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他不是昨天還在畫室嗎?」溫夢想起李彥諾的話,疑惑地問。
「廖老師也是早上才臨時決定要走的。您可能不知道,昨天畫室來了個客人。那個人走了之後,廖老師狀態就挺不好的, 晚飯也沒有吃——哦對了,我可不是和您告狀啊!您千萬別告訴廖老師,他不讓我和您說的。」
小趙在保密工作上很是缺乏一些天賦,基本一問,就全都突突突交代了。
溫夢頓了頓,只能退而求其次地請求:「維鳴不在就算了。我現在在畫室門口,想進去看看,能麻煩你過來開門嗎?」
「抱歉啊,溫老師。廖老師囑咐過我,畫展的內容在開幕之前,是不能給您看的。」這會兒小趙倒是想起廖維鳴的囑託了。
不過溫夢已經從對方的話里聽出了些什麼。
很顯然,廖維鳴並沒有把分手的事情到處說,以至於連他貼身的助理都不清楚。
這樣事情就好辦多了。
「沒關係,我理解你。不能開門就算了,我直接給維鳴發個微信吧。就說你剛剛特意和我告狀,說他昨天沒吃晚飯。」
小趙:「……???」
嗯,人只要不是很講道德,事情總是很容易就能夠辦成。
十五分鐘之後,小趙騎著他的小電驢,一路火花加閃電地趕來了。
他手裡一邊哆哆嗦嗦開鎖,嘴裡一邊小聲嘟囔著:「您可千萬別給廖老師發微信啊,我不想再失業了。工作要是沒了,女朋友肯定得和我分手……」
啪。
說話的過程里,畫室的聲控燈一盞盞亮起,照出一條雪白的河。一層是會客廳,二層才是廖維鳴的工作室。想要看畫,得上二樓。
溫夢拍了拍小趙的肩膀:「你在這裡等一下,我馬上就下來。」
她踩著那條河,一步步往上走,直到最頂頭的那間屋子門口。手指放在門上,深吸了一口氣。一用力,擰開了把手。
這間畫室溫夢之前來過很多次,每一處都很熟悉。
只不過隨著畫展的即將到來,之前那些常見的舊作品被收了起來。只留下備展用的新作,按序號依次排好,貼著名稱和標籤。
溫夢一邊往前走,一邊一幅幅看過去。這次要展出的畫不少,內容也很龐雜。
有些是具象的,諸如別墅花園裡中乾涸的泳池。池子的藍色菱格被土漬掩蓋,好像蓄水期永遠不會到來。
有些是抽象的。例如風吹起窗簾,布料的邊角被攪進扭曲的時鐘與心臟中央,成了大天使加百利雪白的翅膀。
還有些是有寓意的。比如那隻溫夢曾經見過的鳥。時隔多年,廖維鳴又重新把它畫了一次。明知會遍體鱗傷,它依舊撲向銳利的荊棘,明黃色的嘴裡不停歌唱。
溫夢越看越覺得疑惑,因為廖維鳴明明說過,這次畫展的主題是《神跡》。
可無論是眼前的哪一幅油畫,都和這兩個字完全無關。
溫夢細細審視著,反倒從這些作品裡面,體會出了不一樣的意思。
廖維鳴似乎是在用畫筆描繪曾經經歷過的內心掙扎。而看畫的人一路走來,就如同走過他被親人遺忘的少年時期。
這就是李彥諾所說的,去看一看畫室、她就會更理解廖維鳴嗎?
溫夢幾乎是這樣認為的,直到倒數第二幅畫出現在她的眼前。
這幅畫和其他的全都不一樣。
尺寸很小,是從水彩原稿上拓下來的。圖形和色彩都不再扭曲,意外的明亮,而且生機盎然。
畫的內容也很直白。
——穿著藍白校服的少女才從八百米跑道上下來,正坐在體育館前的台階上休息。飽滿的唇微張,臉頰因為剛剛的運動而變得紅潤。她手裡拿著礦泉水瓶,側過臉,在不經意間對著畫外的人微笑。
神說要有光,於是那束光筆直地照進少女的眼睛裡,點亮了另外一個人的世界。
這幅畫和其他作品比起來,明顯要稚嫩不少。大抵是畫得太早,創作者的技法還不夠成熟。
溫夢看著它,如同看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他獨自坐在畫室里,對著一面之緣的影子,在速寫本上一筆筆描摹、一點點完善,想要把他人生最初的愛戀完整記錄下來。
其實畫是沒有意義的,甚至詩歌也沒有。
前者不過是顏料的積累,後者不過是文字的堆砌。是創作它們的人花費了無數心血與時間,讓畫和詩活起來,賦予它們不一樣的意義。
而眼下這張紙,就承載了創作者的太多情感,變成了活的、會呼吸的故事。
它甚至還有一個名字。
叫做《奇蹟》。
這張小小的字條就貼在畫框邊緣,是廖維鳴的字跡。很顯然,他是這麼定義這幅作品的。
暴雨來臨的那天,廖維鳴曾經坐在沙發上一邊看《十誡》,一邊和溫夢解釋道:「這次畫展,我不要畫摩西分海,我要畫那種生活中會出現的神跡。」
溫夢好奇地追問過很多次,那種神跡到底是什麼。可廖維鳴繞著圈子,就是不肯回答。
而眼下,這幅畫終於給出了答案。
——她出現在他的生活里,就是這個世界帶給他的奇蹟。
溫夢一直不能理解廖維鳴骨子裡的那種浪漫。
