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雖然宋崢嶸已經很久沒有作為警局的代表進行過發言,但他沉穩全面的敘事風格以及犀利獨到的個人見解都讓整個採訪過程進行得異乎順暢。
但是當負責提問的記者問到:「能和我們具體描述一下Arrow大廈火災的場面嗎?您在看到屍體的時候,是怎麼得出『秋褚易不再是犯罪嫌疑人』這個結論的?」
其實記者問這個問題,主要是受到上級的命令想讓他在報紙上多描寫點宋崢嶸「神機妙探」的情節——卻不想他剛問完,原本還在侃侃而談的宋崢嶸忽然沒了聲響。
並不是宋崢嶸不想和人分享這段經歷,而是當他再次回憶起那天的情景時候,他就連自己都說不清他在看到滿地屍體的那一刻內心究竟是怎樣一種想法了。
雖然他當時清楚地上很有可能也包括秋褚易的屍體,他對此也感到非常惋惜——但還有一點非常明確的是,相較於秋褚易的死活,他還是更關心那對林家父子的情況。
因為他是從心底里不希望林浦生與林澤在火災中倖存下來。
或許林浦生在讓秋褚易去做替死鬼的同時,不曾想到過,其實他本身對於某些人來講也是一種危險係數極高的潛在威脅。
而在這天的採訪結束之後,宋崢嶸還與相談甚歡的採訪記者成為了好友。兩人甚至還在結束工作的時候一起相約來到樓下的居酒屋,準備繼續他們公事後的私人聊天。
否則採訪的記者是一位風趣博學的男性,聽他自己說他好像有一個非常恩愛的女朋友並且他的女友就在秋褚易的公司工作,所以這位記者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都會格外注意有關Arrow集團的動態。
兩人就剛才未能深入的話題繼續攀談起來,男記者舉起酒杯喝了一口,忽然說道:「……說句自誇的話,我採訪過的名人沒有成百也有上千了,但秋褚易給我的感覺和其他集團的老總完全不同。」
「雖然他外表看著彬彬有禮好像拒人於千里之外,但在和他實際聊天的過程中,我能強烈感受到那份被他隱藏起來的美好與友善。」
宋崢嶸一聽這話,驀然感覺自己的心臟砰砰跳了起來。他試探性地問:「這麼說,你之前就認識秋褚易了?」
「是的,以前我曾經採訪過他。」男記者像是有些喝高了,撓撓頭說:「其實說來我和我女朋友相識也挺意外的,就是在我採訪完秋褚易的那天,我們倆無意中在Arrow大廈門口遇見的。而且我女朋友之前在Arrow集團的那份工作也要多虧了人家呢,要不然我家那個小迷糊畢業之後就該被某個黑旅社給拐跑了,哈哈哈……」
對於記者之後說的那些,宋崢嶸並未放在心上。但是剛才在聽到記者說他之前就認識秋褚易時,宋崢嶸卻莫名覺得一陣心驚肉跳。
可是仔細想想,又不清楚究竟是哪裡讓他感到不對勁。所以他在心裡這樣安慰自己:
或許這一切都只是巧合吧。
那天在和記者聚完餐之後,沒喝酒的宋崢嶸又立馬開車趕回了局裡。因為上頭對林浦生犯罪集團一案非常重視,所以這幾天警局的所有相關人員都在做著結案後的收尾工作,像是安撫受害者及其家屬還有寫不完的案情總結匯報。
剛才那只是宋崢嶸難得的忙裡偷閒時刻。
雖然宋崢嶸不用負責做那些基礎無聊的文件整理工作,但他這個人為了結果準確還是會再翻看一遍整理好的那些資料。
他來到辦公室後隨意翻看了一摞堆在桌上的資料,看裡面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和「十一·二」的案子相關——其實現在看來蔣南希遇害案更像是一根導火索,之後再被曝出來的「十一·五」、幾年前的秋建強姦案以及警方花費多年才終於打擊掉的地下犯罪集團,好像都是因為這樁案子才被廣泛牽扯最終進入大眾視野。
可是宋崢嶸這邊翻著翻著,就忽然被其中一則他之前不曾看到過的消息吸引了全部注意。
那好像是警局收到某個群眾的熱心線索,但因為上報日期是在Arrow大廈發生火災的那天,而也是在那天「十一·二正式」結案,估計負責接待的警官就沒再把這張紙當回事,所以宋崢嶸才從未看見過這條線索——記錄的最上方寫的都是一些常見內容,只不過他在繼續向下瀏覽的時候,眉頭卻在一瞬之間緊緊皺了起來。
「……能請您再複述一遍您想到的線索嗎?」那天負責接待的警員將兩人的對話完整記錄了下來,然後那位熱心群眾便再一次說出了他曾在十一月二號當天看見的情景。
「就是我猛地回想起來的一件事。因為我之前配合警方做過筆錄,但當時就瞅著你們這邊的一名負責人眼熟,不過那時候沒想起來是在什麼地方見過他。」
「這不前兩天剛好又開車路過了護城河附近的一個路口——那地方特偏遠,但離北湖別墅好像挺近的——然後我就一下子想起來,我當時是在路邊看到那位警官從十字的一個靠邊路口將車開走,就因為長得挺帥的所以我有個大概印象。不過因為他那天沒穿制服、車開得也挺快的,所以我做筆錄那天剛看見他就沒能一下想起來。」
「那您還記得那位警官在十一月二號那天開的是什麼車嗎?」
「哎呦那太具體的我已經記不清,那個路口位置我能告訴你,但車牌號啥的你們自己去查吧。」
