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他懂。」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
周窈一時無話,不一會,又道:「沒你懂。」
周卓拿著空碗出來,路過院子見到姐夫姐姐都在,轉腳走過去,跟他們商量一件事。
周窈聽後,沒發表意見,只問:「你想好了?」
周卓點頭:「懷三那樣子,還不曉得何時能醒,要是能像老九這樣,倒還有個盼頭,可要是醒不來,這幽州總要人守。」
懷謙畢竟年紀大了,庶子那事一出,處理了不少人,到如今,真正值得信任,能夠委以重任的守城官已經所剩無幾。
周卓之所以答應出任城防長,也是想還懷三的救命之恩。
「懷謙既然信任你,這官也做得。」周謖更多的考慮以後,有周卓穩住幽州,行事也將更方便。
許多事,周謖不便出面,有周卓在,與懷謙那邊接洽,也是另一種便利。
貴妃毒殺太后一案,使得朝野震動,為免朝中混有戎狄那邊的纖細,柱國公與簡郡王一道,對文武百官進行了徹底的清查,貶的貶,調的調,收押的收押,斷斷續續地,從年前到年後,長達五個月之久。
外地的官員,也換個了七七八八。
幽州周邊的州縣都換了主官,唯獨幽州,還是懷家。
也因此,懷謙才有了深重的危機感,兔死狗烹,上頭真要搞事,懷家又能撐多久。
周父來幽州後,為避嫌,懷謙再無上過周家,請周謖到外頭吃茶,請了三回,才在周卓的助力下,把人請動。
懷謙知周謖的性子,也不寒暄客套,只把當前形勢與他一講,朝廷那邊必有奸人,極有可能玩的就是賊喊捉賊。
西戎和北狄鬧翻,西戎才損失了一個公主,北狄那邊就要送人進宮,顯然是想分庭抗體,趁機撿漏。
是以,北狄在朝中必然也有人,且分量不輕。
長此以往,國家必將再起動亂。
周謖沉默聽著,須臾,輕呵:「這亂,何時停過。」
只不過是從暗處,擺到了明面上。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你可有女兒?」周謖問。
懷謙一愣:「有。」
他妾室不多,庶子女也少,處置了庶長子,就只剩有個庶女。
一個已經出嫁,一個年十六,也快了。
周謖又指了條路:「南越世子已經客居幽州許久,年紀也有二十好幾年,索性做件好事,就在這裡成家育子,西南王那邊也該欣慰了。」
結盟誰又不會,只看願不願意了。
懷謙自然是一聽就懂,拊掌叫好,為著兒子的事,焦頭爛額,差點就把南凌夜忘了。
南凌夜被懷瑾困在懷家一處僻靜的私宅里,里三層外三層,派了不少衛兵看管,外牆加高了好幾回,牆頭立了不少鐵刺,可謂是層層把守,插翅難逃。
到底是年輕,南凌夜沒料到懷謙竟然這般行事,連朝廷的面子都不給,說關就關,日復一日,南凌夜的性子也在這漫長等待中漸漸磨平,到了此刻,聽到懷謙要把女兒嫁給他,他也沒什麼特別牴觸的情緒了。
有也只是懷疑這話的真實性。
「起初大人並不了解世子為人,如今世子在幽州久居,日久見人心,大人也看出世子並非大奸大惡之輩,是以,才想著與世子結親。大人子女不多,膝下又只這一女,已經記到夫人名字,完全當嫡女在養,也是大人對世子的最大誠意。」
懷謙派來心腹作為說客,但這些話在南凌夜聽來,卻是十足的諷刺。
囚他一兩年,現在再來告訴他,看錯了,一場誤會,作為補償,把女兒嫁給他。
「冤家宜解不宜結,京中的事,世子想一想,若要結盟,哪些人更可靠,哪些人,半句話都不能信。」
又過了將近一個月,南越使臣悄悄來到幽州,終於得見小主子,老淚縱橫。
不過這一來,使臣也被懷謙留下,客客氣氣相待,並托他代為傳話給南越王,以表結親的誠意。
使臣在幽州數日,也打聽到了不少事。
「懷謙兒子命薄,唯一的嫡子,在京中遭到暗害,聽聞請了不少良醫,也只是保住一條命,但能不能醒,醒了又如何,就不好說了。」
使臣小心覷著小主子臉色,又道:「一個女婿半個兒,懷謙沒了兒子依靠,將來老了,能仰仗的唯有女婿,是以他這時候轉變態度也在情理之中,臣覺得,這門親事倒是可行,懷謙為人比那些見風使舵的京官要強上許多。」
南凌夜又如何不知,懷謙雖然囚他,但並未私下動用刑罰,吃穿用度也不差,可見其為人還算磊落,不似他在京中接觸到的一些官員,幫他做點事,就妄圖獅子大開口。
不過,婚姻大事,南凌夜仍不想就這麼草率地定下來。
使臣見過懷家小姐,又道了句:「看著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瞧著也是個溫婉性子,再說了,娶回來,世子若不喜,再納幾個可心的姬妾不就是了。」
幾句話下來,南凌夜有所鬆動,可心的女子,心裡頭倒是有個人選,只可惜,人家已經名花有主。
後來再看別的女子,南凌夜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懷小姐,當真有你說的那麼好?」
「世子見一見,不就曉得了。」
