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人家滿是驚訝,問寫什麼字?他倆都沒讀過書的。
「買了蒙書自學的,自學不行啊?」
「老三他就快把字認全了,三媳婦比他還能耐些。」
村里不信:「他要是有這能耐,幹啥還請朱宏志讀信?」
「媳婦兒她藏得深,老三嘛,還是半吊子水,他有時候拿不準,與其讓他一個個慢慢認還不如請人來讀。」
這麼說也有道理,又有人跑去三合院那邊看了,還真見著那兩口子練的字,那一張張的跟正經讀書人寫得比起來是丑,可也是字啊!
於是乎,等到年前程家富他們收了麻辣燙生意回鄉來,發現鄉親們又變了,沒再說董大力家兄弟反目,也沒說他妻妹生意做砸的事,都在說老三兩口子。
大概是說有能耐的人真是幹啥都行,他兩口子生意做得好就算了,沒進學堂一天憑自己就認了字,朱家學堂的朱宏志看了都說剛學字的寫成那樣不錯了,多練練總能像模像樣的。
劉棗花做好了準備回來跟她老妹兒撕逼,結果勁頭已經過了,說要休妻到頭來也沒休,夫家也就是狠狠嚇她一場,教她個乖。
第151章
除去程家旺, 全部四房人都回到鄉下,齊齊整整過了個年。
袁氏心結雖然未解, 在鄉下小住些天,情緒已然好了許多。
她是道道地地的鎮上人,過去小二十年裡在鄉下待的時間屈指可數, 說老實話,哪怕程家旺是她求來的男人,她主動想嫁的, 剛成親那會兒袁氏也擔心過, 生怕以後要經常住在鄉下,反正在她的想像中,鄉下就是髒亂臭不講究要啥啥沒有。
之前過來已經有些改觀, 這次在三合院多住了幾天, 更是感觸多多。
都說她過得就是富貴生活, 不然也不會長出這樣一身肉,袁氏如今倒認為她日子過得還是粗糙,只不過在有錢之後吃得好穿得好買了個人來幫忙做活,真要拉出來比較, 並不如三嫂來得滋潤。
之前覺得有吃有穿不用幹活就是天大的幸福,如今又覺得夫妻兩個有商有量的做事情, 你燒飯來我刷碗, 你掃院子我帶閨女也挺有意思。
她看出來三哥三嫂的日子不像她原本想的那樣。
三哥經常犯蠢犯懶的,現在生意沒在做,清晨不用早起, 他又回到以前蒙頭睡睡舒坦了才起床的日子。有時候嫂子醒了他還摟著讓人再睡會兒,讓嫂子一腳蹬下床也不是沒有過。
再說三嫂,賢惠的時候特別賢惠,作起來也少有女人趕得上。
他倆那個日子用一個詞來形容是甜甜辣辣。有時甜得膩人,有時辣得嗆人,日子過得賊有味道。
袁氏很難不去羨慕,她還問過何嬌杏是怎麼把日子過成這樣的,何嬌杏愣是沒答上來,想想也沒特別去做什麼,男人是你男人,實心實意對他就完事兒了,有事同他商量,他有哪裡叫你趕到不爽就說啊,喊響亮了告訴他,千萬別自己憋屈了半輩子對方壓根不知情。
「我覺得兩人一起過日子,最重要是包容和坦誠,日子未必是越有錢越好過,像我們家,若真想發大財,店面應該擴得更大,再請些人來,再不然都應該去跟香飴坊如意齋這些老牌糕餅鋪談談合作,把生意做遍全省。長榮縣城才幾個人?要是全省各州府都有我們的店面,你說一年能掙多少?」
這話說到袁氏心坎里了,她覺得,要她有這樣一門經得起考驗的手藝,沒準真會想法子做大做強。
何嬌杏卻說:「程家興愛錢,我成親之前無所謂,生了一胎懷了二胎之後也覺得要攢下一些家當,即便如此,我倆卻沒想過要把攤子鋪那麼開,生意做得太大天天錢進錢出,逼都逼得你必須去琢磨新點子,要管的人多,要操心的事也多,稍有不慎就要虧血本。真走到那一步,人讓生意套住,能有幾個時候閒在家裡?夫妻兩人搞不好也只有入夜才能見上,子女能有空管?」
這個話題何嬌杏早跟程家興聊過,也達成共識。
生意還是做,錢也掙,別太逼著自己,一個人只得那麼多精力,沒可能把方方面面都顧得周全,人生就是由捨得兩個字組成的,要舍掉一些,才能得到你要的。
他倆想要的都不是富甲一方,掙錢也是為了讓家裡過得好,過得舒坦不缺錢花就是追求,像現在這樣,說已經達成了也不過分。
說到底,日子跟生意一樣,也是經營出來的,外人只看見他倆過得和美,不知道兩人私下也有許多磋商,很多問題都是擺檯面上討論過的,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哪能全憑默契解決?
