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頁
而大楚這邊呢。
順藤摸瓜的挖出間諜線不說。
直接來了一個「佛光照山」。
金燦燦的「神跡」直接驅散了剛剛冒出來的惶恐。
至於為什麼選佛而不選道。
主要是……道門比較縹緲隨性,不容易造假。
佛門只需要有點金光就可以很容易的聯想起來了。
只是一州之地比較尚佛而已,對於國策根本影響不大。
卡住地契和度牒,那邊連廟都不能多建一個。
真正比較讓人在意的是。
隨著朝政事情圍繞著兩位鄰居的事情越來越多。
皇子奪嫡的情況似乎愈演愈烈了。
不知道為什麼。
突然間二皇子和三皇子走得很近。
這種突如其來的聯合給太子黨和順王黨帶來的極大的壓力。
尤其是順王。
如果說太子仗著自己名正言順的儲君之位,還在立求絕不出錯的話。
那麼順王就穩不下來了。
新出爐的武安公和瑞王關係好。
瑞王又和誠王突然關係好。
若是老三開始支持老二……
那麼簡直就沒他什麼事情了。
人一著急就容易犯錯。
在承平帝第五次為順王嘆氣之後。
太子覺得也應該結束這場鬧劇了。
父皇捨不得,就自己來吧。
然而還沒等太子開口,楊珩出面上諫。
也該讓老四死心了。
太子不可思議的看著老三。
這種諫言實在不像是楊珩的風格。
「父皇,再不讓四弟醒過來,他就徹底魔怔了。兄弟之情也會無法挽回。」
楊珩慷慨激昂的表達了自己的痛心。
不忍心弟弟為不該有的貪念誤入歧途。
不忍心弟弟被別有用心的奸臣利用,兄弟隔閡。
大道理一套套的。
核心關鍵也不是沒有點出來。
「順王妃已經有孕了。」
老四即將成為父親。
一個人,一個男人,什麼時候最拼?
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的時候。
理論依據論述過後,就是事實依據。
楊珩羅列了最近楊璵做的一些事情。
攻擊性極強的表示。
如果事情再這樣下去。
就不是您能控制得住的了。
「您不願意傷害老四,你就願意傷害大哥嗎?」
老四想要奪嫡,都當其中的是他嗎?
不,最大的前提是太子被廢。
如今老四上躥下跳的看著是攻擊他和老二。
實際上是開始鋪墊和逼迫太子犯錯。
現在已經如此,等孩子出生後呢?
「你一向很能說服人。」
承平帝重重的嘆口氣,揮退了楊珩。
等楊珩離開後,承平帝沉默很久。
「老大,這些年委屈你了。」
「父皇何出此言,兒臣並不委屈。」
「老三一向好脾氣,他都這麼直言了……看來老四真的過分了。」
太子沒有說話。
這種情況下,他必須保持緘默,不能說老四一句壞話。
但是……他實在很想說。
父皇,你真的不覺得老三今天這番操作,有哪兒不對嗎?
三天後,大朝會。
承平帝突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宣讀聖旨。
立太孫。
立太孫一直是所有太子最想要的護身符。
那說明,皇帝確定了整個國家的第三順位繼承人。
哪怕太子被廢,想要皇位的人,還得再廢一次太孫才能成功。
哪怕太子死在了皇帝之前,下任皇帝也是他的兒子,而不是他的弟弟。
除了個別沒站隊的大臣,整個朝堂直接來了個震動。
太子黨都不相信有這麼大的餡餅。
更別說順王一黨了。
可不信有什麼用呢。
立太孫是傳承正統,一般只有皇帝不願意封,沒有朝臣有資格反對的。
而承平帝願意封。
也說明著,無論之前承平帝怎麼想的,現在他已經下定決心了。
儲位之爭,到此結束。
立太孫,真的是一個最狠,最絕,最無可爭議的一招了。
無論是皇子還是朝臣,有不滿的。
都只能憋著。
憋得心頭火氣,也只能忍。
然而有一條消息,突然不脛而走。
這次立太孫是……瑞王提議的!
