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太后聽到這話, 微微怔了下,隨後滿臉慈愛地笑道:「好啊,以後幾十年,我還是每年給你做一碗長壽麵。面要趁熱吃,快吃吧。」
「好。」胤禛低下頭,夾起長壽麵認真地吃了起來。
胤禵他們吃得不是長壽麵,而是粳米粥。他一邊吃著包子,一邊喝著粥說道:「還是宮裡的飯菜好吃。」
九阿哥和十阿哥連忙附和地點頭贊成:「十四弟說得對。」
太后輕輕地瞪了一眼小兒子,沒好氣地說道:「你府里的廚子不是從宮裡挖走的御廚嗎?」
「不一樣,還是差了那麼點。」人就很奇怪。當初住在宮裡的時候,天天想著搬到宮外去住。等在宮外住了,又想回宮住。
「什麼不一樣,你就是嘴饞。」太后說完,面上露出戒備的神色,「你想都不要想,我小廚房的廚子是不會給你的。」
胤禵聽到這話,撇撇嘴說:「嘖,皇額娘,看你小氣的樣子。」
「你這個臭小子每次看到什麼好東西都要搶。」
「你放心,我這次不搶你的廚子。」
太后不相信小兒子的話,懶得再搭理他,轉頭就跟九阿哥和十阿哥聊了起來。這幾年,九阿哥和十阿哥兢兢業業地為胤禛辦事,太后對他們的態度自然也變得親切起來。再說,太后平時跟宜太妃她們玩的不錯。
九阿哥和十阿哥也不拘謹,就跟一般的晚輩一樣跟太后聊天。
胤禛邊吃著長壽麵,邊聽太后他們聊天,心頭一片溫暖。
等胤禛吃完長壽麵後,胤禵他們開始獻禮。
因為辦的是尋常百姓家的壽宴,所以沒有那麼多規矩和禮儀,非常地輕鬆自在。
胤禵作為親弟弟,自然打頭陣,只見他手裡捧著一個長方形的錦盒。
「四哥,我對你也沒有什麼的祝福,就希望你健康長壽。」
胤禛伸手接過錦盒,有些警惕地問道:「你今年又不會送給我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吧?」對於十四這個弟弟,胤禛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每年他的生辰,十四都會送給他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弄得他哭笑不得。
「四哥,你這話說的,你每年的生辰禮物,我可都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胤禵看著胤禛他們懷疑的目光,擺出一副認真的模樣,「今年是你的五十大壽,我送的禮物特別有意義,不行,你打開看看。」
胤禛懷著疑惑並不太相信的心情打開了錦盒,然後愣住了。
太后見錦盒裡放著幾株稻穗,不由地怔住了,「這是……」
「這是我十歲那年和四哥一起下田種的稻米,雖然那個時候稻米的畝產量比不上現在,但是我記得那天大豐收,所以我就留下幾株稻穗做個紀念。」皇阿瑪還活著的時候,每年春耕的時候,他都會帶著皇子們和大臣們下田插秧。但是,他送的幾株稻穗並不是和皇阿瑪一起下田種的,而是十歲那一年,他特意和四哥一起在四哥的稻田裡種的。
胤禛成年後,每年春耕,他都會親自去自己的稻田插秧。他喜歡種田、種菜。平時沒事的時候,他就喜歡去田裡走走看看。
胤禵十歲那一天,就跟著胤禛插了一小塊田的秧。秋天的時候,他們兄弟倆還一起割稻子,打稻子。他們兄弟倆同時種的這塊田大豐收,在那一年所有田地的里,這塊田地的稻產量最高。
胤禛對這件事情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他們兄弟倆種的那塊田只有兩分地,但是產量卻快有一百斤。
那塊地的稻米,後來被拿去做種子。不止如此,還被拿去研究。現在高產的稻米種子,就是從這塊地的稻米研發出來的。
「十四,這份禮物,我很喜歡。」胤禛沒想到胤禵這麼有心,竟然把當初那塊地的稻穗留下了幾株。
「我這次送的禮物正經了吧。」禮物是正經了,但是人又不正經了。
「恩,有心了,我很喜歡。」
接下來就是十三阿哥他們送禮,他們送的都是尋常老百姓家常用的東西,並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既然這次的壽宴是尋常百姓家的壽宴,十三阿哥他們當然不會送太過貴重或者稀罕的東西。
胤禛很喜歡十三阿哥他們送的尋常禮物。貴重的東西,胤禛並不缺少,但是弟弟們的這份心意卻是他最珍貴的東西。
太后見時候差不多了,就總結地說了幾句話。先是祝胤禛健康長壽,其次祝大清繁華昌盛,再和祝他們一家人永遠和和美美。
對於太后和弟弟們的禮物和祝福,胤禛十分感激和感動。雖然他極力裝作一副冷靜的樣子,但是他泛紅的眼眶已經出賣了他的心情。
從慈寧宮離開後,胤禛要去保和殿接受大臣們和使臣們的祝福。
午宴也在保和殿舉辦的,胤禵作為胤禛的親弟弟,是眾人敬酒的對象。好在他酒量好,把前來給他敬酒的人全部喝醉了。至於十三阿哥和九阿哥他們早就醉了,被太監扶下去休息了。
對歌舞表演沒有什麼興趣,胤禵就去了慈寧宮。
太后不喜歡太過熱鬧吵鬧的場合,在午宴上用過午膳後就回慈寧宮了。此時,她正坐在榻上,悠閒舒服地看著話本。見胤禵帶著一身酒氣來了,就讓人給他泡了一杯濃茶。
「真好。」胤禵忽然感慨道,「我想四哥是幸福的。」
