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等趙姨娘和彩霞說完話,賈環問彩霞要了她如今的地址,然後告訴彩霞自己會在雲台書院山下面附近落腳,就和彩霞依依不捨的分開了。
賈環去找賈琮,借了錢,在雲台書院山下附近租了一個小院,讓趙姨娘和探春住下。
賈環給趙姨娘說要娶彩霞為妻。
賈環深知趙姨娘的性子,如果他告訴趙姨娘自己考上了舉人,趙姨娘一定不會讓自己娶彩霞的。因此,這事賈環還是一直瞞著趙姨娘的。
趙姨娘本來是想讓賈環納彩霞當姨娘的,不過趙姨娘想到自己和賈環如今的處境,也沒有嫌棄別人的資格,只要別人不嫌棄自己家就行。趙姨娘嘆了口氣,就同意了。
賈環買了禮物,親自去彩霞家中提親。
彩霞以前是個丫鬟,彩霞和賈環的事情,彩霞家人也是深知的。彩霞將自己遇見賈環的事情,回家後給家裡人說了。如今賈環雖然落魄了,但是彩霞家裡人習慣將賈家人當做主子,一時觀念改不過來。賈環既然願意娶彩霞為妻,彩霞家裡人都願意。
賈環準備了聘禮,送到彩霞家中,然後兩人簡單的走了禮,挑了個吉日,賈環就將彩霞娶過了門。
王夫人知道賈環娶了彩霞為妻,不禁嗤笑一聲。
賈環在家中信誓旦旦要分家,她還以為他攀上了什麼高枝,誰知道竟然娶了一個丫鬟當妻子。真的是上不得台面的東西!
王夫人也就不再關注賈環那邊的事情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年春天,賈環參加會試和殿試,超常發揮,考上了進士。賈環直接請求外放,朝廷任命賈環為西北一個縣的知縣。等任命下來,賈環才將自己如今已經是七品知縣的事告訴家人,然後直接帶著趙姨娘、彩霞和探春出去當官了。
賈政和王夫人原本對官場上的事情,消息就不靈通。等賈政罷官之後,賈政和王夫人羞於見人,對外界的東西,更是知道的遲緩。因為賈家之前也沒有科舉讀書的人,對於科舉、進士什麼的,也不關注。
賈環謀了外任,出去上任許久後,賈政才從彩霞家裡人那裡知道。
到了家中,賈政和王夫人吵了一架,說王夫人將賈家的麒麟兒逼走了,罵王夫人是毒婦。
王夫人先是不信,等確信是真的後,心中憋屈的想吐血。
而賈寶玉,直接遭受了賈政和王夫人的雙重攻擊,賈政和王夫人齊齊逼著寶玉去讀書,並讓湘雲監督。寶玉厭惡科舉讀書,每次都是裝裝樣子。湘雲想起賈環的事,對科舉起了好奇之心,也想知道寶玉厭惡至極的都是一些什麼書,倒是將寶玉的書看了不少。
作者有話要說: 和賈環好的丫鬟,一說彩雲,一說彩霞,本文取彩霞一說。
第109章 探春
賈環到了西北之後, 兢兢業業,將自己的管轄之地的事物處理的很好。
家裡的事情,有探春和彩霞負責, 賈環每次回到家中,家庭氣氛和睦, 賈環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賈家私下的時候,賈環、彩霞、探春都改了口, 不叫趙姨娘為姨娘, 而是直接稱呼為娘。趙姨娘成了賈府的老太太,兒女都在自己身邊孝敬自己,兒媳婦也尊重親近自己。趙姨娘走出賈府, 認識她的人都尊稱她一聲「老夫人」。
趙姨娘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她日子過得順心,性子也改了不少,變得慈祥溫婉了很多。如今趙姨娘唯一憂愁的,就是探春的婚事。
賈環也在考慮探春的婚事,就怕誤了探春的花期。如今探春的身份不是賈家的庶女,而是七品縣令的親姐姐。如果自己將探春要嫁人的消息說出去, 自己縣裡有不少官紳都願意娶探春為妻。但是賈環卻不想將探春嫁給這些人。
倒不是覺得這些人不好,而是賈環的任期只有三年。等三年後, 賈環也不知道會被調任到哪裡去。如果將探春嫁到此地,等自己去其他地方當官, 那麼以後他和趙姨娘與探春見面的機會,就十分渺茫了。
恰好這時知府夫人嚴夫人辦牡丹宴,廣邀嘉賓,彩霞作為縣令夫人也在被邀請之列。彩霞就帶著探春一起去了。
在宴上,嚴夫人看著探春,越看越喜歡。嚴夫人知道探春是彩霞帶過來的, 就私下向彩霞打聽探春的情況。
嚴夫人聽彩霞說,探春是賈環的姐姐,如今還待字閨中,從小是在國公夫人跟前長大的。嚴夫人心中對探春本人更加滿意,但是她對榮國府的情況也知道一些,心中拿不定主意。
等牡丹宴後,嚴夫人就和知府嚴大人提起探春,將探春的情況給嚴大人說了。
嚴大人聽完,說道:「沒有想到這賈縣令,竟然是當初榮國府賈家的公子。」
原來這嚴大人也是京都人士,他父親在翰林院,做了一輩子老翰林。嚴大人自己是兩榜進士,後來外放出來,如今已經是從四品的知府。
嚴家有一子一女,兒子嚴宇今年十八歲,已經考上了秀才。女兒今年十三歲,兩個孩子都到了婚嫁年齡。嚴夫人天天在家中為這一兒一女的婚事操心。
這次嚴夫人舉辦牡丹宴,其中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為自己家的孩子相看。而嚴夫人看中了探春的人品相貌,言談舉止。
嚴夫人問道:「我對賈姑娘心中是滿意的,不過這賈家之前獲罪,咱們如今和他家結親,會不會影響老爺的官途?」
賈環去找賈琮,借了錢,在雲台書院山下附近租了一個小院,讓趙姨娘和探春住下。
賈環給趙姨娘說要娶彩霞為妻。
賈環深知趙姨娘的性子,如果他告訴趙姨娘自己考上了舉人,趙姨娘一定不會讓自己娶彩霞的。因此,這事賈環還是一直瞞著趙姨娘的。
趙姨娘本來是想讓賈環納彩霞當姨娘的,不過趙姨娘想到自己和賈環如今的處境,也沒有嫌棄別人的資格,只要別人不嫌棄自己家就行。趙姨娘嘆了口氣,就同意了。
賈環買了禮物,親自去彩霞家中提親。
彩霞以前是個丫鬟,彩霞和賈環的事情,彩霞家人也是深知的。彩霞將自己遇見賈環的事情,回家後給家裡人說了。如今賈環雖然落魄了,但是彩霞家裡人習慣將賈家人當做主子,一時觀念改不過來。賈環既然願意娶彩霞為妻,彩霞家裡人都願意。
賈環準備了聘禮,送到彩霞家中,然後兩人簡單的走了禮,挑了個吉日,賈環就將彩霞娶過了門。
王夫人知道賈環娶了彩霞為妻,不禁嗤笑一聲。
賈環在家中信誓旦旦要分家,她還以為他攀上了什麼高枝,誰知道竟然娶了一個丫鬟當妻子。真的是上不得台面的東西!