她總是覺得他有太多常人無法接受的想法,太敏感,又極端。
「廖老師也是早上才臨時決定要走的。您可能不知道,昨天畫室來了個客人。那個人走了之後,廖老師狀態就挺不好的, 晚飯也沒有吃——哦對了,我可不是和您告狀啊!您千萬別告訴廖老師,他不讓我和您說的。」
小趙在保密工作上很是缺乏一些天賦,基本一問,就全都突突突交代了。
溫夢頓了頓,只能退而求其次地請求:「維鳴不在就算了。我現在在畫室門口,想進去看看,能麻煩你過來開門嗎?」
「抱歉啊,溫老師。廖老師囑咐過我,畫展的內容在開幕之前,是不能給您看的。」這會兒小趙倒是想起廖維鳴的囑託了。
不過溫夢已經從對方的話里聽出了些什麼。
很顯然,廖維鳴並沒有把分手的事情到處說,以至於連他貼身的助理都不清楚。
這樣事情就好辦多了。
「沒關係,我理解你。不能開門就算了,我直接給維鳴發個微信吧。就說你剛剛特意和我告狀,說他昨天沒吃晚飯。」
小趙:「……???」
嗯,人只要不是很講道德,事情總是很容易就能夠辦成。
十五分鐘之後,小趙騎著他的小電驢,一路火花加閃電地趕來了。
他手裡一邊哆哆嗦嗦開鎖,嘴裡一邊小聲嘟囔著:「您可千萬別給廖老師發微信啊,我不想再失業了。工作要是沒了,女朋友肯定得和我分手……」
啪。
說話的過程里,畫室的聲控燈一盞盞亮起,照出一條雪白的河。一層是會客廳,二層才是廖維鳴的工作室。想要看畫,得上二樓。
溫夢拍了拍小趙的肩膀:「你在這裡等一下,我馬上就下來。」
她踩著那條河,一步步往上走,直到最頂頭的那間屋子門口。手指放在門上,深吸了一口氣。一用力,擰開了把手。
這間畫室溫夢之前來過很多次,每一處都很熟悉。
只不過隨著畫展的即將到來,之前那些常見的舊作品被收了起來。只留下備展用的新作,按序號依次排好,貼著名稱和標籤。
溫夢一邊往前走,一邊一幅幅看過去。這次要展出的畫不少,內容也很龐雜。
有些是具象的,諸如別墅花園裡中乾涸的泳池。池子的藍色菱格被土漬掩蓋,好像蓄水期永遠不會到來。
有些是抽象的。例如風吹起窗簾,布料的邊角被攪進扭曲的時鐘與心臟中央,成了大天使加百利雪白的翅膀。
還有些是有寓意的。比如那隻溫夢曾經見過的鳥。時隔多年,廖維鳴又重新把它畫了一次。明知會遍體鱗傷,它依舊撲向銳利的荊棘,明黃色的嘴裡不停歌唱。
溫夢越看越覺得疑惑,因為廖維鳴明明說過,這次畫展的主題是《神跡》。
可無論是眼前的哪一幅油畫,都和這兩個字完全無關。
溫夢細細審視著,反倒從這些作品裡面,體會出了不一樣的意思。
廖維鳴似乎是在用畫筆描繪曾經經歷過的內心掙扎。而看畫的人一路走來,就如同走過他被親人遺忘的少年時期。
這就是李彥諾所說的,去看一看畫室、她就會更理解廖維鳴嗎?
溫夢幾乎是這樣認為的,直到倒數第二幅畫出現在她的眼前。
這幅畫和其他的全都不一樣。
尺寸很小,是從水彩原稿上拓下來的。圖形和色彩都不再扭曲,意外的明亮,而且生機盎然。
畫的內容也很直白。
——穿著藍白校服的少女才從八百米跑道上下來,正坐在體育館前的台階上休息。飽滿的唇微張,臉頰因為剛剛的運動而變得紅潤。她手裡拿著礦泉水瓶,側過臉,在不經意間對著畫外的人微笑。
神說要有光,於是那束光筆直地照進少女的眼睛裡,點亮了另外一個人的世界。
這幅畫和其他作品比起來,明顯要稚嫩不少。大抵是畫得太早,創作者的技法還不夠成熟。
溫夢看著它,如同看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他獨自坐在畫室里,對著一面之緣的影子,在速寫本上一筆筆描摹、一點點完善,想要把他人生最初的愛戀完整記錄下來。
其實畫是沒有意義的,甚至詩歌也沒有。
前者不過是顏料的積累,後者不過是文字的堆砌。是創作它們的人花費了無數心血與時間,讓畫和詩活起來,賦予它們不一樣的意義。
而眼下這張紙,就承載了創作者的太多情感,變成了活的、會呼吸的故事。
它甚至還有一個名字。
叫做《奇蹟》。
這張小小的字條就貼在畫框邊緣,是廖維鳴的字跡。很顯然,他是這麼定義這幅作品的。
暴雨來臨的那天,廖維鳴曾經坐在沙發上一邊看《十誡》,一邊和溫夢解釋道:「這次畫展,我不要畫摩西分海,我要畫那種生活中會出現的神跡。」
溫夢好奇地追問過很多次,那種神跡到底是什麼。可廖維鳴繞著圈子,就是不肯回答。
而眼下,這幅畫終於給出了答案。
——她出現在他的生活里,就是這個世界帶給他的奇蹟。
溫夢一直不能理解廖維鳴骨子裡的那種浪漫。
她總是覺得他有太多常人無法接受的想法,太敏感,又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