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霍牧憶起大半年前,她還為林婉溪尋死覓活,臥病數月,又因是自己將林婉溪趕出府邸的,繼而遷怒於自己,許久不與自己說話,父女碰到,就是冷面相對,今日竟太陽打西邊出來,竟開口叫自己「父親」,還捨得燒掉那些沒用的東西了,喜悅之餘,又有些驚疑,不禁問道:「你怎麼想起來叫人燒你林家表妹的物件了?」
冰輪不著意的道:「人都死了,還留著那些幹什麼。」
霍牧暗中觀察她的表情,又道:「也是,留著不免睹物思人,好好的一個女孩兒,還這麼年輕,真是可惜了兒的。冰輪,你也別怨父親,我當初送她出去,只不過略施懲戒,原打算過兩三個月就接她回來的,她父親雖是庶出,畢竟是你母親的兄弟,我怎會薄待了她?終歸要讓她回府,再給她找個尊貴體面的婆家,讓她終身得靠的。」
「父親,我怎會怪你?雖然只是表親,但女兒跟她畢竟是從小長大的情分,她死了,難免傷心,因此那時任性了些,沒能體諒父親一番苦心,是女兒的不是。」冰輪表情懊悔,語氣極是誠懇,右手卻在被窩裡,死死握著那個荷包,手心裡不知不覺已沁出汗水,一片潮濕,頓了一頓,她輕聲嘆息:「父親雖然讓她離開將軍府,卻並沒有虧待她,她每日裡仍是錦衣玉食,奴僕丫鬟伺候著,唉,總歸是她命苦福薄,自己想不開,怨不得他人。」
霍牧總算是放了心,道:「冰輪,我就知道,你是明事理的人,自己總會想通的!」
冰輪道:「父親說過,我跟她不是一路人,我們會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我遲早是要進宮的,這些話我如今才明白過來。」
霍牧大喜:「你願意進宮了?」
「願不願意不是我考慮的,我身為霍家人,便註定要為家族出力。」冰輪雙手愈握愈緊,直至掌心被指甲掐出深深的印記,隱隱作痛,面上卻仍保持著一絲微笑:「數百年來,霍家的男人,沙場殺敵,寒窗苦讀,為的就是出將入相,穩保家族榮耀地位,使霍家長盛不衰,女的入宮為後為妃,或匹配其他名門望族兒郎,亦為的是同一目的,父親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雖然我不是男兒身,但總有一日,會叫你刮目相看!」
「好!好!有志氣!」霍牧心懷大暢,笑道:「這才是我霍牧的女兒!」
※※※※※※※※※※※※※※※※※※※※
過節,肥厚的一章。
還有最後一章了,最後一章是冰輪蓮真。
另,祝所有人元旦快樂!
第156章
「東南形勝, 三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 風簾翠幕, 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 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陣陣柔婉清揚的歌聲從紫雲樓三樓的雅座間飄了出來,這歌女唱的曲子正是北宋詞人柳永所作, 自古以來,臨安城便是天下聞名的煙柳繁華地, 溫柔富貴鄉, 人人趨之若鶩,柳永這首《望海潮》, 寥寥百餘字, 卻將其都邑之繁榮富庶、山川之清麗明秀形容得盡了, 據聞當年金主完顏亮觀此詞, 悠然神往,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
時值大襄聖武六年,臨安城陶然春酒樓內人聲鼎沸,歡聲不絕。
陶然春是臨安最氣派的酒樓之一,內有五座高樓相向,皆極軒麗精緻,其間以飛橋欄檻相連,明暗相通。每樓只三層,每層南北兩廊皆各分十餘敞亮的濟楚閣兒,酒器俱用金銀,以競華奢,又以城內名妓十餘人,時妝麗服,巧笑爭妍,陪侍客人。唯最東面的紫雲樓,每層只設歌伎一人,懷抱琵琶清唱曲兒,不似別樓絲竹盈耳,笙歌聒噪,那些雅好清靜,只傾心小酌、慢品佳肴者,多選擇於此。
一曲《望海潮》既畢,那歌伎素指纖纖,輕調弦柱,又唱了起來:「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