一時間,那些從龍之功美夢破碎的人,有了一個極佳的宣洩口。
首當其衝的就是瑞王。
連應爹、二叔三叔,甚至是應家第三代以及應家親家都遭受了無妄之災的攻擊。
找事的人本著不一定要把你怎麼樣。
但是我就是找茬的思想在搞事。
一時間整個朝堂亂得可以。
無奈,承平帝只能隨便按了個差事給老三。
讓楊珩帶著王妃出去避避風頭。
當然,明面上是貶斥的。
太子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衝到紫宸殿去面聖。
「眼下事情那麼多,盛夏又要到了,怎麼能讓三弟走呢。」
突厥和吐蕃的後續安排還沒搞定。
嘉良的那塊體還沒走上正軌。
順藤摸瓜的挖出間諜線不說。
直接來了一個「佛光照山」。
金燦燦的「神跡」直接驅散了剛剛冒出來的惶恐。
至於為什麼選佛而不選道。
主要是……道門比較縹緲隨性,不容易造假。
佛門只需要有點金光就可以很容易的聯想起來了。
只是一州之地比較尚佛而已,對於國策根本影響不大。
卡住地契和度牒,那邊連廟都不能多建一個。
真正比較讓人在意的是。
隨著朝政事情圍繞著兩位鄰居的事情越來越多。
皇子奪嫡的情況似乎愈演愈烈了。
不知道為什麼。
突然間二皇子和三皇子走得很近。
這種突如其來的聯合給太子黨和順王黨帶來的極大的壓力。
尤其是順王。
如果說太子仗著自己名正言順的儲君之位,還在立求絕不出錯的話。
那麼順王就穩不下來了。
新出爐的武安公和瑞王關係好。
瑞王又和誠王突然關係好。
若是老三開始支持老二……
那麼簡直就沒他什麼事情了。
人一著急就容易犯錯。
在承平帝第五次為順王嘆氣之後。
太子覺得也應該結束這場鬧劇了。
父皇捨不得,就自己來吧。
然而還沒等太子開口,楊珩出面上諫。
也該讓老四死心了。
太子不可思議的看著老三。
這種諫言實在不像是楊珩的風格。
「父皇,再不讓四弟醒過來,他就徹底魔怔了。兄弟之情也會無法挽回。」
楊珩慷慨激昂的表達了自己的痛心。
不忍心弟弟為不該有的貪念誤入歧途。
不忍心弟弟被別有用心的奸臣利用,兄弟隔閡。
大道理一套套的。
核心關鍵也不是沒有點出來。
「順王妃已經有孕了。」
老四即將成為父親。
一個人,一個男人,什麼時候最拼?
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的時候。
理論依據論述過後,就是事實依據。
楊珩羅列了最近楊璵做的一些事情。
攻擊性極強的表示。
如果事情再這樣下去。
就不是您能控制得住的了。
「您不願意傷害老四,你就願意傷害大哥嗎?」
老四想要奪嫡,都當其中的是他嗎?
不,最大的前提是太子被廢。
如今老四上躥下跳的看著是攻擊他和老二。
實際上是開始鋪墊和逼迫太子犯錯。
現在已經如此,等孩子出生後呢?
「你一向很能說服人。」
承平帝重重的嘆口氣,揮退了楊珩。
等楊珩離開後,承平帝沉默很久。
「老大,這些年委屈你了。」
「父皇何出此言,兒臣並不委屈。」
「老三一向好脾氣,他都這麼直言了……看來老四真的過分了。」
太子沒有說話。
這種情況下,他必須保持緘默,不能說老四一句壞話。
但是……他實在很想說。
父皇,你真的不覺得老三今天這番操作,有哪兒不對嗎?
三天後,大朝會。
承平帝突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宣讀聖旨。
立太孫。
立太孫一直是所有太子最想要的護身符。
那說明,皇帝確定了整個國家的第三順位繼承人。
哪怕太子被廢,想要皇位的人,還得再廢一次太孫才能成功。
哪怕太子死在了皇帝之前,下任皇帝也是他的兒子,而不是他的弟弟。
除了個別沒站隊的大臣,整個朝堂直接來了個震動。
太子黨都不相信有這麼大的餡餅。
更別說順王一黨了。
可不信有什麼用呢。
立太孫是傳承正統,一般只有皇帝不願意封,沒有朝臣有資格反對的。
而承平帝願意封。
也說明著,無論之前承平帝怎麼想的,現在他已經下定決心了。
儲位之爭,到此結束。
立太孫,真的是一個最狠,最絕,最無可爭議的一招了。
無論是皇子還是朝臣,有不滿的。
都只能憋著。
憋得心頭火氣,也只能忍。
然而有一條消息,突然不脛而走。
這次立太孫是……瑞王提議的!
一時間,那些從龍之功美夢破碎的人,有了一個極佳的宣洩口。
首當其衝的就是瑞王。
連應爹、二叔三叔,甚至是應家第三代以及應家親家都遭受了無妄之災的攻擊。
找事的人本著不一定要把你怎麼樣。
但是我就是找茬的思想在搞事。
一時間整個朝堂亂得可以。
無奈,承平帝只能隨便按了個差事給老三。
讓楊珩帶著王妃出去避避風頭。
當然,明面上是貶斥的。
太子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衝到紫宸殿去面聖。
「眼下事情那麼多,盛夏又要到了,怎麼能讓三弟走呢。」
突厥和吐蕃的後續安排還沒搞定。
嘉良的那塊體還沒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