跟何嬌杏聊過之後,袁氏特別感慨,她最大的感慨是:窮人做夢都想掙錢,有錢人卻說錢不是那麼要緊,真得要有錢才有底氣說出這種話來。
又一想,她這兩天還親眼看到大嫂往這頭送錢來,說的是這一個冬的分成,瞧著得有幾十兩。三嫂他們啥事不干光閒在家裡就能拿這麼多,也難怪她能不把錢當回事。
袁氏自問她尚且達不到這境界,前兩年家旺是掙了不小的一筆,要在京城安家,估計花去不少,指著這筆錢過一輩子絕不成,往後還得辛苦努力。
有袁氏陪著,還有她帶來的丫鬟搭手幫忙,唐氏趕在年二十九回去了,過了年才渡河過來。過來就給何嬌杏帶來個爆炸消息,那年來三合院找她,想從她這兒套方子去發大財的老姑又回來了,打著回娘家的由頭,實際是聽說東子有了出息,想給他做個媒。
「買了蒙書自學的,自學不行啊?」
「老三他就快把字認全了,三媳婦比他還能耐些。」
村里不信:「他要是有這能耐,幹啥還請朱宏志讀信?」
「媳婦兒她藏得深,老三嘛,還是半吊子水,他有時候拿不準,與其讓他一個個慢慢認還不如請人來讀。」
這麼說也有道理,又有人跑去三合院那邊看了,還真見著那兩口子練的字,那一張張的跟正經讀書人寫得比起來是丑,可也是字啊!
於是乎,等到年前程家富他們收了麻辣燙生意回鄉來,發現鄉親們又變了,沒再說董大力家兄弟反目,也沒說他妻妹生意做砸的事,都在說老三兩口子。
大概是說有能耐的人真是幹啥都行,他兩口子生意做得好就算了,沒進學堂一天憑自己就認了字,朱家學堂的朱宏志看了都說剛學字的寫成那樣不錯了,多練練總能像模像樣的。
劉棗花做好了準備回來跟她老妹兒撕逼,結果勁頭已經過了,說要休妻到頭來也沒休,夫家也就是狠狠嚇她一場,教她個乖。
第151章
除去程家旺, 全部四房人都回到鄉下,齊齊整整過了個年。
袁氏心結雖然未解, 在鄉下小住些天,情緒已然好了許多。
她是道道地地的鎮上人,過去小二十年裡在鄉下待的時間屈指可數, 說老實話,哪怕程家旺是她求來的男人,她主動想嫁的, 剛成親那會兒袁氏也擔心過, 生怕以後要經常住在鄉下,反正在她的想像中,鄉下就是髒亂臭不講究要啥啥沒有。
之前過來已經有些改觀, 這次在三合院多住了幾天, 更是感觸多多。
都說她過得就是富貴生活, 不然也不會長出這樣一身肉,袁氏如今倒認為她日子過得還是粗糙,只不過在有錢之後吃得好穿得好買了個人來幫忙做活,真要拉出來比較, 並不如三嫂來得滋潤。
之前覺得有吃有穿不用幹活就是天大的幸福,如今又覺得夫妻兩個有商有量的做事情, 你燒飯來我刷碗, 你掃院子我帶閨女也挺有意思。
她看出來三哥三嫂的日子不像她原本想的那樣。
三哥經常犯蠢犯懶的,現在生意沒在做,清晨不用早起, 他又回到以前蒙頭睡睡舒坦了才起床的日子。有時候嫂子醒了他還摟著讓人再睡會兒,讓嫂子一腳蹬下床也不是沒有過。
