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晏行川:「……」
冷知識:一個人是不能結婚的。
由於陸知序過分強烈的反對意願,晏行川「辦一場轟動全城的婚禮」這一心愿最終只得胎死腹中。
陸知序聲稱自己懶得穿一身費勁巴拉的婚紗,更不願意應酬婚禮上那堆亂七八糟的賓客,晏行川沒處撒歡,只好略退一步,向她爭取了一些別的東西——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無理取鬧和商業談判之後,陸知序最終做出了如下讓步:婚禮可以辦,但流程僅限於拍一組婚紗照、在公司和親朋好友圈裡各發一輪喜糖,以及請幾個相熟的朋友一塊兒來家裡吃頓飯。
所有婚禮該有的儀式感通通沒有,只有一對歷經十年才終於走到一起、且不願再憑添任何波折的新婚夫妻。
選喜糖和挑婚紗照其實都不是什麼難事,在大街上隨便挑一家還算過得去的婚慶公司,把需求往他們郵箱裡一發就行。
但晏行川卻顯然不想這麼湊合。
他拿出了某種比繼承整個晏氏集團時還要嚴肅的態度來面對這場壓根不能算是婚禮的婚禮。
裝有十六顆糖果的喜糖禮盒是晏行川親自設計的,他前前後後比對了足有上百份方案,才最終敲定了禮盒上繪製的花紋圖案——兩隻半青半黃的小橘子緊緊依偎在一起,如同某種交纏的藤類。
陸知序和晏行川婚紗照的攝製地點是晏行川一早就定好的。
就在海城一中。
在學校里拍婚紗照這種事情,照正常情況看,應該是很難得到校方同意的。
但陸知序和晏行川畢竟是一中知名校友,晏行川本人還曾給母校捐過一棟樓,再加上他們拍婚紗照的日子又定在假日,所以校方斟酌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
一組兩百張的婚紗照拍了足足九個小時,陸知序和晏行川一共換了四套衣服。
他們穿著學生時代的校服在操場上相擁,穿著白襯衫和白色連衣裙在教室里對視,也穿著西裝和衣擺長長的婚紗在樹影下接吻。
初夏的陽光透過空氣中的塵埃靜靜折射在他們臉上,如同某段蟄伏已久的舊時光。
兩百張婚紗照最後只被洗了八十張出來,陸知序和晏行川一致決定,將他們被攝影於操場上的某張照片掛在臥室里。
那張照片是隨行攝像抓拍的。
紅白相間的塑膠跑道上,穿著中袖襯衣和百褶裙的陸知序略微低眉,以一種半摔倒下去的姿勢坐在地上,她面前,額發在風中稍顯凌亂的晏行川正半跪著將她抱在懷裡。
陸知序和晏行川的姿態十分親密,不只是新婚夫妻的親密,還是彼此在對方人生中從未離去的親密。
他們頭頂,蔚藍色的天空如海一般沉靜。
他們身後,很久沒割過的、茂盛生長的草坪正泛出某種別樣的生機。
以十年為單位的時空巧妙地交織在了一起,落於陸知序和晏行川相擁的那個瞬間。
十來年前,十七歲的晏行川放棄了他即將到手的三千米冠軍,越過無數人群,緊緊抱住了受傷的陸知序。
十來年後,二十八歲的晏行川故地重遊,再次抱住了他一直想抱住的一切。
拍完婚紗照後,整套婚禮的流程就只剩下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吃飯了。
晏行川新買的那套房子的餐廳並不大,長方形的餐桌即使全拉出來,至多也只能坐下八個人。
陸知序算了算賓客名單,正想著要不乾脆找家飯店算了,另一邊的晏行川就直接給家具公司打了電話。
他買了張能坐十四個人的大圓桌。
陸知序:「……」
在家裡請客吃飯其實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挨個兒邀請朋友、根據人數買菜做飯,事後還要處理一大堆有可能吃不完的剩菜。
陸知序想想就頭疼。
但好在,除了給朋友打電話外,所有的麻煩事都是晏行川自己解決的。
來陸知序和晏行川家吃飯的人並不多。
晏董事長才在昆明落腳,聽說他們不辦婚禮,只準備簡單吃個飯後便沒有回來,他致電晏行川送上了電話祝福,臨掛電話前,還讓晏行川婚後記得帶上陸知序去昆明看他。
晏媽媽近期倒是在S市,但她自打上次和陸知序吃過飯後,她本人就如同神隱了一般,得知晏行川要結婚的消息後,她也只淡淡說了句恭喜就把電話掛了。
陸宏明仍舊在鼓搗他的生意經,陸知序給他打電話時他恰好在國外出差,聞言匆匆趕回來同晏行川見了個面,便又趕著去忙工作了。
沈意是唯一一位出席這場婚禮的長輩親屬。
她在當年二月準時退了休,而後便開始了她安適悠閒的晚年生活,聽說陸知序準備結婚後,她便直接回了國。
另一位年紀較大的婚禮參與人員則是晏家老宅的阿姨,她在晏夫人患病後打理了晏宅將近二十年,算是晏行川的半個家人。
除去上頭兩位中老年人,剩下的賓客就全是和陸知序以及晏行川同齡的朋友了。
陸知序叫上了杜薇薇、江眠、江子昊還有徐妍,杜薇薇又帶上了謝與杭,晏行川則請了司機老鄭、他的助理沈寄月、和他同一年進入公司的晏氏財務總監,以及某位和他關係還不錯的大學同學。
來家裡吃飯的賓客一共只有十一位,但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陸知序和晏行川非常重要的朋友。
