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人本想再推辭,元宏不允,才不得已進去,進去後,元宏對二人道:「馮氏欲以刀刃行刺於朕,由你們審訊她行刺之事,再行定罪。」

  元勰不吱聲,元詳心裡噁心透了馮妙蓮,故意道:「皇兄說馮氏行刺,那馮氏一定行刺了,刺殺君主,按律本該是死罪,但馮氏是皇后,臣弟位卑,不知該如何定罪。」

  元勰輕輕拉了拉元詳衣袖,元詳微微低頭,置若罔聞。

  元宏看了元詳一眼,輕嘆一聲道:「是朕之過,不能早察後宮是非,險些禍起蕭牆。然馮氏女可廢不可再廢,就讓她枯守在這宮裡,若她還有絲毫羞恥之心便會自我了結,你們也莫要以為朕對她還有舊情未了。」

  二人依舊不出聲,元宏亦不迴避二人,又對馮妙蓮道:「雙蒙已經把高菩薩跟你在宮中行巫蠱之事,詛咒於朕的惡行全招了,朕已將他們正法,朕答應留你性命,便不殺你,你回宮去吧。」

  馮妙蓮徹底鬆了口氣,落下了眼淚,不停的磕頭謝恩:「謝陛下,謝陛下。」之後由白整護送著回了宮裡。

  元詳憋了一肚子火,馮妙蓮一走,就全撒了出來,「馮妙蓮的醜行都人盡皆知了,皇兄還幫她隱瞞,還不殺馮妙蓮,怎麼對得起文昭貴人?!」

  「現在不能殺她,她勾搭上了元禧和元羽,我一旦動她,元禧和元羽都要坐立不安。元羽現在在青州,元禧如今是太尉,他在冀州的勢力不容小覷,如果他們裡應外合割據遼東作亂怎麼辦?現在必須穩定局勢!」

  「什麼?」元詳驚愕道:「元禧和元羽!?」又想起早先冀州人蘇僧瓘等三千人,稱元禧清明有惠政,請求讓元禧世胙冀州,元宏得知後就立刻把元禧調回了洛陽,元禧,當真是不安分啊!

  「我何嘗不想給文昭貴人報仇?」元宏嘆道:「可殺馮妙蓮不過是解一時之氣,她也不過是被人操控罷了!我要的,是從根源解決這個問題,徹底掃除這些反動勢力,讓更多如文昭貴人一般的人再不會被他們壓迫,才是真正為貴人報了仇,才算對得起貴人!」

  「皇兄。」元詳神色複雜,遲疑道:「那要如何處置他們?」

  「找機會徵召元羽回洛陽,之後,我會繼續借南征之名收回他們手裡的兵權,不動聲色,逐個擊破。」

  元詳點點頭,若有所思道:「我懂了,先安撫人心為上。

  馮妙蓮被幽禁後,元宏令太子元恪,不必再去拜見皇后了。

  元勰曾問元宏,「馮後失德,皇兄為何不廢她?」

  元宏嘆道:「妙蓮本性不壞,她只是有些野心,又太過愚蠢罷了。」

  「皇兄憐憫她。」

  「她是個可憐人……」

  「可宮中之人,誰不可憐?」

  元宏嘆道:「這皇后才立了一年就出事,廢立的太快難免人心動盪。馮清已廢,她若再被廢,馮氏就得遭殃,我只是心疼思政的三個孩子,不想他們受到傷害。」

  馮誕死後次年,元宏廢后廢太子。樂安公主才終於懂了馮誕為何反對把馮婼許配元恂,懂了他從來沒有信任過自己,自己也從未真正了解過他。

  樂安公主心灰意冷,到瑤光寺削髮出家了,留下三個孤零零的孩子,元宏對他們是有愧的。

  當年馮清被廢,已經牽連馮氏半數子弟免官削爵,若是再廢馮妙蓮,以馮妙蓮犯下的大過,馮氏怕不是要族滅,馮誕的孩子想置身事外都難。

  「與其把馮氏打擊到萬劫不復之地,倒不如留下半死不活的馮氏為恪兒所用。」元宏若有所思,「我放棄了鹽禁,向遼東豪強士族妥協,才換來他們對恪兒的支持,馮氏是遼東兩燕大族的主心骨,馮氏不能垮。」

  元勰抿唇,的確,元恪沒有母族背景,現在不是跟馮氏翻臉的時候,「可若馮後成為太后,怕不是又要如文明太后一般?」

  「我不會獨死。」元宏眼中精光一閃,「但是現在不能殺她,她拿瑛兒的身世威脅我,不把這件事處理乾淨,我不能殺她。」

  「什麼?」元勰大驚失色道:「她還把瑛兒的身世告訴誰了嗎?」

  「這件事還得要你去查,這段時間我在宮裡會儘量穩住馮妙蓮,一定要查徹底,做乾淨!」

  「臣弟懂,臣弟會滴水不漏的做乾淨。」

  元宏自知時日無多,在宮中這段時間,他都在儘量多陪一陪孩子們,元瑛已經是個大姑娘了,她是那麼的像高照容,看著她,元宏總會想起當年高照容剛入宮時候的模樣,她是那麼乖巧可愛,是不是自己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元懷始終無法接受高照容的死亡,他告訴元懷,他與元恪一母同胞,母親的死元恪比他更難受,要多體諒哥哥,不要總是胡鬧。

  羅目連帶元懌和元悅來見他,她也很久很久沒有見過元宏了,很快,元宏又要離宮出征了,這兩年宮裡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她想不通,為什麼馮妙蓮做下那種醜事,元宏都不廢馮妙蓮?

  當年,她雖聯手馮妙蓮扳倒了馮清,可此時,亦替馮清不值,替高照容,替袁貴人不值……

  元宏拉著羅目連的手在自己身邊坐下,感嘆道:「這麼多年了,沒想到最後,我身邊就只剩下你了。」

  羅目連鼻子一酸,「妾身永遠都會陪著陛下。」

  「這兩年委屈你了,我知道你恨馮妙蓮,只是痛苦的不只是你,再忍耐忍耐吧,一切都會了結的,我不會獨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