才唱了幾句,便聽到一個粗魯的漢子聲音道:「老子已經忍不可忍了!這唱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這般沒精打采,喪聲喪氣的,真真悶殺人也!兀那女子,快快揀些歡暢的曲兒唱來,否則的話,就滾下去另換了人來罷!」
他聲如洪鐘,極是響亮,那歌伎被嚇了一大跳,樂聲頓止,一名大夥計見狀,連忙去了那間雅座,滿面堆笑:「客官,城裡的人都知道,我們陶然春號稱三絕,除了美酒佳饌,就是我們錦瑟姑娘和玉箏姑娘的歌喉了,來這紫雲樓的,大多是衝著錦瑟姑娘來的,您若是聽不慣這調兒,不如移步別處,小人再作主贈送一壺酒,給幾位爺賠罪可好?」
一面說,一面不著痕跡打量眼前幾人,只見說話的是個滿臉髯須的魁梧漢子,手擎著酒杯,一臉的不耐之色,另外還有兩人,一個是青年男子,朗目疏眉,風度飄逸,一個則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三人皆錦衣華服,一望便知出身富貴,但髯須大漢和青年男子卻又隨身佩戴兵刃。他一時也摸不透這三人的來路,但辨其口音,並非本地人士,像是松江府那一帶的,倒也不敢輕慢,只是打躬作揖。
這店夥計所料不差,這三人確是松江府人,且有些來頭。當年大襄聖武皇帝取燕朝天下而代之後,將燕朝地方上的州、郡、縣三級改為州、府、縣三級制,官吏名稱亦有所變化,如一州之長官由州牧改稱刺史,一府之長官號為知府。近日,松江府一名叫郭子瑜的官員因政績斐然,被朝廷擢升為臨安府通判,一躍成為僅次於知府的地方長官,分掌地方鹽、糧等事。眼前的髯須漢子正是郭子瑜的親弟郭子琥,那青年名叫薛白川,是郭子瑜手下第一得力幹將,氣質儒雅的中年人曹元修,卻是郭府幕賓,三人這次都隨郭子瑜一道前往臨安上任,今日得閒,便相約一起出來領略一下這臨安風物,品嘗一下陶然春最有名的春醪瓊漿以及宋嫂魚羹。
冰輪不著意的道:「人都死了,還留著那些幹什麼。」
霍牧暗中觀察她的表情,又道:「也是,留著不免睹物思人,好好的一個女孩兒,還這麼年輕,真是可惜了兒的。冰輪,你也別怨父親,我當初送她出去,只不過略施懲戒,原打算過兩三個月就接她回來的,她父親雖是庶出,畢竟是你母親的兄弟,我怎會薄待了她?終歸要讓她回府,再給她找個尊貴體面的婆家,讓她終身得靠的。」
「父親,我怎會怪你?雖然只是表親,但女兒跟她畢竟是從小長大的情分,她死了,難免傷心,因此那時任性了些,沒能體諒父親一番苦心,是女兒的不是。」冰輪表情懊悔,語氣極是誠懇,右手卻在被窩裡,死死握著那個荷包,手心裡不知不覺已沁出汗水,一片潮濕,頓了一頓,她輕聲嘆息:「父親雖然讓她離開將軍府,卻並沒有虧待她,她每日裡仍是錦衣玉食,奴僕丫鬟伺候著,唉,總歸是她命苦福薄,自己想不開,怨不得他人。」
霍牧總算是放了心,道:「冰輪,我就知道,你是明事理的人,自己總會想通的!」
冰輪道:「父親說過,我跟她不是一路人,我們會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我遲早是要進宮的,這些話我如今才明白過來。」
霍牧大喜:「你願意進宮了?」
「願不願意不是我考慮的,我身為霍家人,便註定要為家族出力。」冰輪雙手愈握愈緊,直至掌心被指甲掐出深深的印記,隱隱作痛,面上卻仍保持著一絲微笑:「數百年來,霍家的男人,沙場殺敵,寒窗苦讀,為的就是出將入相,穩保家族榮耀地位,使霍家長盛不衰,女的入宮為後為妃,或匹配其他名門望族兒郎,亦為的是同一目的,父親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雖然我不是男兒身,但總有一日,會叫你刮目相看!」
「好!好!有志氣!」霍牧心懷大暢,笑道:「這才是我霍牧的女兒!」
※※※※※※※※※※※※※※※※※※※※
過節,肥厚的一章。
還有最後一章了,最後一章是冰輪蓮真。
另,祝所有人元旦快樂!
