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編檢廳里鴉雀無聲,無一人敢站出來與他對峙,之前那位老編修別過了頭,看都不敢看他們。

  有些人就是這樣,即便書讀得再多,也總愛做那些跟紅頂白、見風使舵的蠢事。

  楊道文道:「晚上喝幾杯去?」

  季昀松搖搖頭,「楊兄好意明昱心領了,家裡剛搬了家,什麼都沒有呢。」

  楊道文拍拍他的肩膀,「那行,有事兒言語一聲。」

  季昀松拱手謝過。

  ……

  這個時候的家具都是定製的,市面上很難買到成品。

  櫥櫃、坐具什麼的都好說,天氣漸漸涼了,沒有床榻可是不行。

  雲禧先去找兩個泥瓦匠,盤了四個炕,連帶著把中堂和醫館的火牆也一併做了。

  然後才定家具,搞軟裝,整飭醫館,這一忙活就是十幾天。

  七月八日上午,木器行終於把藥櫃送了過來。

  櫸木材質,顏色和木紋都很漂亮,滿滿當當地擺在西側牆壁前,一下子就有了醫館的模樣。

  只要進一些藥材,枯榮堂就可以重新開張了。

  生藥鋪子在秋碩街隔壁的春芳街上,聽錢掌柜說,總共有四家,其中董記生藥鋪最好,價錢也高,一般只供幾個醫館採買,像寧神堂、德義堂都在那裡進貨。

  雲禧空間裡有藥,並不在乎藥的品質,但進藥其實也是一個宣揚枯榮堂的過程,品相不好的藥材絕不能買進。

  十日,季昀松旬休,陪雲禧去生藥鋪進藥,小果子和丁嬸子在家帶孩子。

  大約辰正,雲禧給豆豆允諾了回來好吃的,安撫好小人兒,準備出門了。

  季昀松已經拴好車了,見雲禧出來,又自覺地把車帶了出去。

  雲禧有些想笑。

  如果在現代,開車,倒車,可盡顯倜儻風流,這般牽馬、帶車就真的是一言難盡了。

  臉蛋再帥,也只是個盡職盡責的車把式而已。

  太沒格調了。

  季昀松說道:「上車吧。」

  雲禧一撩下擺,跳上副駕的位置,坐下了。

  季昀松:「……」

  雲禧道:「車廂裡面氣悶,外面空氣好,涼快得很。」

  如今有錢了,她定做了幾套樣式和款式都不錯的男裝,一來方便在外行走,二來坐在副駕上不突兀,以便營造出一種彼此平等的感覺。

  季昀松掃量她一眼,到底沒說什麼,小鞭子一甩出發了。

  雲禧挑了挑眉,她是個大夫,男人的病都能看了,坐在馬車外又算得什麼呢。

  這一路上,顏值極高的二人惹來了不少關注的目光。

  季昀松從小就被看習慣了,無動於衷,雲禧是現代人,又是個醫生,更不把這些放在眼裡。

  二人可謂招搖過市。

  路過秋碩街時,雲禧看見了德義堂——門臉很大,豪華氣派,僅僅是一走一過間,就有四五個人拎著藥包上了馬車。

  雲禧不羨慕,假以時日,她的醫館也不差。

  馬車穩穩噹噹地停在春芳街第二家,董記生藥鋪斜對面。

  雲禧道:「我過去看看,你在這裡等著。」

  季昀松不懂中藥,去了也沒用,點點頭,從懷裡取出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雲禧快步過了馬路,先在董記旁邊的張記生藥鋪看了看。

  在張記進貨的人不少,但這裡的藥材質量真的很一般。

  大黃根莖小,年份明顯不足,偶有頂糠變質的現象;山藥也是,根莖不直,大小不勻,一看就水大了;枸杞中還有變質腐敗的,簡直讓人望而卻步。

  她大概看了一圈,退出來,進了董記。

  董記人不算多,但夥計們都在忙著。

  藥材質量明顯比張記好多了,根莖大多個頭均勻,莖葉果實色澤新鮮,一看就是好貨。

  雲禧走了一圈,沒發現什麼問題,遂決定在這裡進貨。

  她朝一個看過來的夥計招了招手……

  那夥計端詳她兩眼,說道:「不好意思,咱們鋪子只賣熟客。」

  雲禧略略放低些姿態,唇角微勾,笑道:「在下多來幾次不就熟了嗎?」

  她笑起來很好看,笑眼彎彎,親和力極強,聲音也沒刻意壓低,仍是清越好聽的女聲。

  那夥計呆了呆,拒絕的話似乎就有些說不出口了。

  雲禧道:「貴店藥好,還請小哥行個方便。」

  「這……」那夥計猶豫著看向櫃檯處。

  櫃檯內外站著兩個男子,櫃檯里的年紀大些四五十歲,外面的年輕些,三十出頭。

  年輕些的男子說道:「老董,你不是被人騙了吧,這參哪有一百年啊。」

  老董道:「買人參不能只憑蘆碗斷定參齡,還是看莖、根、葉、皮和果實保准,這棵參你放心拿,絕對有百年了,只多不少。」

  年輕些的男子搖了搖頭,「老董你這就不對了,這麼貴的東西,沒憑沒據就說一百年,你讓我怎麼心甘情願付這個錢呢?」

  老董收斂了笑意,「小王掌柜,咱們合作不少年了吧。」

  小王掌柜寸步不讓,「老董,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你說這個就沒意思了。一棵百年參三四百兩銀子呢。」

  老董道:「所以你覺得我會騙你?」

  小王掌柜道:「我只是擔心你被騙。」

  雲禧湊過來,朝錦盒裡看了一眼,說道:「雖然蘆碗不像一百多年,皮和根很像,五行六體都不錯,而且,野山參有時候一年也長不了一個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