為了小兒女花園裡的一見,懷謙頗費了些心思,花重金請來周窈給自己女兒裝扮。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
周窈一時無話,不一會,又道:「沒你懂。」
周卓拿著空碗出來,路過院子見到姐夫姐姐都在,轉腳走過去,跟他們商量一件事。
周窈聽後,沒發表意見,只問:「你想好了?」
周卓點頭:「懷三那樣子,還不曉得何時能醒,要是能像老九這樣,倒還有個盼頭,可要是醒不來,這幽州總要人守。」
懷謙畢竟年紀大了,庶子那事一出,處理了不少人,到如今,真正值得信任,能夠委以重任的守城官已經所剩無幾。
周卓之所以答應出任城防長,也是想還懷三的救命之恩。
「懷謙既然信任你,這官也做得。」周謖更多的考慮以後,有周卓穩住幽州,行事也將更方便。
許多事,周謖不便出面,有周卓在,與懷謙那邊接洽,也是另一種便利。
貴妃毒殺太后一案,使得朝野震動,為免朝中混有戎狄那邊的纖細,柱國公與簡郡王一道,對文武百官進行了徹底的清查,貶的貶,調的調,收押的收押,斷斷續續地,從年前到年後,長達五個月之久。
外地的官員,也換個了七七八八。
幽州周邊的州縣都換了主官,唯獨幽州,還是懷家。
也因此,懷謙才有了深重的危機感,兔死狗烹,上頭真要搞事,懷家又能撐多久。
周父來幽州後,為避嫌,懷謙再無上過周家,請周謖到外頭吃茶,請了三回,才在周卓的助力下,把人請動。
懷謙知周謖的性子,也不寒暄客套,只把當前形勢與他一講,朝廷那邊必有奸人,極有可能玩的就是賊喊捉賊。
西戎和北狄鬧翻,西戎才損失了一個公主,北狄那邊就要送人進宮,顯然是想分庭抗體,趁機撿漏。
是以,北狄在朝中必然也有人,且分量不輕。
長此以往,國家必將再起動亂。
周謖沉默聽著,須臾,輕呵:「這亂,何時停過。」
只不過是從暗處,擺到了明面上。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你可有女兒?」周謖問。
懷謙一愣:「有。」
他妾室不多,庶子女也少,處置了庶長子,就只剩有個庶女。
一個已經出嫁,一個年十六,也快了。
周謖又指了條路:「南越世子已經客居幽州許久,年紀也有二十好幾年,索性做件好事,就在這裡成家育子,西南王那邊也該欣慰了。」
結盟誰又不會,只看願不願意了。
懷謙自然是一聽就懂,拊掌叫好,為著兒子的事,焦頭爛額,差點就把南凌夜忘了。
南凌夜被懷瑾困在懷家一處僻靜的私宅里,里三層外三層,派了不少衛兵看管,外牆加高了好幾回,牆頭立了不少鐵刺,可謂是層層把守,插翅難逃。
到底是年輕,南凌夜沒料到懷謙竟然這般行事,連朝廷的面子都不給,說關就關,日復一日,南凌夜的性子也在這漫長等待中漸漸磨平,到了此刻,聽到懷謙要把女兒嫁給他,他也沒什麼特別牴觸的情緒了。
有也只是懷疑這話的真實性。
「起初大人並不了解世子為人,如今世子在幽州久居,日久見人心,大人也看出世子並非大奸大惡之輩,是以,才想著與世子結親。大人子女不多,膝下又只這一女,已經記到夫人名字,完全當嫡女在養,也是大人對世子的最大誠意。」
懷謙派來心腹作為說客,但這些話在南凌夜聽來,卻是十足的諷刺。
囚他一兩年,現在再來告訴他,看錯了,一場誤會,作為補償,把女兒嫁給他。
「冤家宜解不宜結,京中的事,世子想一想,若要結盟,哪些人更可靠,哪些人,半句話都不能信。」
又過了將近一個月,南越使臣悄悄來到幽州,終於得見小主子,老淚縱橫。
不過這一來,使臣也被懷謙留下,客客氣氣相待,並托他代為傳話給南越王,以表結親的誠意。
使臣在幽州數日,也打聽到了不少事。
「懷謙兒子命薄,唯一的嫡子,在京中遭到暗害,聽聞請了不少良醫,也只是保住一條命,但能不能醒,醒了又如何,就不好說了。」
使臣小心覷著小主子臉色,又道:「一個女婿半個兒,懷謙沒了兒子依靠,將來老了,能仰仗的唯有女婿,是以他這時候轉變態度也在情理之中,臣覺得,這門親事倒是可行,懷謙為人比那些見風使舵的京官要強上許多。」
南凌夜又如何不知,懷謙雖然囚他,但並未私下動用刑罰,吃穿用度也不差,可見其為人還算磊落,不似他在京中接觸到的一些官員,幫他做點事,就妄圖獅子大開口。
不過,婚姻大事,南凌夜仍不想就這麼草率地定下來。
使臣見過懷家小姐,又道了句:「看著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瞧著也是個溫婉性子,再說了,娶回來,世子若不喜,再納幾個可心的姬妾不就是了。」
幾句話下來,南凌夜有所鬆動,可心的女子,心裡頭倒是有個人選,只可惜,人家已經名花有主。
後來再看別的女子,南凌夜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懷小姐,當真有你說的那麼好?」
「世子見一見,不就曉得了。」
為了小兒女花園裡的一見,懷謙頗費了些心思,花重金請來周窈給自己女兒裝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