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殷勤十足得有點兒詭異,應深莫名覺得自己這一受傷,新人怎麼跟看猴兒似的,還興致勃勃的。

  到最後,在應深的堅持下,還是不住院,準備直接回警局。

  應深坐在床邊,專心回憶之前發生了什麼。沈文欽則是去辦手續,回來病房時,還額外帶了個大型物件——輪椅。

  沈文欽:「感覺怎樣?」

  應深下意識答:「渾身都痛,跟被拆開的零件差不多。」

  「看來我的確很有遠見。」

  應深這才抬頭看過去,皺眉抗拒:「我不用。」

  然後,就很倔強地自己撐著床站起來,但腦袋立刻嚴重犯暈,眼前一陣陣發黑,身體無力的往後倒下去。

  沈文欽當即大步上前,及時攬住他的肩扶穩,不客氣訓道:「你寶貴的顱骨沒被嫌犯敲碎,還想自己幫他完成嗎?」

  應深把手搭在他的胳膊上,頓了一下,說:「還是暫時用一下吧。」

  坐上輪椅之後,沈文欽站在他身後推著往外走,繼續念叨:「應深,你的體能真不怎麼行,就現在的情況,你站都站不穩了。我看這樣,乾脆以後你早起,跟我一塊晨練吧。」

  應深一僵,說:「其實吧……我感覺已經不怎麼痛了。」

  「真的嗎?你站起來跑兩圈?」

  應深不耐:「你怎麼跟個老媽子一樣。」

  「是嗎?那不介意,你叫我一聲爸試試?」沈文欽推著輪椅,順口就說,占盡了口頭便宜。

  應深:「……」

  第24章 安慰

  當案件有目擊者時,警方會請模擬畫像專家根據目擊者的口頭描述,通過畫筆、模擬畫像專用軟體等來描繪犯罪嫌疑人的面部肖像。

  應深回到警局,便會見了專家,試圖在紙張上重現他所看到的和張麗靈待在一起的男人長相,找出犯罪嫌疑人。

  「你看到了兩個男人?」專家問。

  「準確來說,是一個少年和一個男人。」應深回憶著,「先出現的男性很年輕,和張麗靈年齡相仿,而後面的人,聽聲音,年紀也不大。根據我們的側寫,嫌犯的行為衝動,並沒有過多的考慮後果,應該是個青少年。」

  專家指出:「你先把你的分析放到一邊,專心回憶你所看到的。記憶是很零碎複雜的,當出現部分空缺,人會自動用猜測去補充,並且認為事實本就是如此。即使你看到的是一個中年男人,你也會把他的臉和那個少年的臉重合互補,想像出一個青年的臉。」

  一說到中年男人,應深立刻想起騷擾張麗靈的人,油頭肥耳,有色心,但膽子又很小。他腦袋一陣抽痛,忍不住扶額,多個畫面不停在腦海里閃現,越發混亂。

  「先休息一下吧。」專家建議。

  應深揉了揉太陽穴,「不用,現在時間緊迫,我記憶力很好,讓我再想想。」

  他沉默一會之後,再次開口,思路似乎理清了,將腦海里的人物容貌一點點描述出來。專家盯著電腦,操作鍵盤,憑著經驗很快從資料庫里調出相應的前額、眼、鼻、嘴及下巴等部位影像,拼出嫌犯的基本面相。

  當專家把畫好的肖像展示給應深看時,他指出,「這是一個十四歲左右的少年,你說他膚色白淨,體格偏瘦,濃眉細眼,講話時聲音小,一直低著頭,穿著連帽衫,深色長褲和黑色板鞋。」

  應深看著,無意識抿嘴,說:「很像,但還是感覺有些地方不太一樣。」

  專家有所料到,又敲擊鍵盤,熟練地進行修改,濃眉換成稍淺淡的細眉,嘴巴略收緊,又將連帽衫換成最常見的t恤。

  「這樣呢?」專家問。

  應深一頓,忽的記憶里的畫面變得更清晰一些,「濃眉的是嫌犯,穿連帽衫的也是他!」

  那是他被打暈前最後看到的畫面,但視野很狹窄,只注意到了對方淺褐色的眼。

  畫像專家將面部肖像提交。技術員在警員分析出的嫌犯的舒適範圍內找符合畫像特徵的人。

  應深坐在一旁,還是很執著回憶嫌犯的長相。

  沈文欽卻說:「應該說幸好沒看到,不然犯人也不可能放過你,到時我得將你的屍體帶回去,你爸媽豈不是想打死我的心都有了。第一次上門,就是傳遞這麼糟糕的消息,我可不干。」

  「我爸媽已經不在了。」應深聽到,很平靜地說了這麼一句。或許是事情過去多年,還是別的原因,他臉上並沒有多少悲傷的情緒。

  沈文欽啞言:「……原本只是開個玩笑,你來這麼一句,讓我怎麼接話?」

  沉默一會,他搭上應深的肩膀,另一隻手展示空無一物的手心,然後合上,再張開時,變魔術一樣,憑空出現一顆奶糖。

  應深看了一眼,抬頭面無表情地看著他,「你看我像是三歲小孩嗎?拿糖哄我?」

  沈文欽乾笑,素來他也覺得自己能說會道,長袖善舞,但一對上應深那張正經的臉,經常都不知說什麼好,似乎怎麼都不合適。現在連些安慰轉移注意的話都說不順。

  「當然不是,只是你喜歡甜食嘛,就像上次,你不也接了,所以我覺得……」

  話還沒說完,應深已經拿了他手心的糖,撕開包裝紙扔進嘴裡吃了起來。

  沈文欽頓住,莫名其妙地笑了起來,心情變得很不錯。

  應深瞥他一眼,嘴巴微動將糖球撥到一邊,繼續說:「我倒在地上時,嫌犯和張麗靈說了幾句話,語氣有些暴躁,好像是在訓她怎麼亂跑,搭理陌生人。根據他的行為分析,他更像是把自己定位在保護者的身份,像一個長輩。以前有父性移情的案子,犯罪者因為意外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就會以類似的小孩為目標,把自己當做他們的父親,以他認為的愛護方式,除去一切對孩子有傷害可能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