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大隊長也沒多說什麼,只讓這些有意見的回去問問自己家的孩子,看看食堂飯菜好不好吃,再不然就自己去食堂看一看。
公社小學的食堂,主要是為了學校的教職工和學生們建立的,價格便宜還管飽,是很好的福利。
以前劉老根還在的時候,菜每頓只有一種,煮上一大鍋,賣五分錢,比如白水煮蘿蔔,白水煮白菜,白水煮山芋之類的,一滴油也捨不得放,吃著沒滋沒味的。主食就是玉米或者高粱糊糊,也是五分錢,可不知道劉老根是怎麼弄得,那做出來的糊糊顆粒特別粗,吃起來有點拉嗓子。每個星期只有周一中午那頓,才會做上一鍋肉粥,肉還切得稀碎,大家最多也就只能嘗個味罷了。
其實公社這邊給食堂的預算是五塊錢一個月,精打細算一些,其實是能吃得很好的。但因為採購人員的貪墨和劉老根的剋扣,才造成了食堂飯菜質量不高。
但現在掌勺的人換成了郁小南,每頓飯都有滋有味的,每天的菜色都不一樣,而且他還會讓呂峰買點不值錢的豬下水,和白菜之類的素菜一起炒,味道簡直好的不得了。同樣是玉米糊糊,蔣墨會往裡面加雞蛋和切碎的青菜,讓糊糊的味道上升一個等級。
呂峰這個採購做的也盡心盡力,很多能在村里買到的東西,比如新鮮的蔬菜、雞蛋、玉米面之類的,他都儘量在村里買,這樣既能為村民增加收入,他也能以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多的東西。
這些嫉妒著郁小南的人很快就閉嘴了,甚至還羨慕起那些可以去食堂吃飯的人,家裡有孩子在學校上學的人,甚至還會讓孩子們帶飯盒去公社,買上一份飯菜帶回家吃。
而劉老根家和邵原知道他們陷害的郁家祖孫兩個和那兩個壞了他們事的知青都進了公社,差點沒給氣得吐血。
第100章 七十年代小幸福(14)
雖然蔣墨有了正式的工作, 但他也沒有放棄去黑市掙錢的路子, 畢竟郁爸爸的情況肯定需要在醫院進行正規細緻的治療才能徹底康復。
成為了公社小學食堂採購員之後,呂峰就有了光明正大與屠宰場接觸的機會, 他藉口買更便宜的豬肉,拿著公社開的介紹信就去了城裡的屠宰場。呂峰頭腦聰明嘴巴又甜,靠著蔣墨做的一些好吃的小點心,很快和屠宰場的工作人員打好了關係。
蔣墨托他幫忙,從養豬場買點骨頭和下水, 回來製作成滷味賣錢。他做的滷味配方都是從系統商城換的, 加上靈泉水的幫助,做出來的東西那味道絕對沒得說, 基本上吳哥一拿到手裡, 沒幾天就全都賣完了。於是吳哥乾脆托呂峰給蔣墨帶了話,希望他能夠長期供貨, 滷味, 泡菜,沙琪瑪這些都賣得很好,偶爾做些新鮮的小吃, 也能有意外收穫。
吳哥可能從呂峰那得知了郁家的難處,所以給的價格都很公道,結帳也很利索。
蔣墨有心給呂峰一些辛苦費,但呂峰就不是差錢的人,怎麼說也不肯收錢,如果逼得急了還要撂挑子, 蔣墨實在沒辦法,只能變著法的弄些好吃的答謝對方。
不到半個月蔣墨就攢夠了一百多塊錢,把他爸送去了鎮上的醫院,醫院有病號飯供應,蔣墨也捨得花錢,一口氣給交了二十塊的伙食費,務必保證他爸頓頓能吃上肉。他每天還會燉上一些營養的湯品,送過去給他爸好好補一補。
中午食堂剛開飯,呂峰就拽著牧鴻拿著碗筷過來了,「快快快!今天周四,一定有好菜呢!」
