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一剎那,又有悠揚的鑼鼓聲。

  第62章 二周目

  鑼鼓喧天, 正是暮春時節。

  聽聞迎的佛骨已經回京,供奉在紅葉寺中。紅葉寺乃皇家寺廟,尋常百姓雖進不去, 可聽見佛骨兩個字,也還是跟著瞎慶祝。

  因而一時間,京中熱鬧極了,各色活動都有, 唱戲的、雜耍的都來了。街上人潮擁擠,趙蘩壓低身,拐進了周遭一家酒樓,這才偷得片刻清淨。

  丫鬟跟在身後, 見此盛況莫名高興。

  「小姐,真熱鬧呢。」

  趙蘩嗯了聲,小二已經迎上來,「這位姑娘樓上請。」

  趙蘩跟著小二上了樓, 這才取了帷帽,放在手邊。丫鬟在一旁伺候著, 這酒樓樓上分隔出雅間,只留窗戶, 若不放下竹簾, 便能瞧見旁間裡的人。

  丫鬟眼尖,瞧著了當今太子李冀。

  便與小姐說:「小姐, 你瞧,那不是太子殿下麼?」

  趙蘩順著看過去,確是太子李冀。她與他有過些交集,交情說深不深,要打招呼也不是不可以。

  趙蘩愣了愣, 丫鬟倒急切,只當他們有日後的長久,便撮合:「小姐要不要和太子殿下打個招呼?」

  趙蘩搖頭,還沒做決斷。

  正巧,聽得太子說:「吵得翻天,這佛骨又不是為這些賤民們準備,不知他們瞎高興什麼。」

  趙蘩擰眉不悅,叫丫鬟放下竹簾,便是做了決斷,不打招呼。不止不打招呼,只當連這人也不認識才好。

  丫鬟照做,嘆了口氣,「這太子殿下似乎太過輕狂。」

  趙蘩嗯了聲,不再說話。

  二人吃過兩杯酒,便又下樓去。趙蘩戴上帷帽,行到酒樓門口,與一人的馬險些相撞。

  好在有驚無險,那人及時拉住了馬,這才得虛驚一場。只是趙蘩的帷帽掉了,露出臉來。

  丫鬟是個急性子,當即喝道:「你這人!怎麼如此放肆!」

  那人從馬背上下來,朝趙蘩賠禮道歉,「驚擾了小姐,實在抱歉。」

  生得倒是還算英俊,趙蘩行了個禮,意欲離開。

  那人卻叫住她:「敢問小姐芳名?」

  臉都快紅成蝦子,猶自假裝鎮定。丫鬟捂嘴笑了聲,趙蘩呵斥她不得無禮。

  於是互相換了名姓,一個趙蘩,一個初南。由此結情。

  後太子選妃,趙蘩若想,自然能選。李冀於她有好感,特來問她。趙蘩神色冷冷,並不熱切,只道已經定下婚事。

  李冀雖有些失望,但情雖真卻尚淺,嘆過幾聲便也罷了。

  太子妃人選,後定下楚氏女。

  趙蘩嫁與初南後,感情和睦,恩愛有加。初南年輕有為,竟成了初大將軍。

  這事有好有壞,壞事是夫妻別離。趙蘩不願如此,便自請隨軍。

  趙蘩與初南到邊境後幾年,仍舊夫妻恩愛,得一女。趙蘩給女兒取名初雪。

  「阿雪,過來,不許亂跑。」趙蘩喚女兒。

  初雪跑回來,拉著趙蘩的袖子,甜滋滋喚一聲「阿娘」。儘管人總期盼重來,可真的一切重來的時候,還是把初雪嚇了一跳。

  她睜開眼,發覺自己竟是個嬰孩的時候,嚇了一大跳。後來才逐漸習慣,又覺得欣喜,能再見阿娘與阿爹。

  趙蘩摸了摸女兒的頭,與丈夫說話:「近來生意如何?」

  這回再沒初將軍,只有初老闆。

  初雪原還想勸父親歸老山林,哪知道父親比她先一步,已經辭了兵權,自請離開。後一家三口遷居臨海,做一些小生意為生。

  一切軌跡好像都不同。

  現在什麼都會留住了吧。初雪伸手,接住一捧雪。

  阿娘,阿爹,快樂的日子。

  這時候,那些人也都還活著。

  她扔了雪,搓乾淨手,又扯趙蘩袖子。趙蘩便要抱她起來,被初南打斷:「都七歲的人,你還抱她,不怕累著自己。」

  趙蘩笑:「七歲怎麼了,那也是我的寶貝女兒。」

  初雪並不是要她抱,聽他們這樣調侃一番,臉紅起來。

  「我才不是要阿娘抱,我只是想說,晚上想吃餃子。」

  初南倒是笑了,一把抱起她放在胳膊上,「好,吃餃子,讓你娘做。」

  初雪點頭,「好!」

  這樣的日子真是極好的,只是……

  *

  這一日難得放晴,初雪與丫鬟出來玩,卻遇見惡僕欺負乞丐這等事。她正想幫忙,卻有人捷足先登。

  「你這話此言差矣,老人家孤苦無依……」

  初雪回頭,正想點頭,點頭的動作卡在半空中,沒了下文,連心跳聲也沒了片刻。

  她看著那人那張臉,張了張嘴,那人轉過頭,喚她:「小妹妹,你年紀尚小,遇見這種事還是找大人來幫忙才好。」

  初雪一愣,竟叫他說得有些哽咽,「你也不是大人。」

  那人也愣了,隨後笑起來。

  初雪紅眼問他:「你叫什麼名字?」

  「李成暄。」

  第63章 善良

  在街上和李成暄告別後, 初雪與丫鬟回到家中,悶悶不樂。

  這就是人生軌跡的改變所帶來的不同麼?

  他好像不記得初雪。也對,她試探過爹娘以及身邊所有的人, 他們走著和從前不一樣的路,也沒有人記得從前發生過的事。

  唯有初雪一個人記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