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頁
「沒、沒有。」李方生窘迫地摸了摸順袋,忽地想起此時近夜禁時分,一路走來的客舍又盡皆無房,不由得急道。
「說來冒昧,但您…您能收留我過夜麼?我這兒…今日得了許多錢,定會付您留宿所費!」
初來這嘉定,他人生地不熟,一路上又聽得些風言風語,說嘉定有些黑心驛舍,愛往過往行客吃食里放蒙汗藥,趁夜裡睡熟了拖去東廚里宰了。他雖膽兒肥,不怕迎面強敵,卻怕暗裡黑手,又見王小元武功頗為高強,似是個正經人物,便不由得央求出聲。
「要我睡馬廄也成,有疊乾草便好。」李方生幾乎要跪下來大行跪拜,「求您了,師父!」
王小元沉思片刻,道,「我不是管事的主兒,拿不定主意,你先暫隨我來罷。」他笑了一笑,「不過,你若是想學刀,府上倒有幾本刀譜,能借你觀閱。」
——
隨著這著月白衫子的少年一路走,李方生順著綿延的卵石牆走到了一處府邸門前。只見得碧樹蒼翠,石級堆砌,黯淡霞光映紅了漆柱間的牌匾,似是寫著「金府」兩字。
那府苑華美,裡頭有如河帶般的繞牆海棠,奇石壘疊,草木盤郁,小池映出一彎淡白月牙,淡雅而清淨。
李方生被那少年帶到了一處下房,王小元給他拾掇好了被褥。這處雖離堂屋甚遠,但卻敞闊整潔,甚而要比北派仍在時李方生住的臥房要好。
他塞了許多銅板給王小元,可王小元卻擺手不要,還給他拿了些晚膳和刀譜冊子,似也是名流所藏,其中言語頗為精深奧妙,李方生看得直了眼。從這廣闊府院、屋中不菲陳設來看,這應是個頗有名勢的大戶人家。
就著白燭翻了翻譜冊,李方生只花了一個時辰便看完了。他曾是北派里被稱作天才的人物,記性好,不一會兒便把那刀譜上的字畫全數記下。
素白月光如水瀉入房中,想起白天種種,李方生又不由得記念起王小元所揮出的那一刀。那一刀也似寫刻於他的心上一般,久久不能去痕。
「那師父…真是個奇人。」他喃喃道,「也不知他那驚世刀法…這府中是否藏有?」
一旦生出這念頭,他便格外坐立不安。凡是武人,必定會對高妙功法念念不忘,甚而發痴入狂。在下房裡踱了一會兒步,李方生禁不住心癢,還是悄悄將門掀開一條縫,溜了出去。
府院甚大,輕絮似的雲彩浮在天際,月色如清冷霜華,落在身上時也寒意漸生。走過山蘭從與槐林,穿過曲廊,片刻後他到了連著廂房的書齋邊上。園裡熄了燈,只有堂屋裡似有些搖曳的火光。這府里沒有守園侍衛,看起來清淨而鬆懈。
李方生將耳朵貼在書齋門上,裡頭沒有人息,靜悄悄的,也沒掛鎖。他小心地開門,躡手躡腳地溜進去,在書架上摸索。
借著月光,他翻了幾本冊子,發覺都是些刊印的文集、物圖考,寫的是街頭巷尾常念的話文,還有些花鳥圖畫。王小元給他拿來的刀譜似是書齋里的全部,這兒沒多少本練武用的書冊。
在架子上摸了摸,李方生發覺後頭還有一層書,頓時大喜過望,抽出來就著月光一看。
全都是秘戲圖,還是有彩墨套印、厚實成沓的秘戲圖。
翻開一看,都是些人兒在榻上依偎的戲畫,陽台雲雨,行人道之樂。
李方生整個腦袋都麻木了。