太后聽到這話,翻話本的手停了下來,隨後揚起嘴角說道:「我們做到了。」
「好。」胤禛低下頭,夾起長壽麵認真地吃了起來。
胤禵他們吃得不是長壽麵,而是粳米粥。他一邊吃著包子,一邊喝著粥說道:「還是宮裡的飯菜好吃。」
九阿哥和十阿哥連忙附和地點頭贊成:「十四弟說得對。」
太后輕輕地瞪了一眼小兒子,沒好氣地說道:「你府里的廚子不是從宮裡挖走的御廚嗎?」
「不一樣,還是差了那麼點。」人就很奇怪。當初住在宮裡的時候,天天想著搬到宮外去住。等在宮外住了,又想回宮住。
「什麼不一樣,你就是嘴饞。」太后說完,面上露出戒備的神色,「你想都不要想,我小廚房的廚子是不會給你的。」
胤禵聽到這話,撇撇嘴說:「嘖,皇額娘,看你小氣的樣子。」
「你這個臭小子每次看到什麼好東西都要搶。」
「你放心,我這次不搶你的廚子。」
太后不相信小兒子的話,懶得再搭理他,轉頭就跟九阿哥和十阿哥聊了起來。這幾年,九阿哥和十阿哥兢兢業業地為胤禛辦事,太后對他們的態度自然也變得親切起來。再說,太后平時跟宜太妃她們玩的不錯。
九阿哥和十阿哥也不拘謹,就跟一般的晚輩一樣跟太后聊天。
胤禛邊吃著長壽麵,邊聽太后他們聊天,心頭一片溫暖。
等胤禛吃完長壽麵後,胤禵他們開始獻禮。
因為辦的是尋常百姓家的壽宴,所以沒有那麼多規矩和禮儀,非常地輕鬆自在。
胤禵作為親弟弟,自然打頭陣,只見他手裡捧著一個長方形的錦盒。
「四哥,我對你也沒有什麼的祝福,就希望你健康長壽。」
胤禛伸手接過錦盒,有些警惕地問道:「你今年又不會送給我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吧?」對於十四這個弟弟,胤禛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每年他的生辰,十四都會送給他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弄得他哭笑不得。
「四哥,你這話說的,你每年的生辰禮物,我可都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胤禵看著胤禛他們懷疑的目光,擺出一副認真的模樣,「今年是你的五十大壽,我送的禮物特別有意義,不行,你打開看看。」
胤禛懷著疑惑並不太相信的心情打開了錦盒,然後愣住了。
太后見錦盒裡放著幾株稻穗,不由地怔住了,「這是……」
「這是我十歲那年和四哥一起下田種的稻米,雖然那個時候稻米的畝產量比不上現在,但是我記得那天大豐收,所以我就留下幾株稻穗做個紀念。」皇阿瑪還活著的時候,每年春耕的時候,他都會帶著皇子們和大臣們下田插秧。但是,他送的幾株稻穗並不是和皇阿瑪一起下田種的,而是十歲那一年,他特意和四哥一起在四哥的稻田裡種的。
胤禛成年後,每年春耕,他都會親自去自己的稻田插秧。他喜歡種田、種菜。平時沒事的時候,他就喜歡去田裡走走看看。
胤禵十歲那一天,就跟著胤禛插了一小塊田的秧。秋天的時候,他們兄弟倆還一起割稻子,打稻子。他們兄弟倆同時種的這塊田大豐收,在那一年所有田地的里,這塊田地的稻產量最高。
胤禛對這件事情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他們兄弟倆種的那塊田只有兩分地,但是產量卻快有一百斤。
那塊地的稻米,後來被拿去做種子。不止如此,還被拿去研究。現在高產的稻米種子,就是從這塊地的稻米研發出來的。
「十四,這份禮物,我很喜歡。」胤禛沒想到胤禵這麼有心,竟然把當初那塊地的稻穗留下了幾株。
「我這次送的禮物正經了吧。」禮物是正經了,但是人又不正經了。
「恩,有心了,我很喜歡。」
接下來就是十三阿哥他們送禮,他們送的都是尋常老百姓家常用的東西,並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既然這次的壽宴是尋常百姓家的壽宴,十三阿哥他們當然不會送太過貴重或者稀罕的東西。
胤禛很喜歡十三阿哥他們送的尋常禮物。貴重的東西,胤禛並不缺少,但是弟弟們的這份心意卻是他最珍貴的東西。
太后見時候差不多了,就總結地說了幾句話。先是祝胤禛健康長壽,其次祝大清繁華昌盛,再和祝他們一家人永遠和和美美。
對於太后和弟弟們的禮物和祝福,胤禛十分感激和感動。雖然他極力裝作一副冷靜的樣子,但是他泛紅的眼眶已經出賣了他的心情。
從慈寧宮離開後,胤禛要去保和殿接受大臣們和使臣們的祝福。
午宴也在保和殿舉辦的,胤禵作為胤禛的親弟弟,是眾人敬酒的對象。好在他酒量好,把前來給他敬酒的人全部喝醉了。至於十三阿哥和九阿哥他們早就醉了,被太監扶下去休息了。
對歌舞表演沒有什麼興趣,胤禵就去了慈寧宮。
太后不喜歡太過熱鬧吵鬧的場合,在午宴上用過午膳後就回慈寧宮了。此時,她正坐在榻上,悠閒舒服地看著話本。見胤禵帶著一身酒氣來了,就讓人給他泡了一杯濃茶。
「真好。」胤禵忽然感慨道,「我想四哥是幸福的。」
太后聽到這話,翻話本的手停了下來,隨後揚起嘴角說道:「我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