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有陸珏與婉婉定親,她反對無果,眼睜睜地看著侯府重蹈覆轍,又一個身份低微的女孩子成了侯府世子夫人,再過十幾年,還要成侯府的當家女主人。

  這是第一樁堵心事。

  後頭又有十三皇子那扶不上牆的爛泥,妄想吃什麼天鵝肉,結果倒好,姜家與長公主一番鬧騰,竟把姜蘊鬧騰到了太子身上。

  這是第二樁堵心事。

  眾所周知,皇后從年輕時就和長公主水火不容。

  長公主眼裡的皇后張揚跋扈,仗著陸老太爺輔佐皇帝的恩情,婚後對皇帝多有不敬。

  皇后眼裡的長公主又是恃兄長的寵生驕,從未將她這個皇后放在眼裡。

  兩個人幾十年都相互看不上眼,先夫人柳嫣當初若非有與長公主那一層交情,皇后對她的偏見或許都會少一些。

  親兒子與親侄子的婚事,一個比一個不如意,直悶得皇后這些日子,白頭髮都一連冒出來好幾根兒。

  侯府三人前往殿中覲見時,皇后端坐上首幾不可察地蹙著眉,但一眼看過去倒仍舊雍容華貴,正單臂支著一側軟枕,手掌有一搭沒一搭地撫著懷裡的貓兒。

  三人慣例上前見禮。

  因著先前皇后交託程氏阻攔婚事,程氏沒攔成不說,後來還風風火火操辦起了婚事。

  所以皇后心裡大概不怎麼樂意,吩咐身邊的大宮女律容給三人賜座,只問了程氏幾句老夫人的近況,便自顧將陸雯召到身邊,同她說起話來。

  程氏卻也淡定,接過宮女捧上的茶盞品了一口,不顯山不露水的。

  側目瞥一眼婉婉,她的目光倒難得朝向上首,不過不是在看皇后,而是正在饒有興趣地看皇后懷裡那隻貓兒。

  那貓兒和雪團兒簡直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皇后應該也察覺了,頃刻間長眉一挑,原本祥和的目光從陸雯面上調轉過去,一霎變得銳利,直直射向婉婉。

  婉婉見狀便站起身來,盈盈又朝皇后行了個禮。

  「你在看什麼?」

  皇后眉尖隱有幾分不悅,話音也冷冷的,母儀天下多年的女人,到底有幾分教人臣服的威嚴,聲兒不大,但很有上位者的傲然。

  婉婉如實道:「回娘娘的話,我在看娘娘的貓兒,一時覺得很漂亮。」

  皇后話音略一頓,陸雯忙恍然接口道:「姑姑不知,前些年我從您這兒把雪團兒帶出去,就是託付給了三嫂呢,她今兒看了雪球兒定是覺得眼熟。」

  兩隻貓兒原是一胎。

  不過皇后聽到的,是婉婉已經教陸雯興興改口喚上三嫂了,果然是個會籠絡人心的,也難怪能把老夫人連帶著陸進廉、陸珏父子全都哄得團團轉。

  她微眯著眼審視婉婉,忽地輕笑了聲,「怪不得……不過這兩隻貓兒自小生長的教養天差地別,如今又怎麼還能相提並論?」

  「你覺得呢?」

  這話是問婉婉的。

  同樣生而為人,但出身天差地別,她又如何與侯府世子相提並論?

  言辭似乎有些尖銳了,陸雯聞言面上僵了僵,正想開口替婉婉解圍,卻見底下程氏使眼色,教她稍安勿躁。

  下首婉婉站立的姿態很美,溫婉裊娜,教人挑不出一絲錯處,興許是與陸珏日日耳濡目染,倒還無端能教人瞧出幾分他的沉靜與波瀾不興。

  婉婉並未多想,緩緩沉吟道:「可惜我不是貓兒,不知貓兒是否也看重身份高低,不過從前讀書時倒看過一句話,書上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決定一個人高低的,往往不是出身,而是眼界。

  「微末愚見,讓娘娘見笑了。」

  她天生一副綿軟的嗓音,偏說起話來口吻認真坦誠,那般豪言壯語從她口中聽來,也頗有幾分別樣的韻味。

  皇后冷笑了聲,眉尖仍微蹙著。

  小姑娘家家的敢把話說得這樣大,膽子倒是不小,可要沒這幅不知天高地厚的膽子,區區無根浮萍又怎麼敢肖想嫁進侯府來?

  皇后冷眼望著婉婉,一時沒言語。

  眼瞧上首靜下片刻,程氏這才開口打了個圓場,陸雯也忙拉一拉皇后的手,將話頭引到輕鬆的地方去。

  皇后便沒再搭理過婉婉,由她安安靜靜在椅子上坐著。

  直到大半個時辰後,律容自外前來回稟,說是信王妃與睿王妃前來拜見,皇后接見官眷不講究一屋子人其樂融融,遂教程氏領著陸雯與婉婉先退下了。

  從宣徽殿出來,有宮女領著三人前往官眷們宴前歇息的宜蘭殿。

  這廂正邁出去沒幾步,只見門外迎面走來兩個衣著華貴的婦人,身旁還跟了個年輕的貴女,穿著打扮亦是不俗,卻一見婉婉便滿眼敵意。

  婉婉略覺莫名其妙,最初並沒想起對方是誰。

  直等聽見程氏與人見禮,稱呼那婦人為睿王妃,她才電光火石地想起來,旁邊那位貴女可不就是當年鬧得上吊,死活非要嫁給陸珏的昌寧郡主嘛!

  這就難怪對方一見她,就恨不得活撕了她的敵視目光。

  陸雯估摸著也是想起了這一遭,掩著袖子底下勾了下婉婉的手指,倒沒言語,只提醒她注意眼前這位過往的「豐功偉績」。

  婉婉也能察覺到對面目光似箭,這要是能化成實形,約莫她當場就能成篩子。

  當初昌寧郡主的事聽聞鬧得很厲害,光厲害不說,鬧成那樣靖安侯府都依然沒鬆口,這就更教全盛京都把睿王府當成了個天大的笑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