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錢王氏說不帶他們走,錢大哥和錢大嫂又急又慌,卻又有一種說不出的輕鬆。

  不用賣宅院,他們也不用四下顛簸,這一刻的錢大哥和錢大嫂莫名就覺得踏實了。

  說到底,錢大哥和錢大嫂並非真心想要離開府城。他們之所以會這般糾結和掙扎,無外乎是因著錢爺爺、錢奶奶還有錢家大房的存在罷了。

  但凡錢爺爺他們都不在府城呆著了,錢大哥和錢大嫂肯定立馬就改變主意,還是更想要留在府城安家。

  既然是錢月茵發了話,錢老二和錢王氏都沒再過多考慮,直接收拾東西隨著齊君洲一塊離開了府城。

  如此一來,被留下的還是只有錢大哥和錢大嫂。

  一開始,他們兩人還是有些忐忑的,生怕錢月茵說錯了、想錯了、料錯了。萬一錢家大房真的能在府城長長久久的呆下去,他們要怎麼辦?

  事實證明,錢大哥和錢大嫂的擔心是多餘的,錢月茵沒有說錯。倆個月後,錢家大房就灰溜溜的收拾包袱回了錢李村。

  錢家大房走了,錢爺爺和錢奶奶在府城也呆不下去。雖說住在錢大哥家裡確實不愁吃穿,可他們過的不舒服。錢大哥和錢大嫂的態度又不是多麼的熱情,他們哪裡看不出來錢大哥兩口子的不情願?

  加之大房此次在府城虧了大本,他們必須得回錢李村幫著大房重振旗鼓,錢爺爺和錢奶奶哪裡還有心思留在府城,二話不說就緊隨其後回了錢李村。

  終於送走錢爺爺和錢奶奶,錢大哥和錢大嫂別提多高興了。今日之後,他們鐵定打起精神,再不會給錢家大房繼續占他們便宜的機會了。

  錢家大房也沒想要再來府城了。錢大伯最開始是真以為開一家小館子不是那麼的難,畢竟他的目標沒有那麼的大,又不是一上來就要開一家酒樓……

  哪想到他幾個兒子沒有一個是能撐起生意的。凡事都要他親歷親為不說,幾個兒子根本幫不上什麼忙,反倒只會添亂。兩個月下來,他們非但沒有賺到銀錢,反而虧損了不少,幾乎快要把自家老本都給貼進去了。

  還是那句話,錢大伯的家底沒有那麼的厚,撐不住如此肆無忌憚的亂花。別無其他更好的選擇之下,除了回錢李村,錢大伯也沒有其他法子了。

  說來更讓錢大伯後悔的,還有他們家大房跟二房關係鬧崩這一事實。

  先前在府城發生衝突的時候,錢大伯因著意氣用事,沒太當回事兒。但是現下回想起來,錢大伯委實懊悔。

  他不該跟二房吵起來的。二房日後的前途多好啊,他還惦記著自家兒孫都能沾沾光呢!如今可好,只怕二房以後都不會再理睬他們大房了。

  錢老二他們確實沒想過再幫襯錢家大房。該做的、該幫的,他們自認已經做的到位。日後每年給錢爺爺和錢奶奶的孝敬,他們二房不會少。但是其他的,就別提了,也別痴心妄想了。

  至於錢家大房是如何的不甘心,又跟他們二房有什麼關係?他們一路隨著齊君洲從皇城出發,有好多地方要去,忙著呢!

  伴隨著齊君洲被聖上重用,錢家二房確實水漲船高,錢老二和錢王氏後半輩子都是跟著錢月茵住的,也是錢月茵和齊君洲為他們養老送終的。

  提到自己的晚年,錢老二和錢王氏都很滿足,對錢月茵和齊君洲也甚是滿意,但凡提到都是諸多誇讚。相較之下,錢大哥三兄弟就要被排在後面了。

  不過,錢月茵願意給爹娘養老,齊君洲這個女婿也從未攔著,其他人自然無從說什麼閒言碎語就是了。

  說起此事,錢大哥三兄弟還挺懺愧的。他們是真比不上錢月茵這個妹妹,以前比不上,而今和以後依然比不上。

  錢月茵倒是覺得沒什麼。她願意孝順錢老二和錢王氏,是因為二老對她一直都很好。這些年一直住在一起,互相之間的陪伴和照顧早已如影隨形,在彼此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能做錢老二和錢王氏的女兒,錢月茵覺得很高興,也很幸福。

  先後送走錢老二和錢王氏,原本熱熱鬧鬧的家裡突然就變得空蕩了不少。就如同於娘子和王老頭過世的時候一樣,過了好一段時日,錢月茵才適應過來。

  好在長輩們都是壽終正寢,在最後的日子裡並沒有受太多的苦,也都是帶著欣慰的笑容離開的。如此,錢月茵心下也安定了不少。

  錢家下一輩的孩子們都是讀書人,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會讀書識字,自然跟錢大哥他們小的時候不同。

  因著有這樣的機會,男娃們都參加了科考,雖然最終並未出一個像齊君洲那樣的高官,但也出了好幾個秀才,已然為錢家更換了門楣,令錢大哥他們很滿足了。

  錢月茵和齊君洲這一輩子生了兩兒一女。兩個兒子一個很擅長讀書,另一個則小小年紀就跑去邊關當小兵了。

  錢月茵和齊君洲沒有攔著,只讓孩子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只要不走歪門邪道,隨孩子們樂意就好。

  至於齊朵朵,安安靜靜的長大,從小就沒給錢月茵和齊君洲增添過哪怕丁點的煩惱。唯獨在親事上,給錢月茵和齊君洲丟了一個大雷。

  錢月茵和齊君洲都不是貪圖富貴的人。雖說齊君洲的官做的還算大,但他們從未想過要拿親閨女去攀附權貴,反而一直想著為齊朵朵尋一門平平淡淡的婚事,就圖個安穩和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