冷知識:一個人是不能結婚的。
由於陸知序過分強烈的反對意願,晏行川「辦一場轟動全城的婚禮」這一心愿最終只得胎死腹中。
陸知序聲稱自己懶得穿一身費勁巴拉的婚紗,更不願意應酬婚禮上那堆亂七八糟的賓客,晏行川沒處撒歡,只好略退一步,向她爭取了一些別的東西——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無理取鬧和商業談判之後,陸知序最終做出了如下讓步:婚禮可以辦,但流程僅限於拍一組婚紗照、在公司和親朋好友圈裡各發一輪喜糖,以及請幾個相熟的朋友一塊兒來家裡吃頓飯。
所有婚禮該有的儀式感通通沒有,只有一對歷經十年才終於走到一起、且不願再憑添任何波折的新婚夫妻。
選喜糖和挑婚紗照其實都不是什麼難事,在大街上隨便挑一家還算過得去的婚慶公司,把需求往他們郵箱裡一發就行。
但晏行川卻顯然不想這麼湊合。
他拿出了某種比繼承整個晏氏集團時還要嚴肅的態度來面對這場壓根不能算是婚禮的婚禮。
裝有十六顆糖果的喜糖禮盒是晏行川親自設計的,他前前後後比對了足有上百份方案,才最終敲定了禮盒上繪製的花紋圖案——兩隻半青半黃的小橘子緊緊依偎在一起,如同某種交纏的藤類。
陸知序和晏行川婚紗照的攝製地點是晏行川一早就定好的。
就在海城一中。
在學校里拍婚紗照這種事情,照正常情況看,應該是很難得到校方同意的。
但陸知序和晏行川畢竟是一中知名校友,晏行川本人還曾給母校捐過一棟樓,再加上他們拍婚紗照的日子又定在假日,所以校方斟酌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
一組兩百張的婚紗照拍了足足九個小時,陸知序和晏行川一共換了四套衣服。
他們穿著學生時代的校服在操場上相擁,穿著白襯衫和白色連衣裙在教室里對視,也穿著西裝和衣擺長長的婚紗在樹影下接吻。
初夏的陽光透過空氣中的塵埃靜靜折射在他們臉上,如同某段蟄伏已久的舊時光。
兩百張婚紗照最後只被洗了八十張出來,陸知序和晏行川一致決定,將他們被攝影於操場上的某張照片掛在臥室里。
那張照片是隨行攝像抓拍的。
紅白相間的塑膠跑道上,穿著中袖襯衣和百褶裙的陸知序略微低眉,以一種半摔倒下去的姿勢坐在地上,她面前,額發在風中稍顯凌亂的晏行川正半跪著將她抱在懷裡。
陸知序和晏行川的姿態十分親密,不只是新婚夫妻的親密,還是彼此在對方人生中從未離去的親密。
他們頭頂,蔚藍色的天空如海一般沉靜。
他們身後,很久沒割過的、茂盛生長的草坪正泛出某種別樣的生機。
以十年為單位的時空巧妙地交織在了一起,落於陸知序和晏行川相擁的那個瞬間。
十來年前,十七歲的晏行川放棄了他即將到手的三千米冠軍,越過無數人群,緊緊抱住了受傷的陸知序。
十來年後,二十八歲的晏行川故地重遊,再次抱住了他一直想抱住的一切。
拍完婚紗照後,整套婚禮的流程就只剩下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吃飯了。
晏行川新買的那套房子的餐廳並不大,長方形的餐桌即使全拉出來,至多也只能坐下八個人。
陸知序算了算賓客名單,正想著要不乾脆找家飯店算了,另一邊的晏行川就直接給家具公司打了電話。
他買了張能坐十四個人的大圓桌。
陸知序:「……」
在家裡請客吃飯其實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挨個兒邀請朋友、根據人數買菜做飯,事後還要處理一大堆有可能吃不完的剩菜。
陸知序想想就頭疼。
但好在,除了給朋友打電話外,所有的麻煩事都是晏行川自己解決的。
來陸知序和晏行川家吃飯的人並不多。
晏董事長才在昆明落腳,聽說他們不辦婚禮,只準備簡單吃個飯後便沒有回來,他致電晏行川送上了電話祝福,臨掛電話前,還讓晏行川婚後記得帶上陸知序去昆明看他。
晏媽媽近期倒是在S市,但她自打上次和陸知序吃過飯後,她本人就如同神隱了一般,得知晏行川要結婚的消息後,她也只淡淡說了句恭喜就把電話掛了。
陸宏明仍舊在鼓搗他的生意經,陸知序給他打電話時他恰好在國外出差,聞言匆匆趕回來同晏行川見了個面,便又趕著去忙工作了。
沈意是唯一一位出席這場婚禮的長輩親屬。
她在當年二月準時退了休,而後便開始了她安適悠閒的晚年生活,聽說陸知序準備結婚後,她便直接回了國。
另一位年紀較大的婚禮參與人員則是晏家老宅的阿姨,她在晏夫人患病後打理了晏宅將近二十年,算是晏行川的半個家人。
除去上頭兩位中老年人,剩下的賓客就全是和陸知序以及晏行川同齡的朋友了。
陸知序叫上了杜薇薇、江眠、江子昊還有徐妍,杜薇薇又帶上了謝與杭,晏行川則請了司機老鄭、他的助理沈寄月、和他同一年進入公司的晏氏財務總監,以及某位和他關係還不錯的大學同學。
來家裡吃飯的賓客一共只有十一位,但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陸知序和晏行川非常重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