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兩樣不難,前者有工部和雲禧技術支持,後者有御用監和銀作局全力以赴。

  季昀松只需要搞懂鐘錶的內部構造,並對其做有效複製就可以了。

  他是個專注的人,白天搞研究,晚上像海綿一樣飛速吸取雲禧供給他的各種知識。

  偶爾還要去西城兵馬司,與常可進會晤一番,對整個西城的排水、排污做統籌安排。

  楊道文和柳曄都進了科技司——楊道文因為後台強橫,直接升了從五品的員外郎,柳曄做正六品主事。

  三人在雲禧家一呆就是半夜,不是跟季昀松學習數學,就是一起研究溫度計和鐘錶。

  雲、季二人是嘉元帝身邊的大紅人,工部對科技司可謂有求必應。

  趕在春節前一天,他們做出了二十支精緻的溫度計和十台座鐘。

  這天下午,天清氣爽,暖陽高照。

  季昀松三人圍著長案轉圈圈。

  柳曄美滋滋地說道:「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來了科技司。」

  楊道文捏起一隻溫度計,看著銀白色的柱體緩慢上升,笑道:「我為此還挨了我家老爺子一巴掌,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季昀松道:「你若留在翰林院,升遷一樣不慢。」

  楊道文搖搖頭,「留在翰林院哪會知道世上還有這麼多神奇的物事。季大人,勾心鬥角的日子不好過。」

  他和柳曄都是理工男,對這種技術型工作無比適應。

  季昀松也覺得在科技司,比在內閣快樂多了。

  他抻了個懶腰,「走吧,明兒就大年三十了,都早點回家。」

  雲禧的生日就在三十,趁著秋碩街的鋪子還開著,他得給雲禧買個可心的禮物去。

  三人出了屋子,鎖好門,溜溜達達出了院子。

  「現在是未時正。」柳曄手搭涼棚看了眼太陽,「人也挺有意思,沒有鐘的時候看看日頭、聽聽報更也就罷了,如今有了鍾,不知道具體時辰,就總覺得差點什麼。所以,要是能把鍾做小一點,可隨身攜帶就好了。」

  季昀松道:「雲大夫說,這玩意能做成懷表,或者手錶……」

  「懷表?手錶?」隔著一道牆,外面有人接了一句。

  柳曄道:「誰呀。」

  「皇上。」季昀松壓低聲音說了一句,急忙忙往前迎了過去。

  柳曄嚇了一跳,與楊道文對視一眼,也跟上去了。

  出大門左轉,就見嘉元帝帶著幾位重臣站在外面,正在看斜對面還未修繕好的宮殿。

  三人一起掀衣擺,準備跪拜,「微臣等……」

  「行了,免禮吧。」嘉元帝做了個平身的手勢,「小季大人,一個多月過去了,任務完成得如何了?」

  季昀松道:「有一點成果了。」

  嘉元帝龍顏大悅,興致勃勃地對陸微、常似之等人說道:「走,看看去。」

  一行人重新回到小院上房,圍在條案四周。

  季昀松飛快地在嘉元帝和幾位大臣臉上掃了一眼。

  嘉元帝興致盎然,先拿起了一隻溫度計。

  二十支溫度計都是水銀溫度計,有兩種款型,一種有底座,製作比較考究,一種沒有底座,只有玻璃泡和毛細管等。

  其中四支比較長,最大溫度在一百二三十度,其他最高溫度都在四十二度。

  季昀松道:「皇上拿的這支是體溫計,測量人體體溫的,最高溫度只有四十二度。一般來說,在腋窩處夾盞茶的功夫,就能得到一個誤差不大的體溫,三十六到三十七都比較正常,超過了就是發熱了。」

  陸微拿起一隻帶木座的大溫度計:「這支呢,最高一百多,做什麼用的?」

  楊道文在他旁邊,解釋道:「可以測一測爐火或者蒸鍋的溫度。這種是為了日後做其他東西提供可靠的數據,日常生活一般用不到。」

  常似之問柳曄,「這種木座鐘,時辰准嗎?」

  柳曄顫巍巍說道:「準的準的。」

  常似之對他身邊的大臣說道:「材質簡陋了些,意義也不大好,只怕賣不上好價錢呀。」

  他說的是「撞木鐘」。

  柳曄一哽,想反駁又不敢,只好求救地看了季昀松一眼。

  季昀松道:「常大人說笑了,這個木鐘不用撞,它自己撞自己即可。」

  說完,他對嘉元帝解釋道,「皇上,之所以用木頭做,是因為成本低,塑型容易,工時短見效快,如果皇上能賜幾個墨寶,讓工匠雕刻上去,價值一定不菲。」

  「這主意不壞。」嘉元帝看了常似之一眼,「常大人,何不食肉糜?」

  常似之:「……」他明明只是提個建議而已,何至於此呢?

  第125章 美人

  嘉元帝放開溫度計的玻璃泡, 發現水銀柱既不上升也不下降,遂問:「反應似乎有些遲鈍?」

  常似之以為在說他,老臉紅了。

  季昀松知道嘉元帝說的是什麼, 解釋道:「啟稟皇上, 這是為測量體溫特意設計的。」他也拿起來一隻, 指著玻璃泡和玻璃管相接之處, 「這裡有一個狹窄的縮口, 增加了汞受熱上升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測量的準確度。若想水銀回去,需要用力甩它。」

  「朕試試。」嘉元帝把升起來的水銀甩回去, 放在咯吱窩裡夾了好一會兒,得到三十六度的正常體溫, 滿意地點點頭,「好東西,小季大人有心了。溫度計朕了解了,你再說說懷表和手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