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底,何大哥對家庭也是有貢獻的,要不是家裡有他,何東升哪能沒負擔往外面跑?所以他得想開才行,兩兄弟裡面有任何哪一個心態失衡,就會走上自家老路。

  「各家情況不同,我沒給瞎出主意,就是提醒了他。他也該想想抽多少給家裡,尤其來年就要成親,到時候估摸就在縣裡安家了,東子就是生意人,肖氏又是那樣的出身,他倆還能跑鄉下去過?沒可能!我看丈母娘他們也不太可能離鄉跟他進縣裡享福,到頭來二老還是跟你大哥,兩兄弟一個出力一個出錢,我是這麼猜的。我適當給他說了一些,具體怎麼做看他自個兒。」

  這問題何嬌杏沒太想過,聽程家興提起來,她才覺得家裡的事應對起來可比生意場上的燒腦得多。做生意談利益就好,處理家庭問題得考慮親情這些。

  何家眼下還沒看出有啥問題,料想程家興是習慣了走一步看三步,未雨綢繆。

  「我也不全是為他著想,關鍵東子這個發財生意是從媳婦兒你跟前撿的,他們兄弟要是鬧不愉快,鐵定讓你夾在中間不好做人。我喊著他說了,讓他有任何問題都趁早解決,別埋下禍根,尤其不許將你牽扯進麻煩里,要不我得收拾他。他也答應了我,說他回去好生想想,會安排好,不叫你難做。回頭東子要是做了啥,丈母娘跟你說你聽著就是,別幫著出啥主意,這種事你嫁出來了不方便沾,萬一沒搞好人家說你外嫁女手伸太長多管閒事。」

  跟人做生意時,程家興經常說一半的話,並不徹底點透,讓你去猜。

  到何嬌杏這裡,他寧可把話掰碎了說爛了,避免生麻煩。

  何嬌杏還道:「你還不放心我?我聽的閒話多,卻很少替誰做參謀,尤其在這種事上。」

  這麼說也沒錯,程家興想起來,每次家裡辦席或者來個人,三姑六婆圍坐一起閒談,杏兒也跟著一起。多數時候她都在聽,偶爾說一兩句,不搶風頭也不扎人,同她說話總是愉快的。

  遇上丈母娘和大嫂杏兒要健談一些,也還是知道分寸,說了要惹禍的話她從來不講。

  「不是不放心你,你問起來,我就跟你說說明白,省得你胡思亂想。」

  「我能胡思亂想個啥?」

  程家興吹個口哨:「說不準覺得我私下跟小舅子約吃花酒看美人呢……天地良心,我絕沒有。剛才回來的時候,我半路遇上爹,爹說木匠鋪那頭捎了個話來,仿佛是打算讓四弟妹帶刨子來這頭過個年,爹說袁氏一個人怕照看不好刨子,要帶個丫鬟,老屋不便安置,跟我商量看是不是讓她在我們這頭借住幾天。」

  說老屋不方便,一來屋窄,二來破舊。

  程家這四個媳婦裡頭,唯獨袁氏是鎮上人,爹是怕她住不慣。

  程老爹有商有量說的,大約是想想看看三兒子是啥態度,要他不肯,去老大那頭也行,那頭應該也住得開。程家興說她要跟媳婦兒商量,何嬌杏沒猶豫就同意下來,心道袁氏也待不了多久,也就是帶兒子回來陪陪二老,畢竟她年後就準備上京去。

  想到大嫂私下還抱怨過袁氏矯情,日子過得比誰都好還愁這愁那,讓她去大房借住還不如在這頭。

  第148章 (捉蟲)

  豬精奶奶搞得我頭皮發麻。

  何嬌杏有很長時間沒見袁氏, 這麼說甚至都不準確,她統共只見過袁氏一兩回, 都集中在老四成親的頭一年, 後來哪怕程家興跟那頭合作搞了風扇, 何嬌杏要鎮守程記,她沒去過木匠鋪。算下來兩妯娌將近兩年時間未曾碰面, 何嬌杏只不過大概能想起來袁氏是什麼樣子, 記憶中她是中等模樣中等身形, 不十分出挑,看著還是清秀溫婉的。

  哪怕聽婆母說過很多次,程家興也說弟妹胖了生完一年還跟沒卸貨似的,何嬌杏又沒親眼見過,她始終沒刷新對袁氏的印象。

  也是因此, 這一見面, 她心裡驚訝不少。

  袁氏花了點錢搭驢車進的村子,到地方之後她帶的丫鬟最先下來,站穩之後伸手扶她一把,她一手抱著兒子一手扶著丫鬟下去, 人下去了又卸下兩箱東西。

  她出發早, 進村也才半上午,這會兒程老爹在劈柴,而程家貴折返三合院跟老屋擔水來著。最先發現袁氏過來的不是他倆,是瞅著出了太陽抱雙胞胎出院子來的婆媳兩個。

  黃氏瞅著有驢車朝自家來就想到親家使人傳的話,在心裡猜測是不是四媳婦, 驢車停下來一看,還真是。

  「你說要回來陪我跟你爹過個年,也帶刨子過來同我們相處一些時候,我還當要二十號以後才能見著人,不曾想這樣早。」

  程老爹是悶頭在劈柴,他又沒出門去,能聽不見這話?

  聽見老妻這麼說,他就想嘆氣。這話說得,給容易多心的聽見還當她不稀罕媳婦兒來,「客套話少說兩句吧,一家人還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我前頭跟老三說好了,先帶四媳婦過去安頓。」

  因著有兩箱行李在,只讓黃氏領個路還不行,程老爹本來準備收了柴刀來幫忙的,他剛站起來就看見老二又挑了兩桶水回來。

  「老二你走一趟,水就放那兒我來收拾。」

  程家貴嘿咻嘿咻擔著水,沒注意邊上,聽到這話才抬起頭:「啥?」

  「老四媳婦回來了帶了兩箱行李沒看見啊?我讓你搭把手,把東西送老三院裡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