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按理說該鬆口氣了罷,可不能啊。刀山火海里拼出來的江山,這是咱老謝家的萬年基業,朕得把地基給你們打好嘍,一點差錯不能有。朝中那些人,心裡想的什麼,朕心裡一清二楚。前些年,你年紀輕,心腸又軟,朕愁的整宿整宿闔不上眼,就怕一個錯眼沒看住你就讓人給糊弄住。好在這幾年長進了,雖說還是有些迂腐,也勉強能接過這個擔子了。”
謝啟眼圈紅紅的,心裡不無動容,“兒子不孝,叫父皇操心了。”
皇上拍拍他的手,笑著搖頭,“做父母的哪有不操心的,你是個好孩子,這些年,父皇也沒少委屈你。兒啊,能做的朕都給你做了,剩下的路該怎麼走,你心裡也得有個章程。”
謝啟眼中滾下熱淚,握著手中瘦骨嶙峋的手哽咽道:“您放心。”
皇上又是一笑,闔上眼好半晌沒有動靜,就在謝啟以為他已經睡過去時,突然又輕聲呢喃道:“長庚,你是個寬厚孩子,待朕百年之後,多多看顧些你弟弟們。”
謝啟身子僵了一瞬,很快恢復如常,輕聲道:“您放心。”
“交給你,朕放心的很。不過他們也都大了,朕想著,要不就效仿古人,給他們封地,到了年紀就都攆出去自力更生,治理的好壞不論,也省的一大把年紀了還窩在家裡不成氣候,你以為如何?”
謝啟心慢慢的墜了下去,盪悠悠的沉到了海底,他聽到自己的聲音響起,沉著冷靜,“兒臣都聽父皇的。”
皇上又是好半晌沒有動靜,謝啟捏腿的手快要沒有知覺時,皇上才接著道:“之前陳氏流產的事兒,朕都知道,這不怪你。阿融這孩子,從小沒娘,朕對他也多有忽略,一個想不開這就走了岔路。你顧忌著怕傷了朕的心,就算查出了真相,也一直沒有吭聲,這是你的孝道。朕知道你心裡苦,朕何嘗不苦呢……阿廑那個孩子,聰明伶俐,乖巧懂事,那是朕的親孫子,又如何不心疼,朕夜夜垂淚,疼的恨不能以己身替之。
可是長庚,阿融的母妃是為朕死的,她救了朕的命,甚至連娘家父兄也是受了朕的牽連才會死於兵亂。朕欠他們的。”
皇上蒼老的面容上痛苦萬分,渾濁的眼睛裡泛著淚光,“黃觀的死,是朕下的手,朕的孫子孫女他也敢出手,就別怨朕心狠手辣,黃家三族以內,半點骨血都別想留。馮氏也是朕下的手,景王府有一個佑昕就夠了……這些都不要你插手,世上明白不透風的牆,你要做個仁君,手上還是少沾些血為好。朕登上大位二十餘載,毀譽參半,倒還不懼這區區罵名。
等以後景王府就傳給佑昕那孩子罷,至於阿融……留他一命,朕去之前,會下旨命他去守皇陵。朕有生之年沒能把他教好,死了接著教。”
謝啟從乾清宮後殿出來,站在高高的丹陛上,被風一吹,才察覺後背早已被汗水浸透,黏膩冰涼,像被滑膩膩的蛇纏住。
恍惚間,他聽見有稚嫩的童音在喊爹。
曾幾何時,他也會這樣充滿孺慕的抱著父皇的大腿撒嬌,終歸還是變了啊。
佑堂手裡小心翼翼的捧著塊熱乎乎的海棠糕,見叫了爹爹許多聲都不肯理他,扭著小屁股仰著小肉脖子氣沉丹田就是一腳。
謝啟腳丫子給跺的一痛,皺眉低首看去。
小胖子十分自得,眨著肖似其母的漂亮眼睛嘻嘻笑,“爹,你剛魘著了,我給你把魂兒叫回來的。”
謝啟不動聲色的動了動腳趾頭,疼痛稍緩,“這是做什麼去?”
