan還是保持著聯繫,但因為不在一座城市居住,又各自很忙,所以見面的機會非常非常少,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
我接到Ethan的電話,他說:「我加你的微信吧,這樣比較方便。」
還不等我回答,他的好友申請已經發了過來,回想被Ethan刪除好友,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那之後,我和他經歷了失去聯繫的階段,經歷了重逢,經歷了用簡訊和電話溝通的時期。
「我十一月要回北京開會,」我說,「也就是……一個多月之後吧。」
「我請你吃飯吧,行不行?」Ethan說。
他說話的時候帶著淡淡的笑,很明顯,我回答:「好啊,到時候我聯繫你。」
這次見面,我們各自沒怎麼變,但氛圍比之前緩和了很多,Ethan提前選好了餐廳,我和他一起吃完午飯,就去街上走一走。
天氣已經很冷了,Ethan穿著白色的粗線毛衫和風衣,看起來還是很單薄。
北京冬季的太陽往往很亮,事實上沒什麼溫度,淺黃色的光灑在Ethan的臉上,他戴著口罩轉頭,說:「待會兒找個地方幫我拍照啊。」
我說:「你早說我就帶相機來了。」
「用不著,我應該……怎麼拍都好看吧。」安靜地睜大眼睛開玩笑,然後,Ethan就笑得捂著肚子。
我說:「好吧,我待會兒幫你拍。」
走著走著,Ethan就將步子停下,他說:「要一個冰糖葫蘆。」
說實話,我只見過路上四五六歲的小孩兒這麼做,Ethan站在路邊,伸出手指指向不遠處的店鋪,,隨即,他就往那裡去,走的時候扯著我的袖子。
Ethan把手放在風衣的衣袋裡,彎著腰挑選了半天,選了一根糖葫蘆,又問:「你想要哪個?」
「我不吃,」我說,「剛吃完飯,吃不下了。」
「好吧,好吧。」
Ethan從店員手裡接過糖葫蘆,鄭重得仿佛在接過葛萊美獎杯,他特地沒要包裝袋,拿過來咬了一大口。
他含著一大顆山楂,說:「還是冬天的好吃,其他時候的粘牙,而且必須吃山楂的,其他的都是異端。」
「咽下去再說話,」我囑咐他,「小心別卡住了。」
走出去好一段路,Ethan才把嘴裡的嚼完,遇上了街頭畫師,他和我各自畫了一張肖像。
Ethan說:「要是下次下雪的時候可以出來逛,再吃一串冰糖葫蘆就好了。」
「這麼簡單的願望嗎?」我問。
「不是,」他連忙搖著頭,說,「其實很簡單對吧,但我希望我的心情像今天這麼好,可以這麼開心。」
第100章
(FR. 左渤遙)
我一人獨自去外灘的第二天,意外地接到了漆浩的電話。
他不緊不慢,淡淡問候,說:「渤遙,最近一切都好吧?」
「什麼都好,」我說,「最近太忙了,沒怎麼聯繫,也不知道你那邊怎麼樣了。」
打著電話的時候,我正坐在酒店地毯上擺弄卡林巴,一旁放著剛剛買的紅茶和小點心,還點著半截香薰蠟燭。
漆浩說:「就是因為我已經回了學校,才特地給你打電話的。」
「你回學校了!」
我猛地挺直了背,不再是剛才慵懶不羈的坐姿,電話那端響起漆浩的聲音,他說:「今天滿一個月,因為一直很忙,這才閒下來,給你打電話聊聊天。」
我舉著手機站了起來,用手指碰了碰額頭,我問他:「那你換房間了嗎?有沒有看到抽屜里的信?」
「看到了。」
我以為,漆浩接下去會說幾句看信之後的感想,於是停止了說話,等待,可是他也在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漆浩說:「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回去,但是來了之後就更不想走了,說不定要待很多年,如果某天這裡的人都搬出去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了,我可能會想一想做其他的事。」
「你們那邊大多數都是信上帝耶穌對吧?」
「還有聖母瑪利亞。」我補充。
「你信什麼?」
「什麼都不信,」我來中國後第無數次解釋這件事,我嘆了氣,說,「德國還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什麼都不信。」
我露出了一個僵硬的笑,朋友點了點頭,看起來恍然大悟,我說:「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中國人覺得外國人全都是教徒。」
朋友笑了笑,說:「前幾年有個說法『長期以來中國人都缺失了信仰,和西方國家比起來,中國人對這個世界沒有敬畏心』。」
我覺得疑惑,想了想,說:「我很不認同,這就是偏見。」