第156章
「東南形勝, 三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 風簾翠幕, 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 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陣陣柔婉清揚的歌聲從紫雲樓三樓的雅座間飄了出來,這歌女唱的曲子正是北宋詞人柳永所作, 自古以來,臨安城便是天下聞名的煙柳繁華地, 溫柔富貴鄉, 人人趨之若鶩,柳永這首《望海潮》, 寥寥百餘字, 卻將其都邑之繁榮富庶、山川之清麗明秀形容得盡了, 據聞當年金主完顏亮觀此詞, 悠然神往,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
時值大襄聖武六年,臨安城陶然春酒樓內人聲鼎沸,歡聲不絕。
陶然春是臨安最氣派的酒樓之一,內有五座高樓相向,皆極軒麗精緻,其間以飛橋欄檻相連,明暗相通。每樓只三層,每層南北兩廊皆各分十餘敞亮的濟楚閣兒,酒器俱用金銀,以競華奢,又以城內名妓十餘人,時妝麗服,巧笑爭妍,陪侍客人。唯最東面的紫雲樓,每層只設歌伎一人,懷抱琵琶清唱曲兒,不似別樓絲竹盈耳,笙歌聒噪,那些雅好清靜,只傾心小酌、慢品佳肴者,多選擇於此。
一曲《望海潮》既畢,那歌伎素指纖纖,輕調弦柱,又唱了起來:「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
才唱了幾句,便聽到一個粗魯的漢子聲音道:「老子已經忍不可忍了!這唱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這般沒精打采,喪聲喪氣的,真真悶殺人也!兀那女子,快快揀些歡暢的曲兒唱來,否則的話,就滾下去另換了人來罷!」
他聲如洪鐘,極是響亮,那歌伎被嚇了一大跳,樂聲頓止,一名大夥計見狀,連忙去了那間雅座,滿面堆笑:「客官,城裡的人都知道,我們陶然春號稱三絕,除了美酒佳饌,就是我們錦瑟姑娘和玉箏姑娘的歌喉了,來這紫雲樓的,大多是衝著錦瑟姑娘來的,您若是聽不慣這調兒,不如移步別處,小人再作主贈送一壺酒,給幾位爺賠罪可好?」
一面說,一面不著痕跡打量眼前幾人,只見說話的是個滿臉髯須的魁梧漢子,手擎著酒杯,一臉的不耐之色,另外還有兩人,一個是青年男子,朗目疏眉,風度飄逸,一個則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三人皆錦衣華服,一望便知出身富貴,但髯須大漢和青年男子卻又隨身佩戴兵刃。他一時也摸不透這三人的來路,但辨其口音,並非本地人士,像是松江府那一帶的,倒也不敢輕慢,只是打躬作揖。
這店夥計所料不差,這三人確是松江府人,且有些來頭。當年大襄聖武皇帝取燕朝天下而代之後,將燕朝地方上的州、郡、縣三級改為州、府、縣三級制,官吏名稱亦有所變化,如一州之長官由州牧改稱刺史,一府之長官號為知府。近日,松江府一名叫郭子瑜的官員因政績斐然,被朝廷擢升為臨安府通判,一躍成為僅次於知府的地方長官,分掌地方鹽、糧等事。眼前的髯須漢子正是郭子瑜的親弟郭子琥,那青年名叫薛白川,是郭子瑜手下第一得力幹將,氣質儒雅的中年人曹元修,卻是郭府幕賓,三人這次都隨郭子瑜一道前往臨安上任,今日得閒,便相約一起出來領略一下這臨安風物,品嘗一下陶然春最有名的春醪瓊漿以及宋嫂魚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