牧鴻無奈地搖著頭,被好友拽到了窗口前排隊,然後伸長了脖子去看牆上小黑板上面寫著的菜色和價格,「今天有紅燒蘿蔔,魚香茄子,鹹菜糊糊和玉米饃饃,還有番茄雞蛋湯!我全都要來一份!」
來食堂吃飯的都是公社的工作人員還有公社小學的學生,都是認得字的,所以蔣墨直接把價格都寫在小黑板上了,省得每個人過來都得問上一遍。
周五公社的各部門領導經常要去市里開會,所以公社所屬的各個生產隊隊長都會在周四到公社來匯報工作,公社這邊也剛好能將之前上面發下來的工作指示傳達下去,所以周四算是公社最熱鬧的一天。因此食堂以前只有周四才會做上一頓帶葷腥的糊糊,如今掌勺的換成了蔣墨,這個習慣也沒改。
自從蔣墨做了食堂的掌勺,這食堂的伙食標準那提升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平時的飯菜都吃得大家讚不絕口,周四的伙食就更是讓人慾罷不能了。
今天的紅燒蘿蔔,是用肉汁燉的,一塊塊蘿蔔又酥又爛,味道比起肉來都不差的。魚香茄子裡放了剁碎的肉糜,酸酸甜甜十分下飯。鹹菜糊糊里的鹹菜是蔣墨親自醃的,十分鮮美,糊糊里除了玉米面之外,還放了炒米,顏色呈現金黃的色澤,吃起來咸鮮可口不說,還帶著一股炒米的香味。玉米饃饃里也摻了一點白米麵,那口感鬆軟,自帶玉米的濃香,和村里人自家做的那種顆粒感極重的玉米饃饃完全不同。番茄雞蛋湯就更別提了,酸甜爽口,熱騰騰地配著玉米饃饃吃那最適合不過了。
紅燒蘿蔔和魚香茄子因為調料多,而且都沾了點葷腥,所以都賣一角錢一份。鹹菜糊糊五分錢一大碗,拳頭大的玉米饃饃八分錢一個,番茄雞蛋湯一碗三分錢。
這個價格與以前劉老根還在的時候相比是要貴一些,但質量卻是翻了好幾倍。味道那麼好,分量也足,就算價格高一點,那也是應該的。
公社小學的食堂,主要是為了學校的教職工和學生們建立的,價格便宜還管飽,是很好的福利。
以前劉老根還在的時候,菜每頓只有一種,煮上一大鍋,賣五分錢,比如白水煮蘿蔔,白水煮白菜,白水煮山芋之類的,一滴油也捨不得放,吃著沒滋沒味的。主食就是玉米或者高粱糊糊,也是五分錢,可不知道劉老根是怎麼弄得,那做出來的糊糊顆粒特別粗,吃起來有點拉嗓子。每個星期只有周一中午那頓,才會做上一鍋肉粥,肉還切得稀碎,大家最多也就只能嘗個味罷了。
其實公社這邊給食堂的預算是五塊錢一個月,精打細算一些,其實是能吃得很好的。但因為採購人員的貪墨和劉老根的剋扣,才造成了食堂飯菜質量不高。
但現在掌勺的人換成了郁小南,每頓飯都有滋有味的,每天的菜色都不一樣,而且他還會讓呂峰買點不值錢的豬下水,和白菜之類的素菜一起炒,味道簡直好的不得了。同樣是玉米糊糊,蔣墨會往裡面加雞蛋和切碎的青菜,讓糊糊的味道上升一個等級。
呂峰這個採購做的也盡心盡力,很多能在村里買到的東西,比如新鮮的蔬菜、雞蛋、玉米面之類的,他都儘量在村里買,這樣既能為村民增加收入,他也能以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多的東西。
這些嫉妒著郁小南的人很快就閉嘴了,甚至還羨慕起那些可以去食堂吃飯的人,家裡有孩子在學校上學的人,甚至還會讓孩子們帶飯盒去公社,買上一份飯菜帶回家吃。
而劉老根家和邵原知道他們陷害的郁家祖孫兩個和那兩個壞了他們事的知青都進了公社,差點沒給氣得吐血。
第100章 七十年代小幸福(14)
