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寧炎飛看向寧澤清,「我把它們移到耳房去,那裡房間小,暖和。」

  寧澤清頷首,「可以。」

  雲禧道:「現在,請寧老先生和寧大夫、王大夫一起看看這些蓋碗裡的情況。」

  寧澤清三人挨只碗查看一遍。

  王一鳴道:「雲大夫讓咱們看什麼?」

  雲禧道:「看看現在的狀態,有個印象就成,其他的三天後再說。」

  王一鳴笑道:「這個容易,雲大夫放心,在下記性很好。」

  雲禧點點頭,「就拜託諸位了。」

  ……

  三天時間眨眼就過。

  十一月二十六,雲禧和季昀松一起出了門,一個去寧神堂,一個去面聖。

  季昀松先送雲禧上車,叮囑道:「如果進行到最後一步,寧神堂參與的人就要有所選擇了吧。」

  雲禧放好行醫箱,回手掐掐他的臉頰,「沒錯,就是這樣。你的東西也是,不能輕易給人看。」

  他的皮膚極好,又細又滑,似乎從未長過疙瘩。

  季昀松把她的抓下來,看看周圍,笑道:「好,都聽你的。」

  他轉過身,也上了馬車。

  兩輛車一起出發,一個直接向東,一個先向北再向東。

  季昀松是後者,大約一個半時辰後抵達乾清宮。

  人將到,就被小太監請了進去。

  正殿人很多,大約四五十人。

  季昀松進入大殿,與楊道文、柳曄,以及工部兩個臉熟的官員對了個正著。

  他心裡一緊,立刻明白了。

  皇上怕自己糊弄他,所以把內閣、翰林院、工部,以及諸位上朝的大人們都叫來了。

  他就知道,這個正五品沒那麼好做。

  嘉元帝笑道:「小季大人到了,來來來,帶著你的奏摺到朕跟前來。」

  季昀松深吸口氣,定了神,穩穩噹噹地從眾人讓出來的過道中走了過去。

  季春景面無表情地看著季昀松,二人目光相接,卻沒迸出任何火花。

  只可惜,外人不會那麼看。

  無論和內閣的古大人、侯大人,還是翰林院一干官員,都從二人短暫的對視中腦補出一場兄弟即將鬩牆的大戲。

  「微臣季昀松參見皇上。」季昀松行了大禮,「吾皇萬歲萬萬歲。」

  嘉元帝道:「免禮平身。」

  季昀松站起身來,「皇上,微臣已經擬好了章程,請皇上御覽。」

  李唯忠接過他手上的奏摺,給嘉元帝遞了上去。

  嘉元帝一目十行地略過官樣文章,最後落在清楚明白的幾行話上:

  一、製作溫度計。

  二、製作時鐘。

  三、製作玻璃。

  四、提高鋼鐵品質,增加產量。

  他一邊看一邊讀,郎朗的男中音清晰地迴蕩在正殿上空,引起了一陣又一陣的騷動。

  第121章 無效

  嘉元帝把奏摺放在御案上, 沉思片刻,問道:「陸大人,你以為如何呀?」

  陸微拱手道:「回稟皇上, 時鐘已經有了, 玻璃能造, 溫度計臣不太懂, 只有最後一項是眾望所歸。」

  他點評一番, 公事公辦,不帶任何私人情感。

  嘉元帝又問:「常大人覺得怎麼樣?」

  常似之躬身答道:「臣贊同陸大人的看法。儘管做時鐘和玻璃有拾人牙慧之嫌疑,但瑕不掩瑜, 小季大人若能造出好鋼也是大功一件。」

  他這番話連諷帶刺,眾臣之中響起了幾聲竊笑。

  嘉元帝看向工部尚書聶久仁, 後者忙道:「皇上,臣以為兩位大人都有道理。」

  兩位首輔都那麼說了,他還能說什麼呢?

  再說了,工部一直在想辦法造玻璃,就是進展慢點罷了,一旦這項差事交給季昀松, 其他人的努力就全都付諸流水了。

  他也要權衡利弊嘛。

  嘉元帝抬了抬下巴,「小季大人, 你也說說吧。」

  「是。」季昀松道。

  這幾個項目是雲禧最後確定的, 關於玻璃和時鐘他也提出過同樣的問題, 雲禧解答過了, 難不倒他。

  他轉了轉尾指上的青玉扳指, 「啟稟皇上, 微臣說的玻璃是大片玻璃, 並非杯子、髮簪一類小物品。這樣的玻璃可以做成窗戶, 不但能擋風擋雨,還能讓陽光充分照射進來,增加屋子的亮度。」

  嘉元帝凝視著季昀松,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你繼續。」

  季昀松又道:「時鐘,夷人確實做出來了,我們大青可能也有仿作,但既沒有形成規模,也沒有任何突破,如果微臣可以大批量製作,家家戶戶就有準確的時間了。」

  嘉元帝點點頭,「從改善民生的角度講,這些的確不錯。」

  季昀松道:「稟皇上,不單單是改善民生。皇上想想,如果由皇上來做這樁生意,或者在大青朝內銷,或者賣到海外,咱們大青的國庫不就有錢了嗎?由此而產生的相關產業,還會給更多的老百姓提供賺錢機會,可謂一舉三得。」

  雲禧說,這叫「國有公司」。

  嘉元帝挑眉道:「朕富有天下,你讓朕與民爭利?」

  常似之等人立刻表態,「皇上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季昀松搖搖頭,「皇上,微臣斗膽反駁一句,這絕不是與民爭利。首先,皇上把科技掌握在自己手裡,可杜絕奸商囤積居奇、奴役百姓、哄抬物價等亂象;其次,所得銀兩皇上可興修水利,可修繕城與城之間的道路,可建造學校和醫院,還可以給臣提供經費,研究更多的科技等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