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具女屍上還戴了只杜浮亭日常佩戴的手鐲,加上那麼多人親眼所杜浮亭燒死,幾乎不會有人懷疑她還活著。

  張玉芝親自領人找到紅珠,讓她交出貴妃屍骨,他要將其帶回乾清宮交給帝王。

  紅珠彼時渾身狼狽不堪,有泥土與黑色灰燼沾滿身上,她雙眼哭得通紅,正跪坐在椒房殿門口的紅梅樹下,神情似有呆滯,她手指縫裡都是泥巴,可是她並沒有清理的意思。

  聽到粗噶的聲音,她抬頭掃過張玉芝的臉,隨後低頭淡淡地道:「姑娘最喜這株梅樹,她的屍骨已經埋在這株梅樹下,你們難不成還要挖出來?」眼淚砸到地上,她就是在賭他們不敢,他們根本就沒有資格碰她家姑娘。

  張玉芝頃刻間沒了話說,紅珠收斂貴妃屍骨是想葬了貴妃,不是,是她已經把貴妃葬了,再掘出來豈不是挖了貴妃的墳?

  他就應該讓蘇全福管,他不該攬下這件事,帝王的心思難測,崇德帝心裡到底如何想的,誰也不知道,張玉芝不敢擅自動手掘了貴妃屍骨,只能空手而歸。

  紅珠看著張玉芝離去的背影,她醞釀良久,終於開口道:「我要見皇上一面,有東西要交給皇上,還望公公通稟一聲。」

  張玉芝如願將她的請求帶到,當然也把紅珠已經將杜浮亭屍骨,埋在椒房殿外那株冬梅下的事,如實告知帝王。

  冷峻自傲的帝王面容出現裂痕,他的指尖不自覺輕輕顫抖,狠狠閉上眼睛,似乎是在用力克制自己,只有將情緒深深壓下,再不見天日,才能不叫他發瘋。

  可有些東西哪裡是那麼容易克制的,凡事都知道度,能任何時候保持冷靜,那是神仙,不是人。

  「你叫她下午到麒麟殿見朕。」崇德帝原是想身子恢復些,處理朝政後再見紅珠,故而選擇了麒麟殿,也叫他好生平復心情。

  恭敦老親王有句話說的對,他是肩負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帝王,不是望族世家子弟,或是平凡的販夫走卒,能感情用事為誰殉情而死。這一刻崇德帝似乎是蛻變而成真正的帝王,也恍惚間明白為何皇帝是孤家寡人。

  可是在此之前,齊嬤嬤卻先於紅珠一步見到帝王。

  她將杜浮亭當時親手交給她的信,呈遞到帝王面前,那裡面寫的所有都是如何安排椒房殿宮人去向,都是有關於別的話,從未有隻言片語提到他,或者她自己。

  杜浮亭似乎篤定只要她死,他就能答應她提出的所有條件,論了解帝王,恐怕杜浮亭無出其右,崇德帝將信掃完:「她還留有何話?」

  齊嬤嬤神色正了正,心裡覺得那句話方才此刻,簡直殘忍至極,可在帝王詢問的目光下,她還是同崇德帝屈膝行禮,道:「杜氏往後再也不叨擾。」齊嬤嬤模仿著當時杜浮亭說話的語氣與舉動,她那時是懷著這輩子都不再相見的心思,鬆快而又解脫般說的這句話。

  意識到這點都崇德帝喉嚨里又是湧出一股鐵鏽味,他用舌尖死死抵住上顎,強壓下那股味道,才沒有叫自己吐血。

  他滿臉倦意地抬了抬手,此時的他並不想見任何人,也不想讓旁人見到他脆弱的一面。

  齊嬤嬤悄無聲息地退離,到了殿外正好撞見蘇全福,低聲詢問道:「皇上的情況如何?」

  蘇全福垂頭搖了搖,帝王的情況不容樂觀。就是崔老太醫在帝王清醒後,給帝王把脈象顯示帝王脈象極為混亂,似乎有東西擾亂帝王身體平衡。可是現在太醫院的太醫都沒有查出癥結所在,只能暫且歸咎為帝王是焦急攻心,接受不了貴妃死亡而導致的脈象不穩。

  活著的時候沒有好好待貴妃,如今貴妃已經不在人世,有些事哪怕是做的再好,都無濟於事,最多叫自己心裡能安寧些。

  齊嬤嬤只能叮囑蘇全福幾句,定要注意帝王身體,她便先行回椒房殿,她現在是和馮嬤嬤輪流看著紅珠,免得她會想不開追隨貴妃而去。

  雖說紅珠追隨貴妃而去,能成就一樁主僕情深的美事,可貴妃定然是不想活著的誰因她而死的,要不然也不會在死前,心裡想的還是如何安置椒房殿僅剩的宮人。

  當日下午紅珠收拾好自己,才敢觸碰杜浮亭僅留下的東西,她抱著這些東西依照張玉芝的意思,到麒麟殿拜見帝王。

  剛剛跪下朝上首帝王行玩跪拜之禮,她就聽見低聲幽暗的男聲開口:「聽說……你有東西要交給朕?」

  「是,其實皇上送姑娘的東西,姑娘全都保存著,輕易不讓人碰,可這一把火足以燃燒殆盡,姑娘僅剩下……這些東西。」紅珠小心翼翼打開包袱,似乎裡面的東西比千金萬金還珍貴,她的動作極輕,生怕把包袱里的東西弄壞。

  待到紅珠將疊好的包袱展開,裡面的竟是杜浮亭要宮人燒掉的《萬壽無疆》圖,只是這幅圖原先讓杜浮亭用剪子絞爛,又拿火燒過,早已經殘破不堪,「姑娘前後花了半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奴婢本是捨不得它就如此燒掉,偷偷撿回來保存,如今想著應該皇上定然不曾好好瞧過,拿來給皇上瞧瞧。」

  崇德帝的指節摩挲在這幅繡卷上,不敢用力去碰它,就怕會將它弄破,還沒有等他好好看這幅繡卷,紅珠又奉上一燒得黢黑的匣子,這場大火將一切燒得乾淨,怎麼救都救不過來。等到天際破曉,火才撲滅,紅珠不顧滅火後的高溫收撿了杜浮亭屍骨,又在大火燃燼的灰里扒出只黢黑黢黑的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