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它還算乖,我反應不大,只是近來食欲不振,想來之後奶水也必不會多。樓下姨婆嘴碎、善心,每日端兩盞湯上樓,虎視眈眈盯著我喝完方走,似是擔心我因為太餓爬到陽台上摘枇杷的時候失足摔下去。

  ——她想得太多,我不喜歡枇杷。

  ——今日是鴿子湯,我也不喜歡鴿子,但還是忍著反胃喝完了。或許是食物中毒,我開始有些懷疑,孩子出生後說的第一個字會不會就是「湯」。

  ——如果懷疑成真,我就把它丟給樓下的姨婆。

  ——小さな葉(小葉子),我好像有點想你了。

  那封信,洋子後來在阮覓的遺物中找到,而一直到阮塘離開大阪的時候,那已經開始泛黃的厚厚信件仍然被縫在女人的枕芯里——可是阮覓太自由了,十幾年中,她入洋子夢中的次數屈指可數。

  夏之竹抱著膝蓋,長睫緩緩垂下。

  「我離開大阪,不是洋子趕我走的。」

  洋子是夏目家的長女、家主,身上肩負的責任一直都比阮家的那面叛逆旗幟要重得多、也壓抑得多。當年選擇分手,是阮覓成全她,而後來,洋子也為之痛苦贖罪了很多很多年。

  從阮塘出生到阮覓去世,這母子倆一直都生活在一個叫做「宿邑」的地方,洋子找遍了那附近的小鎮方才牽著小阮塘來到阮覓長大的燕城落腳,繼續漫無目的地追尋那幾乎銷聲匿跡的阮家人。

  再後來,在外奔波了整整十一年的洋子終於在父親臨終前回到大阪,徹底接過了她從來沒能成功拒絕過的夏目家的擔子。

  「洋子很有天賦,那些人無話可說,但他們不會接受洋子最後把夏目家交給我。」

  哪怕洋子從未表達過此意願,阮塘的大學專業也與之絲毫無關,他們仍然眈眈虎視,一尋到錯處,立刻恨不得昭告天下。

  要不是阮家母子牽扯到洋子身上連帶著揪出某些有關兩個女人風月的陳年往事也必不好看,夏目家的人找到衛洺熙後,不會如此輕易地只是把故事分別分享給洋子和阮塘。

  冰淇淋有些化了,夏之竹盯著雪頂,慢吞吞道:「大家都說我很像她。」

  柔軟,溫和,敏感,恬靜,偶爾內向到了自閉。

  但洋子一點也不喜歡自己的性格,在阮塘因為總是落單而被沒有精力單獨照顧他的老師委婉建議乾脆放棄參與春遊活動時,女人也曾紅著眼圈蹲在他面前笑著說過:如果湯湯更像媽媽就好啦。

  那樣他就可以不是等著被拯救的小朋友了,他會做救人的那個人。

  「但我很喜歡她。」夏之竹說。

  喜歡到在幼兒園做的第一個手工送給她,長大後賺的每一筆錢都悄悄留給她,洋子因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驚駭到從階上摔下下不了床,阮塘就站在被人守著不讓他進的房門前,悄悄地在心裡說一句「媽媽再見」。

  身邊人緩緩捏著他指腹玩的動作不知何時停了下來,夏之竹抱膝看著窗外的山間夜燈,平和地回答了席先生沒有問出口的問題:「我在去參加選秀之前並不認識衛洺熙,但他是認識我的。」

  夏目家的人沒有讓他見過自己的「親人」,阮塘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論理應是姨夫,但他並不知對方究竟姓甚名誰,下落何方,更不知茫然無措地回到「故鄉」後,等著自己的究竟會是什麼。

  從一開始的主動接近、示好,到後來不動聲色地挖坑、陷害。

  原本以為的家人再也做不了家人,原本以為的朋友也根本不是朋友。

  夏之竹不是笨蛋,洋子和發小都教過他要保護自己,但就在他試圖自保時,衛洺熙卻在監控看不到的死角,拿著室友藏起來的照片輕聲笑著問他:阮塘,你一個賤人生的小孩,有什麼資格喜歡別人?

  眼前的世界忽然間再度變得模糊不清,那些台前幕後的假面笑臉糾纏在一起混雜成了耳麥里刺耳的噪音。

  夏之竹不受控制地捂著耳朵佝僂了脊背,但在下一秒,他就被人摟過腿彎緊緊地抱在了懷中。

  「然後呢?」胸腔貼著脊背,席招輕聲問他。

  那些避之不及的痛苦回憶一窩蜂地宣洩而出,夏之竹以前以為永遠不提便是自救,但今晚卻有人拉著他的手告訴他:說出來吧,說出來就好了。

  「我們有一個約定。」他的聲線猶在發顫。

  從阮覓的姐姐知道發生在妹妹身上的事開始自殘,到阮覓去世後、她把丈夫送進牢里再當著全家人的面跳樓,衛洺熙被折磨了整整五年光陰。那麼從五年前的秋天開始,到今年九月,作為賠償,夏之竹會在這期間接受衛洺熙在他底線之內的一切要求。

  夏之竹扯了下嘴角:「這麼聽起來,我是不是還挺划算的?」

  環抱著他的那雙手臂緊得像是要把人箍死,夏之竹聽見男人冷透的音色在頭頂響起:「你的底線未免太低。」

  夏之竹從自我厭倦的漩渦中醒過神來,臉色蒼白地將自己縮得更小,亡羊補牢時都不敢抬起頭來:「我們沒有簽過有法律效應的協議。」

  一筆一筆算下來,或許還可以當庭判衛洺熙一個敲詐勒索。

  「但你不會告他。」席招用的是陳述語句。

  長久的沉默後,夏之竹無力地小聲開口:「對不起。」

  他知道這樣的行為聽來會讓人怒其不爭,夏之竹甚至連季柏岑都不敢告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