王夫人也就不再關注賈環那邊的事情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年春天,賈環參加會試和殿試,超常發揮,考上了進士。賈環直接請求外放,朝廷任命賈環為西北一個縣的知縣。等任命下來,賈環才將自己如今已經是七品知縣的事告訴家人,然後直接帶著趙姨娘、彩霞和探春出去當官了。
賈政和王夫人原本對官場上的事情,消息就不靈通。等賈政罷官之後,賈政和王夫人羞於見人,對外界的東西,更是知道的遲緩。因為賈家之前也沒有科舉讀書的人,對於科舉、進士什麼的,也不關注。
賈環謀了外任,出去上任許久後,賈政才從彩霞家裡人那裡知道。
到了家中,賈政和王夫人吵了一架,說王夫人將賈家的麒麟兒逼走了,罵王夫人是毒婦。
王夫人先是不信,等確信是真的後,心中憋屈的想吐血。
而賈寶玉,直接遭受了賈政和王夫人的雙重攻擊,賈政和王夫人齊齊逼著寶玉去讀書,並讓湘雲監督。寶玉厭惡科舉讀書,每次都是裝裝樣子。湘雲想起賈環的事,對科舉起了好奇之心,也想知道寶玉厭惡至極的都是一些什麼書,倒是將寶玉的書看了不少。
作者有話要說: 和賈環好的丫鬟,一說彩雲,一說彩霞,本文取彩霞一說。
第109章 探春
賈環到了西北之後, 兢兢業業,將自己的管轄之地的事物處理的很好。
家裡的事情,有探春和彩霞負責, 賈環每次回到家中,家庭氣氛和睦, 賈環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賈家私下的時候,賈環、彩霞、探春都改了口, 不叫趙姨娘為姨娘, 而是直接稱呼為娘。趙姨娘成了賈府的老太太,兒女都在自己身邊孝敬自己,兒媳婦也尊重親近自己。趙姨娘走出賈府, 認識她的人都尊稱她一聲「老夫人」。
趙姨娘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她日子過得順心,性子也改了不少,變得慈祥溫婉了很多。如今趙姨娘唯一憂愁的,就是探春的婚事。
賈環也在考慮探春的婚事,就怕誤了探春的花期。如今探春的身份不是賈家的庶女,而是七品縣令的親姐姐。如果自己將探春要嫁人的消息說出去, 自己縣裡有不少官紳都願意娶探春為妻。但是賈環卻不想將探春嫁給這些人。
倒不是覺得這些人不好,而是賈環的任期只有三年。等三年後, 賈環也不知道會被調任到哪裡去。如果將探春嫁到此地,等自己去其他地方當官, 那麼以後他和趙姨娘與探春見面的機會,就十分渺茫了。
恰好這時知府夫人嚴夫人辦牡丹宴,廣邀嘉賓,彩霞作為縣令夫人也在被邀請之列。彩霞就帶著探春一起去了。
在宴上,嚴夫人看著探春,越看越喜歡。嚴夫人知道探春是彩霞帶過來的, 就私下向彩霞打聽探春的情況。
嚴夫人聽彩霞說,探春是賈環的姐姐,如今還待字閨中,從小是在國公夫人跟前長大的。嚴夫人心中對探春本人更加滿意,但是她對榮國府的情況也知道一些,心中拿不定主意。
等牡丹宴後,嚴夫人就和知府嚴大人提起探春,將探春的情況給嚴大人說了。
嚴大人聽完,說道:「沒有想到這賈縣令,竟然是當初榮國府賈家的公子。」
原來這嚴大人也是京都人士,他父親在翰林院,做了一輩子老翰林。嚴大人自己是兩榜進士,後來外放出來,如今已經是從四品的知府。
嚴家有一子一女,兒子嚴宇今年十八歲,已經考上了秀才。女兒今年十三歲,兩個孩子都到了婚嫁年齡。嚴夫人天天在家中為這一兒一女的婚事操心。
這次嚴夫人舉辦牡丹宴,其中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為自己家的孩子相看。而嚴夫人看中了探春的人品相貌,言談舉止。
嚴夫人問道:「我對賈姑娘心中是滿意的,不過這賈家之前獲罪,咱們如今和他家結親,會不會影響老爺的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