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他有些想不明白。為什麼外婆不願意去雙人病房,非要和這些靠國家階級的老弱病殘擠在這個八個人的大病房裡。
這裡根本沒有消毒水的味道,只有混雜著的體味和汗臭味,那種酸臭的老人味。
又臭又熱,又吵又擠。
他翻身,動作有些粗魯,皮膚和劣質墊子被汗水粘合在一起。
他就不應該逞英雄,說什麼要在周末學校休息的時間陪著外婆在醫院過夜。可這樣的念頭只在他的腦海之存在的瞬間,就消失不見。
他還是很喜歡外婆的,她煎的土豆是天下最好吃的土豆。她對自己很好。
她只是個普通的農村老太太。
年輕的男孩聽著此起彼伏的呼嚕聲,許許多多記憶湧現,但眼前卻還是普通的天花板,沒有任何的變化。
當他再一次睜開眼睛都時候,天花板慘白慘白的。陽光毫不吝嗇地從窗外湧入這個房間,將斑駁的牆壁照得發亮。
腳步聲此起彼伏,護士提著熱水壺在樓道里大喊:「有沒有人要熱水?有沒有人要熱水?」
男孩撐坐起來。
外婆已經向護士討要了一整杯熱水,手中還有半塊麵包。
麵包是昨天晚上剩下的一小塊,他本來打算和其他垃圾一起丟掉但老人心疼那點口糧,從他手中搶過去,將剩下的半快麵包仔細包起來,珍藏什麼寶貝一般放在床頭。
他想說他們根本不缺這半塊麵包錢,又想說其實換的環境好一點也沒有關係。
但老人家笑眯眯地看著他,那張臉上的笑容雖然和藹,卻能看出歲月的痕跡與苦難留下的堅韌。
年輕的男孩出生在不錯的時候,他已經記不清楚小時候在村子裡跟隨外婆一起生活的苦日子,在離開村子後,在城市的生活中漸漸淡忘的那種日子。
若不是這次外婆生病,沒人知道她會不會一個人在偏遠的村莊中一個人扛著。
他有些煩躁,因為沒有休息好,因為太早被吵醒。
病人與陪護們擠在一起,在這個不大的空間裡,飯菜和味道和老人的酸臭混合在一起,就算把兩扇破窗子全部打開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呼哧呼哧的聲音夾雜著哭泣聲。年輕男孩倒掉髒水,就又聽到對面的老人哭喊起來。
她和外婆同歲,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現在卻一個人躺在醫院的病房裡,身邊只跟著一個看上去十分年輕的女孩。
那女孩髒髒的,又小小的,縮在角落裡,唯一能做的只是將不乾不淨的手帕遞給病床上的老人。
教會學校派來的義工。
偶爾他們會組織這樣的活動,只不過這種又髒又亂的多人病房常是最不受歡迎的地方。
那個小女孩看起來又小又弱,一定是無法搶到好的夥計才配分配到這邊來的。
男孩其實一點都不想聽老人的哭喊。
從他到達醫院開始,他已經或主動或被動的聽過許多次那老人的故事了。她上午說一次,中午說一次,吃飯也說著。她總是不停抽泣著,默默掉眼淚,控訴著她的兩個兒子兩個女兒,說他們只會向她要錢要錢,騙走了她全部的錢,又將生病的她丟在這裡等死。
其實她死不了。醫生說她只是因為感冒引起了肺炎,只需要調整心情,按時吃藥。
可她一直哭,又因為肺部炎症,有痰,哭起來導致呼吸不暢,每次都需要十分用力,不斷呼哧呼哧的聲音,乾嘔到想吐。
他環視四周。用屬於他們這個時代的目光去審視和判斷這一屋子的人。
都差不多,都是一樣的。
子女不管不顧,或者乾脆無子無女,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著類似的故事。
而她的外婆就非要待在這裡,聽著這些糟心事,將他換到兩人病房,她卻叫喊著要回到這裡,在這些人中,從他們的經歷中聽出類似的地方來。
這種煩躁根本無法疏解。
他像是進入了不被人們接受的陰暗角落,生活在這裡的人被這個世界拋棄,他們沒有價值,不值一提。
年輕的男孩不由得想,他們這樣的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呢?可他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口,因為就算他還很年輕,還沒有經歷過太多的事情,可她知道,這樣的話是不能隨便說出口的。
他低著頭,只是默默做事。
有人誇讚他懂事,有人誇讚他勤快,男孩兒聽出了其中的羨慕,可只有一點點,更多的是無法言說的苦澀。
晚上,又是呼嚕聲轟鳴。
男孩盯著天花板,數著昨天夜裡曾數過的蚊子屍體,看著那些暈開的棕褐色斑點,腦海里胡思亂想著。
連蚊子死去都能在這面白牆上留下屬於它的印記,這些人呢?這些病房裡總是抱怨、總是哭泣、總是說著受罪的人呢?
不知道。
他翻身,狹小閉塞的空間,只是一個轉身的動作,都讓他感覺到不適應。
不過明天他就要離開了,周末結束,他該回到學校了。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有答案。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呢?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
男孩的腦海里浮現著兩個問題,更多的,是那些老人們的哭泣聲,那麼兒女們的抱怨聲。
還有比他們更加不幸的人,他想。
他們呢?又為什麼活著呢?