“皇祖母新做了海棠糕,我拿來給皇祖父嘗一嘗。爹,你跟我娘說一聲,今兒我還不回去,得看著祖父喝藥呢。唉,真是個老小孩兒,吃個藥費老鼻子勁了。”
謝啟看著他短短的小肥腿兒,怕他摔了,掐著小肥腰一氣給送到寢殿門口,交給當值的小太監,囑咐他,“少說點話,別那麼聒噪,吵著你皇祖父休息。”
佑堂挺著小胸脯,腰杆兒板的直直的,捧著海棠糕的手不耐煩的推了他一把,“祖父喜歡聽我說話呢,說像百靈鳥一樣悅耳,比聽曲兒都有意思。爹你趕緊回去罷,弟弟妹妹不見我肯定要鬧,你去幫著我娘看會兒孩子,別累著她。”
小大人操心的樣兒惹得眾人都是會心一笑,皇上見了他也要打趣一句,“咱們佑堂可真不容易,忙啊。”
佑堂手捧著海棠糕餵他,聞言狀似煩惱的皺皺眉頭,“可不是麼,離了我你們可怎麼辦,一點不省心。祖父我跟你說,龍鳳胎長大後雖然漂亮了,性子卻忒淘氣,一會兒看不著就要打架,二寶個蔫壞的,還老偷偷掐大寶的屁股,都給掐青了,我娘要打他,胳膊還沒抬起來呢,就開始哭,喊得房頂都要塌掉。”
皇上身邊的大總管李鏡恭維道:“小殿下小小年紀,言辭可真厲害,比七八歲的孩子都要強上許多呢。”
佑堂把一塊海棠糕給皇祖父餵完,拍拍小巴掌,自個兒抽出帕子仔仔細細擦乾淨,很有大將風範的擺擺手,“不行呦,我舌頭捋不直,字咬不清楚,還說的慢。我娘就老嫌跟我說話心累。不過聰明是真的,龍鳳胎就比不上我,我在他們這麼大時什麼心眼兒都有了。
唉,也是我對不住他們,畢竟是第一個生的,把好東西都搶光了,留給他們的自然就少。我娘小氣的,新衣裳都捨不得給他們做,都是穿我剩的舊衣裳呢。”
謝啟眼圈紅紅的,心裡不無動容,“兒子不孝,叫父皇操心了。”
皇上拍拍他的手,笑著搖頭,“做父母的哪有不操心的,你是個好孩子,這些年,父皇也沒少委屈你。兒啊,能做的朕都給你做了,剩下的路該怎麼走,你心裡也得有個章程。”
謝啟眼中滾下熱淚,握著手中瘦骨嶙峋的手哽咽道:“您放心。”
皇上又是一笑,闔上眼好半晌沒有動靜,就在謝啟以為他已經睡過去時,突然又輕聲呢喃道:“長庚,你是個寬厚孩子,待朕百年之後,多多看顧些你弟弟們。”
謝啟身子僵了一瞬,很快恢復如常,輕聲道:“您放心。”
“交給你,朕放心的很。不過他們也都大了,朕想著,要不就效仿古人,給他們封地,到了年紀就都攆出去自力更生,治理的好壞不論,也省的一大把年紀了還窩在家裡不成氣候,你以為如何?”