雖然蔣墨有了正式的工作, 但他也沒有放棄去黑市掙錢的路子, 畢竟郁爸爸的情況肯定需要在醫院進行正規細緻的治療才能徹底康復。
成為了公社小學食堂採購員之後,呂峰就有了光明正大與屠宰場接觸的機會, 他藉口買更便宜的豬肉,拿著公社開的介紹信就去了城裡的屠宰場。呂峰頭腦聰明嘴巴又甜,靠著蔣墨做的一些好吃的小點心,很快和屠宰場的工作人員打好了關係。
蔣墨托他幫忙,從養豬場買點骨頭和下水, 回來製作成滷味賣錢。他做的滷味配方都是從系統商城換的, 加上靈泉水的幫助,做出來的東西那味道絕對沒得說, 基本上吳哥一拿到手裡, 沒幾天就全都賣完了。於是吳哥乾脆托呂峰給蔣墨帶了話,希望他能夠長期供貨, 滷味, 泡菜,沙琪瑪這些都賣得很好,偶爾做些新鮮的小吃, 也能有意外收穫。
吳哥可能從呂峰那得知了郁家的難處,所以給的價格都很公道,結帳也很利索。
蔣墨有心給呂峰一些辛苦費,但呂峰就不是差錢的人,怎麼說也不肯收錢,如果逼得急了還要撂挑子, 蔣墨實在沒辦法,只能變著法的弄些好吃的答謝對方。
不到半個月蔣墨就攢夠了一百多塊錢,把他爸送去了鎮上的醫院,醫院有病號飯供應,蔣墨也捨得花錢,一口氣給交了二十塊的伙食費,務必保證他爸頓頓能吃上肉。他每天還會燉上一些營養的湯品,送過去給他爸好好補一補。
中午食堂剛開飯,呂峰就拽著牧鴻拿著碗筷過來了,「快快快!今天周四,一定有好菜呢!」
牧鴻無奈地搖著頭,被好友拽到了窗口前排隊,然後伸長了脖子去看牆上小黑板上面寫著的菜色和價格,「今天有紅燒蘿蔔,魚香茄子,鹹菜糊糊和玉米饃饃,還有番茄雞蛋湯!我全都要來一份!」
來食堂吃飯的都是公社的工作人員還有公社小學的學生,都是認得字的,所以蔣墨直接把價格都寫在小黑板上了,省得每個人過來都得問上一遍。
周五公社的各部門領導經常要去市里開會,所以公社所屬的各個生產隊隊長都會在周四到公社來匯報工作,公社這邊也剛好能將之前上面發下來的工作指示傳達下去,所以周四算是公社最熱鬧的一天。因此食堂以前只有周四才會做上一頓帶葷腥的糊糊,如今掌勺的換成了蔣墨,這個習慣也沒改。
自從蔣墨做了食堂的掌勺,這食堂的伙食標準那提升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平時的飯菜都吃得大家讚不絕口,周四的伙食就更是讓人慾罷不能了。
今天的紅燒蘿蔔,是用肉汁燉的,一塊塊蘿蔔又酥又爛,味道比起肉來都不差的。魚香茄子裡放了剁碎的肉糜,酸酸甜甜十分下飯。鹹菜糊糊里的鹹菜是蔣墨親自醃的,十分鮮美,糊糊里除了玉米面之外,還放了炒米,顏色呈現金黃的色澤,吃起來咸鮮可口不說,還帶著一股炒米的香味。玉米饃饃里也摻了一點白米麵,那口感鬆軟,自帶玉米的濃香,和村里人自家做的那種顆粒感極重的玉米饃饃完全不同。番茄雞蛋湯就更別提了,酸甜爽口,熱騰騰地配著玉米饃饃吃那最適合不過了。
紅燒蘿蔔和魚香茄子因為調料多,而且都沾了點葷腥,所以都賣一角錢一份。鹹菜糊糊五分錢一大碗,拳頭大的玉米饃饃八分錢一個,番茄雞蛋湯一碗三分錢。
這個價格與以前劉老根還在的時候相比是要貴一些,但質量卻是翻了好幾倍。味道那麼好,分量也足,就算價格高一點,那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