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差不多卯時剛過, 天剛蒙蒙亮, 清新的空氣中沾染了煙火氣, 雖不清新, 卻也是熟悉的味道。

  大門二門都開了,一家三口出去時,恰好碰到李嬤嬤從二門裡面出來。

  李嬤嬤小碎步追上來, 「雲大夫,你們這是去哪兒啊?」

  雲禧道:「我們想出去看看日出。」

  「日出, 那有什麼好看的?」李嬤嬤不解,「雲大夫稍等,老奴去稟報太后娘娘。」

  說完,她轉身走了。

  季昀松問:「你要看日出?」

  豆豆煞有介事地點點頭,「日哭。」

  雲禧噗嗤一笑,「其實也不是特意, 就是時間趕上了而已。」

  這個時代的人大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煞有介事地看日出, 顯得有些中二。

  但太后娘娘不一樣, 她未進宮之前, 一直被禁錮在後院, 進宮之後, 則一直生活在深宮。

  總的來說, 她跟現代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大同小異, 不會特意看日出, 也經常看不到日出,所以對日出的期待也跟宮女嬤嬤們不一樣。

  一家三口稍稍站了一會兒,小果子和王鐵柱就來了。

  又過片刻,鄭太后扶著兩個嬤嬤走了出來,後面還跟著不情不願的婉儀公主。

  李嬤嬤道:「娘娘口諭,不必跪了,再跪天就大亮了。」

  雲禧便不跪了,笑著迎了兩步,「太后娘娘怎麼想起看日出了?」

  大青婦女不裹小腳,鄭太后雖然扶著人,但步履穩健,身上披著一件領口袖口裝飾著出風毛的裘皮大氅,富貴逼人。

  她說道:「哀家上一次看見太陽出來,還是跟先皇在潛邸的時候呢。多少年過去了,哀家已經不記得日出是什麼樣子了。」

  雲禧道:「今天有雲,但又不算多,應該很好看。」

  鄭太后有些神往,「托你的福,但願如此。」她看向小豆豆,「山里天氣冷,尤其是早上,誒喲,這小人兒精緻啊!」

  雲禧給豆豆裹了件薑黃色的棉斗篷,斗篷上有帽子,帽子上縫了兩隻兔子耳朵,帶在腦袋上又俏皮又可愛。

  豆豆「哈哈」一笑,轉身趴到雲禧懷裡去了。

  鄭太后拍拍他的小屁股,「瞧瞧,他還知道不好意思了。」

  雲禧笑著說道:「這孩子時而明白,時而不明白,若是衝撞了太后娘娘,還請原諒民女無心之罪。」她先打個預防針,以免小定時炸/彈發生爆炸,連累了大家。

  鄭太后道:「小孩子都這樣,你不要太緊張。」

  一行人說著話,出了行宮,然後右轉,沿著寬寬的青石板路上山(丘陵)。

  轉過一道彎,再繞過一大片樹叢,山頂就近在眼前了。

  太后娘娘指著山頂上的一群人問道:「中間的是皇上吧。」

  光線不亮,不到近前看不清爽。

  李嬤嬤打量片刻,說道:「身形很像。」

  山上的人也看到了他們,立刻呼啦啦迎了下來,走在中間的果然是皇上。

  「母后怎麼也來了?」嘉元帝殷殷地扶住了鄭太后。

  「雲大夫說要看日出,哀家就跟著來了。」鄭太后說道。

  嘉元帝涼颼颼地看了雲禧一眼。

  雲禧覺得很冤枉,心道,分明是你老人家自己要跟上來的,跟我有什麼關係?

  事實如此,可話不能那麼說。

  她說道:「啟稟皇上,太后一直堅持活動身體,爬這座矮山不成問題。另外,日出時分風景格外壯美,這也是此番出行的意義所在。」

  鄭太后不高興地說道:「怎麼,哀家還擾了你的雅興不成?」

  嘉元帝趕緊賠了個笑臉,「那哪能呢?跟母后一起看日出,是兒子的榮幸。」

  片刻後,一行人登上了山頂——上面有一處觀景台,四周有木樁做圍欄,平坦且安全。

  憑欄遠望。

  視線穿過一大片田野,再越過京城的繁華,與地平線交接……

  很快的,那裡有幾道輕雲先紅了,隨後一道濃雲邊鑲嵌了金色的邊。

  一個紅彤彤的煎蛋露出小半個頭,光線愈加明亮了。

  西北風吹著大片的雲朝天際滾滾而去,瞬間染上萬道霞光……

  鄭太后感慨道:「確實很美,讓人心胸開闊。」

  嘉元帝負手而立,頷首道:「去年剛到這兒老天爺就開始下雨,兒子在行宮裡住了三天,這次天公作美,兒子這是託了母后的福啊。」

  「微臣給太后娘娘請安。」幾個老臣一起過來了。

  雲禧和季昀松帶著孩子讓到了一邊。

  季昀松道:「駙馬爺也在。」他往四周看一眼,又道,「他帶畫具上來的。」

  雲禧也看見了。

  雲文洛畫了一幅山水畫,構圖不錯,色彩濃烈,頗有寫實的意思。

  「啊!」豆豆指著畫,身子使勁往下夠,意思是要靠近了去看。

  雲禧抱緊他,在包子臉上親了一口,「豆豆乖,娘回去就給你買畫紙和顏料,咱回家去畫,好不好?」

  「不好。」豆豆說得非常清晰。

  「這孩子能聽懂大人的話了?」有人驚訝地問道。

  雲禧一回頭,與雲文洛的視線對了個正著,她心裡又是一個咯噔,勉強笑道:「倒也不見得聽懂,但他知道我不同意他玩駙馬爺的筆墨。」

  「可以抱抱嗎?」雲文洛朝豆豆伸出雙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