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呼呼……」 雲禧的呼吸聲重了起來。

  忙碌一整天,又打了大半天嘴仗,她睡過去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雲禧感覺身上一沉,立刻警惕地睜開了眼。

  「你睡吧,我帶豆豆去前院,他若不肯跟我,我再帶他找你。」說完,建平長公主抱著豆豆出去了。

  祖母帶親孫子,肯定不會虧待了。

  雲禧閉上眼,翻了個身踏實地睡了過去。

  第146章 密折

  乾清宮, 早朝。

  嘉元帝讓眾臣平身,按例對各地新法推行情況、南方水患三省的賑災情況進行了詢問。

  時值盛夏,各地雨水充盈, 水患頻仍, 整個大青都處於「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焦灼狀態之中。

  國庫空虛, 賑災不及時, 流民越來越多, 由此引發的暴力案件越來越多,新法也就進展得格外順利。

  嘉元帝一方面憂心水患和小規模起義,害怕引火燒身, 另一方面又為新法推行的速度感到滿意,認為只要雨一停, 大青就會呈現出一種嶄新的面貌。

  聽完眾臣匯報,他的心情像過山車一般,喜憂參半。

  陸微見嘉元帝眉頭微蹙,默然不語,大概能猜到他此時的心情,遂道:「皇上, 東西兩城的環境改造已經完成,臣等以為, 兩區都做得很好, 誰更優秀難以評判, 肯請皇上對此做一個裁決。」

  嘉元帝把煩亂暫且放到一邊, 「西城居民駁雜, 店鋪林立, 歷來比東城難管理, 如果西城與東城相差無多, 自然是西城的官員更賣力。朕昨日看過了,都很滿意,朝廷當對兩方給予獎勵,陸大人可以寫個摺子上來了。」

  陸微道:「老臣遵旨。」

  嘉元帝繼續說道:「東西兩城的環境治理已然成功,那麼南北兩個區域也可以做起來了。百姓不同,資財多寡不均,標準便也不同,陸大人在推行時,絕不可脫離實際。其他省、州、縣同樣如此,一步一步走,切不可操之過急。」

  陸微連連點頭,「皇上聖明,老臣謹遵聖命。」

  嘉元帝規勸旁人的同時,也在解勸自己,一番話說完,他的心情平靜了不少,目光看向常似之,「常大人,你有何事要奏。」

  常似之道:「皇上,出現叛亂的地區越來越多,主謀卻始終抓不到,臣請皇上派麒麟軍深入調查,並予以嚴厲打擊。」

  嘉元帝若有所思,「陸大人以為如何?」

  陸微毫不猶豫地說道:「流民越來越多,常大人所言亦是老臣心中所想。」

  負責丈量土地的人分屬三個方面,一是麒麟軍,直接對皇上負責;二是地方官府,對地方負責;三是是戶部清吏司,對朝廷負責。

  三方互相監管,原則是先丈量大戶,後丈量小戶--搞定大戶,小戶就鬧不起來了。

  另外,有流民作為威懾,在時間上足夠核算完大青的所有田畝。

  季昀松和雲琛確實可以撤回來了。

  嘉元帝道:「朕准奏,宮將軍,你親自帶人下去,務必將主犯捉拿歸案。」

  麒麟軍指揮使宮大人出列,拱手說道:「末將領旨。」

  嘉元帝頷首,坐直了身子,「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吧。」說完,他的目光落在左都御史胡大人身上。

  胡老大人垂著頭,袖子微微抖動著,卻始終沒向以往那般有站出來。

  常似之用餘光看他一眼,見其完全沒有出列的意思,又看看一旁的文華殿大學士夏子元,然而,夏子元也沒看他。

  無奈之下,他只好又站了出來,「皇上,關於溫禧公主一事,臣有本要奏。」

  嘉元帝微微一笑,「常大人請講。」

  常似之道:「皇上,雲大夫一不和親,二沒有重大貢獻,封公主不合規矩。」

  嘉元帝道:「她會替朕解決天花的問題。」

  「皇上!」胡老大人開口了,「溫禧公主並沒有解決天花的問題。」

  常似之道:「皇上,天花肆虐人類上千年,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神醫敢說對天花有辦法。」

  嘉元帝道:「常大人此言有理,但你說的只是過去,代表不了未來。朕相信雲大夫會有辦法,如果雲大夫沒辦法,朕不正式冊封便是,散朝吧。」

  他起了身,拂袖而去。

  陸微笑道:「常大人真乃直臣也,陸某佩服。」

  常似之剛吃了個癟,心情不大好,不軟不硬地說道:「比不上陸大人,在下還有要緊事,先走了。」

  陸微道:「常大人請便。」

  常似之走了。

  陸微和羅英傑一起朝殿門走了過去。

  孫明仁、楊道文等人圍了上來。

  ——季昀松不在,楊道文接替了他的位置,為匯報玻璃廠、以及鐘錶的研發進度,他也成了早朝的常客。

  楊道文道:「陸大人,雲大夫怎麼就封公主了呢?」

  陸微負著手下了台階,「雲大夫就是建平長公主的失散多年的親生女兒。」

  「難怪雲家七爺和雲大夫的關係那麼好,原來如此。」孫明仁挑了挑眉,「小季大人從贅婿突然變成了駙馬,他若活著,不知是驚喜還是驚嚇。」

  「唉……」楊道文長嘆一聲,眼圈紅了,「做駙馬自然比做贅婿強多了,只可惜小季大人沒能等到這一天。」

  陸微道:「少瞎說,小季大人聰明得緊,說不定哪天就回來了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