他總覺得嘉定這地方古怪,如今只覺邪門。一個武人的家裡不藏武書,光藏這些秘戲圖作甚麼?他使勁兒翻了翻這些圖冊,想尋出其中是否有甚麼關竅。可哪怕把這地方翻個底朝天,他也沒尋到那「神功無敵刀法」的譜冊。
翻找了許久,李方生心裡也生出些悔意。那少年好心收留他,他又怎地忘恩負義,翻起人家家中物件來了呢?若不是今日所見的那刀法著實教他牽腸掛肚,他也不會一時做出這糊塗事兒。
正動身打算回房時,他忽地聽見窸窸窣窣的聲響。
書齋連著廂房,那聲響是從廂房裡飄來的。似是有人在說話。
「你說…我要怎麼罰你?」
那聲音喑啞,隔著板壁飄來,卻又有幾分熟悉。李方生心尖一動,不由得好奇地湊近去聽。
「你弄壞武館、祠堂、酒鋪子已經不是第一回 了,街坊常向我告狀,有些火惱的還鬧著要把你逐出嘉定。你究竟想要我往外賠多少銀子?」
壁上有條細縫兒,李方生將眼湊過去看。只見得隔壁廂房裡一盞暗淡的銅油燈正緩緩地搖著焰苗,昏黃的燈光里有兩個人影,一人坐著,一人立著。
坐著的那人嗓音沙啞,似是壓著怒氣。李方生一看便大驚失色,那不正是他白日裡見著的、橫行霸道的惡少爺麼?站著的那人一身素袍,正是他傍晚時見到的武館師父王小元。
王小元笑道:「要論作亂,你也不少。街坊里的小孩兒也同我說啦,你總愛出去橫行霸道,東西南北地橫敲一筆。他們是對你敢怒不敢言了,便專愛挑我的刺,你說是麼,少爺?」
他雖面上帶笑,頰邊卻有些虛汗。
興許是看出了他心虛,金烏也難得地笑著點了點手指,「武館的堂號牌子、石柱、梁木、門面修繕合計五兩銀子,酒鋪子的酒招、十壇佳釀少說也要六兩銀子。我要從哪兒抽出這銀錢去賠人?從你的工錢麼?」
「說來冒昧,但您…您能收留我過夜麼?我這兒…今日得了許多錢,定會付您留宿所費!」
初來這嘉定,他人生地不熟,一路上又聽得些風言風語,說嘉定有些黑心驛舍,愛往過往行客吃食里放蒙汗藥,趁夜裡睡熟了拖去東廚里宰了。他雖膽兒肥,不怕迎面強敵,卻怕暗裡黑手,又見王小元武功頗為高強,似是個正經人物,便不由得央求出聲。
「要我睡馬廄也成,有疊乾草便好。」李方生幾乎要跪下來大行跪拜,「求您了,師父!」
王小元沉思片刻,道,「我不是管事的主兒,拿不定主意,你先暫隨我來罷。」他笑了一笑,「不過,你若是想學刀,府上倒有幾本刀譜,能借你觀閱。」
——
隨著這著月白衫子的少年一路走,李方生順著綿延的卵石牆走到了一處府邸門前。只見得碧樹蒼翠,石級堆砌,黯淡霞光映紅了漆柱間的牌匾,似是寫著「金府」兩字。
那府苑華美,裡頭有如河帶般的繞牆海棠,奇石壘疊,草木盤郁,小池映出一彎淡白月牙,淡雅而清淨。
李方生被那少年帶到了一處下房,王小元給他拾掇好了被褥。這處雖離堂屋甚遠,但卻敞闊整潔,甚而要比北派仍在時李方生住的臥房要好。
他塞了許多銅板給王小元,可王小元卻擺手不要,還給他拿了些晚膳和刀譜冊子,似也是名流所藏,其中言語頗為精深奧妙,李方生看得直了眼。從這廣闊府院、屋中不菲陳設來看,這應是個頗有名勢的大戶人家。
就著白燭翻了翻譜冊,李方生只花了一個時辰便看完了。他曾是北派里被稱作天才的人物,記性好,不一會兒便把那刀譜上的字畫全數記下。