光斑記錄的只有這麼多,一個男孩在周末陪護生病的外婆。
這裡根本沒有消毒水的味道,只有混雜著的體味和汗臭味,那種酸臭的老人味。
又臭又熱,又吵又擠。
他翻身,動作有些粗魯,皮膚和劣質墊子被汗水粘合在一起。
他就不應該逞英雄,說什麼要在周末學校休息的時間陪著外婆在醫院過夜。可這樣的念頭只在他的腦海之存在的瞬間,就消失不見。
他還是很喜歡外婆的,她煎的土豆是天下最好吃的土豆。她對自己很好。
她只是個普通的農村老太太。
年輕的男孩聽著此起彼伏的呼嚕聲,許許多多記憶湧現,但眼前卻還是普通的天花板,沒有任何的變化。
當他再一次睜開眼睛都時候,天花板慘白慘白的。陽光毫不吝嗇地從窗外湧入這個房間,將斑駁的牆壁照得發亮。
腳步聲此起彼伏,護士提著熱水壺在樓道里大喊:「有沒有人要熱水?有沒有人要熱水?」
男孩撐坐起來。
外婆已經向護士討要了一整杯熱水,手中還有半塊麵包。
麵包是昨天晚上剩下的一小塊,他本來打算和其他垃圾一起丟掉但老人心疼那點口糧,從他手中搶過去,將剩下的半快麵包仔細包起來,珍藏什麼寶貝一般放在床頭。
他想說他們根本不缺這半塊麵包錢,又想說其實換的環境好一點也沒有關係。
但老人家笑眯眯地看著他,那張臉上的笑容雖然和藹,卻能看出歲月的痕跡與苦難留下的堅韌。
年輕的男孩出生在不錯的時候,他已經記不清楚小時候在村子裡跟隨外婆一起生活的苦日子,在離開村子後,在城市的生活中漸漸淡忘的那種日子。
若不是這次外婆生病,沒人知道她會不會一個人在偏遠的村莊中一個人扛著。
他有些煩躁,因為沒有休息好,因為太早被吵醒。
病人與陪護們擠在一起,在這個不大的空間裡,飯菜和味道和老人的酸臭混合在一起,就算把兩扇破窗子全部打開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呼哧呼哧的聲音夾雜著哭泣聲。年輕男孩倒掉髒水,就又聽到對面的老人哭喊起來。
她和外婆同歲,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現在卻一個人躺在醫院的病房裡,身邊只跟著一個看上去十分年輕的女孩。
那女孩髒髒的,又小小的,縮在角落裡,唯一能做的只是將不乾不淨的手帕遞給病床上的老人。
教會學校派來的義工。
偶爾他們會組織這樣的活動,只不過這種又髒又亂的多人病房常是最不受歡迎的地方。
那個小女孩看起來又小又弱,一定是無法搶到好的夥計才配分配到這邊來的。
男孩其實一點都不想聽老人的哭喊。
從他到達醫院開始,他已經或主動或被動的聽過許多次那老人的故事了。她上午說一次,中午說一次,吃飯也說著。她總是不停抽泣著,默默掉眼淚,控訴著她的兩個兒子兩個女兒,說他們只會向她要錢要錢,騙走了她全部的錢,又將生病的她丟在這裡等死。
其實她死不了。醫生說她只是因為感冒引起了肺炎,只需要調整心情,按時吃藥。
可她一直哭,又因為肺部炎症,有痰,哭起來導致呼吸不暢,每次都需要十分用力,不斷呼哧呼哧的聲音,乾嘔到想吐。
他環視四周。用屬於他們這個時代的目光去審視和判斷這一屋子的人。
都差不多,都是一樣的。
子女不管不顧,或者乾脆無子無女,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著類似的故事。
而她的外婆就非要待在這裡,聽著這些糟心事,將他換到兩人病房,她卻叫喊著要回到這裡,在這些人中,從他們的經歷中聽出類似的地方來。
這種煩躁根本無法疏解。
他像是進入了不被人們接受的陰暗角落,生活在這裡的人被這個世界拋棄,他們沒有價值,不值一提。
年輕的男孩不由得想,他們這樣的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呢?可他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口,因為就算他還很年輕,還沒有經歷過太多的事情,可她知道,這樣的話是不能隨便說出口的。
他低著頭,只是默默做事。
有人誇讚他懂事,有人誇讚他勤快,男孩兒聽出了其中的羨慕,可只有一點點,更多的是無法言說的苦澀。
晚上,又是呼嚕聲轟鳴。
男孩盯著天花板,數著昨天夜裡曾數過的蚊子屍體,看著那些暈開的棕褐色斑點,腦海里胡思亂想著。
連蚊子死去都能在這面白牆上留下屬於它的印記,這些人呢?這些病房裡總是抱怨、總是哭泣、總是說著受罪的人呢?
不知道。
他翻身,狹小閉塞的空間,只是一個轉身的動作,都讓他感覺到不適應。
不過明天他就要離開了,周末結束,他該回到學校了。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有答案。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呢?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
男孩的腦海里浮現著兩個問題,更多的,是那些老人們的哭泣聲,那麼兒女們的抱怨聲。
還有比他們更加不幸的人,他想。
他們呢?又為什麼活著呢?
光斑記錄的只有這麼多,一個男孩在周末陪護生病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