很少會在旅行休閒的時候聊起這麼嚴肅的話題,我繼續說:「我離開了德國,其實可以去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工作,或者去美國,但這些我都沒有選,我挺喜歡這兒的,別的我也不想多說。」
不想多說,因為我有很多想說的,我很慶幸之前選擇了在北京生活,要是走了其他的路,我這輩子都不會遇到Ethan了。
風景很好的五台山,讓人不由得拋棄雜念,靜心欣賞。
我在那裡度過了平靜的兩天三晚,還去五爺廟許願,後來回到了上海,我接到了在北京總部的同事的電話,去年他接手了那個在新疆的公益項目,所以特地告訴我捐建學校的新消息。
最近過得順利而且平靜,和Ethan還是保持著聯繫,但因為不在一座城市居住,又各自很忙,所以見面的機會非常非常少,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
我接到Ethan的電話,他說:「我加你的微信吧,這樣比較方便。」
還不等我回答,他的好友申請已經發了過來,回想被Ethan刪除好友,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那之後,我和他經歷了失去聯繫的階段,經歷了重逢,經歷了用簡訊和電話溝通的時期。
「我十一月要回北京開會,」我說,「也就是……一個多月之後吧。」
「我請你吃飯吧,行不行?」Ethan說。
他說話的時候帶著淡淡的笑,很明顯,我回答:「好啊,到時候我聯繫你。」
這次見面,我們各自沒怎麼變,但氛圍比之前緩和了很多,Ethan提前選好了餐廳,我和他一起吃完午飯,就去街上走一走。
天氣已經很冷了,Ethan穿著白色的粗線毛衫和風衣,看起來還是很單薄。
北京冬季的太陽往往很亮,事實上沒什麼溫度,淺黃色的光灑在Ethan的臉上,他戴著口罩轉頭,說:「待會兒找個地方幫我拍照啊。」
我說:「你早說我就帶相機來了。」
「用不著,我應該……怎麼拍都好看吧。」安靜地睜大眼睛開玩笑,然後,Ethan就笑得捂著肚子。
我說:「好吧,我待會兒幫你拍。」
走著走著,Ethan就將步子停下,他說:「要一個冰糖葫蘆。」
說實話,我只見過路上四五六歲的小孩兒這麼做,Ethan站在路邊,伸出手指指向不遠處的店鋪,,隨即,他就往那裡去,走的時候扯著我的袖子。
Ethan把手放在風衣的衣袋裡,彎著腰挑選了半天,選了一根糖葫蘆,又問:「你想要哪個?」
「我不吃,」我說,「剛吃完飯,吃不下了。」
「好吧,好吧。」
Ethan從店員手裡接過糖葫蘆,鄭重得仿佛在接過葛萊美獎杯,他特地沒要包裝袋,拿過來咬了一大口。
他含著一大顆山楂,說:「還是冬天的好吃,其他時候的粘牙,而且必須吃山楂的,其他的都是異端。」
「咽下去再說話,」我囑咐他,「小心別卡住了。」
走出去好一段路,Ethan才把嘴裡的嚼完,遇上了街頭畫師,他和我各自畫了一張肖像。
Ethan說:「要是下次下雪的時候可以出來逛,再吃一串冰糖葫蘆就好了。」
「這麼簡單的願望嗎?」我問。
「不是,」他連忙搖著頭,說,「其實很簡單對吧,但我希望我的心情像今天這麼好,可以這麼開心。」
第100章
(FR. 左渤遙)
我一人獨自去外灘的第二天,意外地接到了漆浩的電話。
他不緊不慢,淡淡問候,說:「渤遙,最近一切都好吧?」
「什麼都好,」我說,「最近太忙了,沒怎麼聯繫,也不知道你那邊怎麼樣了。」
打著電話的時候,我正坐在酒店地毯上擺弄卡林巴,一旁放著剛剛買的紅茶和小點心,還點著半截香薰蠟燭。
漆浩說:「就是因為我已經回了學校,才特地給你打電話的。」
「你回學校了!」
我猛地挺直了背,不再是剛才慵懶不羈的坐姿,電話那端響起漆浩的聲音,他說:「今天滿一個月,因為一直很忙,這才閒下來,給你打電話聊聊天。」
我舉著手機站了起來,用手指碰了碰額頭,我問他:「那你換房間了嗎?有沒有看到抽屜里的信?」
「看到了。」
我以為,漆浩接下去會說幾句看信之後的感想,於是停止了說話,等待,可是他也在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漆浩說:「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回去,但是來了之後就更不想走了,說不定要待很多年,如果某天這裡的人都搬出去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了,我可能會想一想做其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