素白月光如水瀉入房中,想起白天種種,李方生又不由得記念起王小元所揮出的那一刀。那一刀也似寫刻於他的心上一般,久久不能去痕。
「那師父…真是個奇人。」他喃喃道,「也不知他那驚世刀法…這府中是否藏有?」
一旦生出這念頭,他便格外坐立不安。凡是武人,必定會對高妙功法念念不忘,甚而發痴入狂。在下房裡踱了一會兒步,李方生禁不住心癢,還是悄悄將門掀開一條縫,溜了出去。
府院甚大,輕絮似的雲彩浮在天際,月色如清冷霜華,落在身上時也寒意漸生。走過山蘭從與槐林,穿過曲廊,片刻後他到了連著廂房的書齋邊上。園裡熄了燈,只有堂屋裡似有些搖曳的火光。這府里沒有守園侍衛,看起來清淨而鬆懈。
李方生將耳朵貼在書齋門上,裡頭沒有人息,靜悄悄的,也沒掛鎖。他小心地開門,躡手躡腳地溜進去,在書架上摸索。
借著月光,他翻了幾本冊子,發覺都是些刊印的文集、物圖考,寫的是街頭巷尾常念的話文,還有些花鳥圖畫。王小元給他拿來的刀譜似是書齋里的全部,這兒沒多少本練武用的書冊。
在架子上摸了摸,李方生發覺後頭還有一層書,頓時大喜過望,抽出來就著月光一看。
全都是秘戲圖,還是有彩墨套印、厚實成沓的秘戲圖。
翻開一看,都是些人兒在榻上依偎的戲畫,陽台雲雨,行人道之樂。
李方生整個腦袋都麻木了。
他總覺得嘉定這地方古怪,如今只覺邪門。一個武人的家裡不藏武書,光藏這些秘戲圖作甚麼?他使勁兒翻了翻這些圖冊,想尋出其中是否有甚麼關竅。可哪怕把這地方翻個底朝天,他也沒尋到那「神功無敵刀法」的譜冊。
翻找了許久,李方生心裡也生出些悔意。那少年好心收留他,他又怎地忘恩負義,翻起人家家中物件來了呢?若不是今日所見的那刀法著實教他牽腸掛肚,他也不會一時做出這糊塗事兒。
正動身打算回房時,他忽地聽見窸窸窣窣的聲響。
書齋連著廂房,那聲響是從廂房裡飄來的。似是有人在說話。
「你說…我要怎麼罰你?」
那聲音喑啞,隔著板壁飄來,卻又有幾分熟悉。李方生心尖一動,不由得好奇地湊近去聽。
「你弄壞武館、祠堂、酒鋪子已經不是第一回 了,街坊常向我告狀,有些火惱的還鬧著要把你逐出嘉定。你究竟想要我往外賠多少銀子?」
壁上有條細縫兒,李方生將眼湊過去看。只見得隔壁廂房裡一盞暗淡的銅油燈正緩緩地搖著焰苗,昏黃的燈光里有兩個人影,一人坐著,一人立著。
坐著的那人嗓音沙啞,似是壓著怒氣。李方生一看便大驚失色,那不正是他白日裡見著的、橫行霸道的惡少爺麼?站著的那人一身素袍,正是他傍晚時見到的武館師父王小元。
王小元笑道:「要論作亂,你也不少。街坊里的小孩兒也同我說啦,你總愛出去橫行霸道,東西南北地橫敲一筆。他們是對你敢怒不敢言了,便專愛挑我的刺,你說是麼,少爺?」
他雖面上帶笑,頰邊卻有些虛汗。
興許是看出了他心虛,金烏也難得地笑著點了點手指,「武館的堂號牌子、石柱、梁木、門面修繕合計五兩銀子,酒鋪子的酒招、十壇佳釀少說也要六兩銀子。我要從哪兒抽出這銀錢去賠人?從你的工錢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