接待的警員可能知道那天監控檢修所以警方也沒辦法查出來車牌號,於是又問:「那輛車的型號或者顏色您還記得嗎?」
但是當負責提問的記者問到:「能和我們具體描述一下Arrow大廈火災的場面嗎?您在看到屍體的時候,是怎麼得出『秋褚易不再是犯罪嫌疑人』這個結論的?」
其實記者問這個問題,主要是受到上級的命令想讓他在報紙上多描寫點宋崢嶸「神機妙探」的情節——卻不想他剛問完,原本還在侃侃而談的宋崢嶸忽然沒了聲響。
並不是宋崢嶸不想和人分享這段經歷,而是當他再次回憶起那天的情景時候,他就連自己都說不清他在看到滿地屍體的那一刻內心究竟是怎樣一種想法了。
雖然他當時清楚地上很有可能也包括秋褚易的屍體,他對此也感到非常惋惜——但還有一點非常明確的是,相較於秋褚易的死活,他還是更關心那對林家父子的情況。
因為他是從心底里不希望林浦生與林澤在火災中倖存下來。
或許林浦生在讓秋褚易去做替死鬼的同時,不曾想到過,其實他本身對於某些人來講也是一種危險係數極高的潛在威脅。
而在這天的採訪結束之後,宋崢嶸還與相談甚歡的採訪記者成為了好友。兩人甚至還在結束工作的時候一起相約來到樓下的居酒屋,準備繼續他們公事後的私人聊天。
否則採訪的記者是一位風趣博學的男性,聽他自己說他好像有一個非常恩愛的女朋友並且他的女友就在秋褚易的公司工作,所以這位記者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都會格外注意有關Arrow集團的動態。
兩人就剛才未能深入的話題繼續攀談起來,男記者舉起酒杯喝了一口,忽然說道:「……說句自誇的話,我採訪過的名人沒有成百也有上千了,但秋褚易給我的感覺和其他集團的老總完全不同。」
「雖然他外表看著彬彬有禮好像拒人於千里之外,但在和他實際聊天的過程中,我能強烈感受到那份被他隱藏起來的美好與友善。」
宋崢嶸一聽這話,驀然感覺自己的心臟砰砰跳了起來。他試探性地問:「這麼說,你之前就認識秋褚易了?」
「是的,以前我曾經採訪過他。」男記者像是有些喝高了,撓撓頭說:「其實說來我和我女朋友相識也挺意外的,就是在我採訪完秋褚易的那天,我們倆無意中在Arrow大廈門口遇見的。而且我女朋友之前在Arrow集團的那份工作也要多虧了人家呢,要不然我家那個小迷糊畢業之後就該被某個黑旅社給拐跑了,哈哈哈……」
對於記者之後說的那些,宋崢嶸並未放在心上。但是剛才在聽到記者說他之前就認識秋褚易時,宋崢嶸卻莫名覺得一陣心驚肉跳。
可是仔細想想,又不清楚究竟是哪裡讓他感到不對勁。所以他在心裡這樣安慰自己:
或許這一切都只是巧合吧。
那天在和記者聚完餐之後,沒喝酒的宋崢嶸又立馬開車趕回了局裡。因為上頭對林浦生犯罪集團一案非常重視,所以這幾天警局的所有相關人員都在做著結案後的收尾工作,像是安撫受害者及其家屬還有寫不完的案情總結匯報。
剛才那只是宋崢嶸難得的忙裡偷閒時刻。
雖然宋崢嶸不用負責做那些基礎無聊的文件整理工作,但他這個人為了結果準確還是會再翻看一遍整理好的那些資料。
他來到辦公室後隨意翻看了一摞堆在桌上的資料,看裡面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和「十一·二」的案子相關——其實現在看來蔣南希遇害案更像是一根導火索,之後再被曝出來的「十一·五」、幾年前的秋建強姦案以及警方花費多年才終於打擊掉的地下犯罪集團,好像都是因為這樁案子才被廣泛牽扯最終進入大眾視野。
可是宋崢嶸這邊翻著翻著,就忽然被其中一則他之前不曾看到過的消息吸引了全部注意。
那好像是警局收到某個群眾的熱心線索,但因為上報日期是在Arrow大廈發生火災的那天,而也是在那天「十一·二正式」結案,估計負責接待的警官就沒再把這張紙當回事,所以宋崢嶸才從未看見過這條線索——記錄的最上方寫的都是一些常見內容,只不過他在繼續向下瀏覽的時候,眉頭卻在一瞬之間緊緊皺了起來。
「……能請您再複述一遍您想到的線索嗎?」那天負責接待的警員將兩人的對話完整記錄了下來,然後那位熱心群眾便再一次說出了他曾在十一月二號當天看見的情景。
「就是我猛地回想起來的一件事。因為我之前配合警方做過筆錄,但當時就瞅著你們這邊的一名負責人眼熟,不過那時候沒想起來是在什麼地方見過他。」
「這不前兩天剛好又開車路過了護城河附近的一個路口——那地方特偏遠,但離北湖別墅好像挺近的——然後我就一下子想起來,我當時是在路邊看到那位警官從十字的一個靠邊路口將車開走,就因為長得挺帥的所以我有個大概印象。不過因為他那天沒穿制服、車開得也挺快的,所以我做筆錄那天剛看見他就沒能一下想起來。」
「那您還記得那位警官在十一月二號那天開的是什麼車嗎?」
「哎呦那太具體的我已經記不清,那個路口位置我能告訴你,但車牌號啥的你們自己去查吧。」
接待的警員可能知道那天監控檢修所以警方也沒辦法查出來車牌號,於是又問:「那輛車的型號或者顏色您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