謝啟心慢慢的墜了下去,盪悠悠的沉到了海底,他聽到自己的聲音響起,沉著冷靜,“兒臣都聽父皇的。”
皇上又是好半晌沒有動靜,謝啟捏腿的手快要沒有知覺時,皇上才接著道:“之前陳氏流產的事兒,朕都知道,這不怪你。阿融這孩子,從小沒娘,朕對他也多有忽略,一個想不開這就走了岔路。你顧忌著怕傷了朕的心,就算查出了真相,也一直沒有吭聲,這是你的孝道。朕知道你心裡苦,朕何嘗不苦呢……阿廑那個孩子,聰明伶俐,乖巧懂事,那是朕的親孫子,又如何不心疼,朕夜夜垂淚,疼的恨不能以己身替之。
可是長庚,阿融的母妃是為朕死的,她救了朕的命,甚至連娘家父兄也是受了朕的牽連才會死於兵亂。朕欠他們的。”
皇上蒼老的面容上痛苦萬分,渾濁的眼睛裡泛著淚光,“黃觀的死,是朕下的手,朕的孫子孫女他也敢出手,就別怨朕心狠手辣,黃家三族以內,半點骨血都別想留。馮氏也是朕下的手,景王府有一個佑昕就夠了……這些都不要你插手,世上明白不透風的牆,你要做個仁君,手上還是少沾些血為好。朕登上大位二十餘載,毀譽參半,倒還不懼這區區罵名。
等以後景王府就傳給佑昕那孩子罷,至於阿融……留他一命,朕去之前,會下旨命他去守皇陵。朕有生之年沒能把他教好,死了接著教。”
謝啟從乾清宮後殿出來,站在高高的丹陛上,被風一吹,才察覺後背早已被汗水浸透,黏膩冰涼,像被滑膩膩的蛇纏住。
恍惚間,他聽見有稚嫩的童音在喊爹。
曾幾何時,他也會這樣充滿孺慕的抱著父皇的大腿撒嬌,終歸還是變了啊。
佑堂手裡小心翼翼的捧著塊熱乎乎的海棠糕,見叫了爹爹許多聲都不肯理他,扭著小屁股仰著小肉脖子氣沉丹田就是一腳。
謝啟腳丫子給跺的一痛,皺眉低首看去。
小胖子十分自得,眨著肖似其母的漂亮眼睛嘻嘻笑,“爹,你剛魘著了,我給你把魂兒叫回來的。”
謝啟不動聲色的動了動腳趾頭,疼痛稍緩,“這是做什麼去?”
“皇祖母新做了海棠糕,我拿來給皇祖父嘗一嘗。爹,你跟我娘說一聲,今兒我還不回去,得看著祖父喝藥呢。唉,真是個老小孩兒,吃個藥費老鼻子勁了。”
謝啟看著他短短的小肥腿兒,怕他摔了,掐著小肥腰一氣給送到寢殿門口,交給當值的小太監,囑咐他,“少說點話,別那麼聒噪,吵著你皇祖父休息。”
佑堂挺著小胸脯,腰杆兒板的直直的,捧著海棠糕的手不耐煩的推了他一把,“祖父喜歡聽我說話呢,說像百靈鳥一樣悅耳,比聽曲兒都有意思。爹你趕緊回去罷,弟弟妹妹不見我肯定要鬧,你去幫著我娘看會兒孩子,別累著她。”
小大人操心的樣兒惹得眾人都是會心一笑,皇上見了他也要打趣一句,“咱們佑堂可真不容易,忙啊。”
佑堂手捧著海棠糕餵他,聞言狀似煩惱的皺皺眉頭,“可不是麼,離了我你們可怎麼辦,一點不省心。祖父我跟你說,龍鳳胎長大後雖然漂亮了,性子卻忒淘氣,一會兒看不著就要打架,二寶個蔫壞的,還老偷偷掐大寶的屁股,都給掐青了,我娘要打他,胳膊還沒抬起來呢,就開始哭,喊得房頂都要塌掉。”
皇上身邊的大總管李鏡恭維道:“小殿下小小年紀,言辭可真厲害,比七八歲的孩子都要強上許多呢。”
佑堂把一塊海棠糕給皇祖父餵完,拍拍小巴掌,自個兒抽出帕子仔仔細細擦乾淨,很有大將風範的擺擺手,“不行呦,我舌頭捋不直,字咬不清楚,還說的慢。我娘就老嫌跟我說話心累。不過聰明是真的,龍鳳胎就比不上我,我在他們這麼大時什麼心眼兒都有了。
唉,也是我對不住他們,畢竟是第一個生的,把好東西都搶光了,留給他們的自然就少。我娘小氣的,新衣裳都捨不得給他們做,都是穿我剩的舊衣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