再說三嫂,賢惠的時候特別賢惠,作起來也少有女人趕得上。
他倆那個日子用一個詞來形容是甜甜辣辣。有時甜得膩人,有時辣得嗆人,日子過得賊有味道。
袁氏很難不去羨慕,她還問過何嬌杏是怎麼把日子過成這樣的,何嬌杏愣是沒答上來,想想也沒特別去做什麼,男人是你男人,實心實意對他就完事兒了,有事同他商量,他有哪裡叫你趕到不爽就說啊,喊響亮了告訴他,千萬別自己憋屈了半輩子對方壓根不知情。
「我覺得兩人一起過日子,最重要是包容和坦誠,日子未必是越有錢越好過,像我們家,若真想發大財,店面應該擴得更大,再請些人來,再不然都應該去跟香飴坊如意齋這些老牌糕餅鋪談談合作,把生意做遍全省。長榮縣城才幾個人?要是全省各州府都有我們的店面,你說一年能掙多少?」
這話說到袁氏心坎里了,她覺得,要她有這樣一門經得起考驗的手藝,沒準真會想法子做大做強。
何嬌杏卻說:「程家興愛錢,我成親之前無所謂,生了一胎懷了二胎之後也覺得要攢下一些家當,即便如此,我倆卻沒想過要把攤子鋪那麼開,生意做得太大天天錢進錢出,逼都逼得你必須去琢磨新點子,要管的人多,要操心的事也多,稍有不慎就要虧血本。真走到那一步,人讓生意套住,能有幾個時候閒在家裡?夫妻兩人搞不好也只有入夜才能見上,子女能有空管?」
這個話題何嬌杏早跟程家興聊過,也達成共識。
生意還是做,錢也掙,別太逼著自己,一個人只得那麼多精力,沒可能把方方面面都顧得周全,人生就是由捨得兩個字組成的,要舍掉一些,才能得到你要的。
他倆想要的都不是富甲一方,掙錢也是為了讓家裡過得好,過得舒坦不缺錢花就是追求,像現在這樣,說已經達成了也不過分。
說到底,日子跟生意一樣,也是經營出來的,外人只看見他倆過得和美,不知道兩人私下也有許多磋商,很多問題都是擺檯面上討論過的,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哪能全憑默契解決?
跟何嬌杏聊過之後,袁氏特別感慨,她最大的感慨是:窮人做夢都想掙錢,有錢人卻說錢不是那麼要緊,真得要有錢才有底氣說出這種話來。
又一想,她這兩天還親眼看到大嫂往這頭送錢來,說的是這一個冬的分成,瞧著得有幾十兩。三嫂他們啥事不干光閒在家裡就能拿這麼多,也難怪她能不把錢當回事。
袁氏自問她尚且達不到這境界,前兩年家旺是掙了不小的一筆,要在京城安家,估計花去不少,指著這筆錢過一輩子絕不成,往後還得辛苦努力。
有袁氏陪著,還有她帶來的丫鬟搭手幫忙,唐氏趕在年二十九回去了,過了年才渡河過來。過來就給何嬌杏帶來個爆炸消息,那年來三合院找她,想從她這兒套方子去發大財的老姑又回來了,打著回娘家的由頭,實際是聽說東子有了出息,想給他做個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