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莎城現在有了新的城主,明燁在拜託了那個自己給自己的懲罰之後,便希望跟著師姐去四處看看。

  宋琰把她們帶回了都城,把這個心機手段絲毫不弱的聖人幼徒送給皇帝壓榨了。

  這其實也是宋琰照顧她的辦法,皇帝為人不算正直,但是機敏聰慧有底線,算得上是一個預備的明君,以明燁的能力,閒置在鄉野之間不說浪費,恐怕時間久了會出亂子,到時候就不是小事情了,現在入朝,還有她老師留下的名頭跟獻上悼城的功勞,她會過的很好的。

  宋琰就離開的時候,在登船回衛城的港口上,送別宋琰的只有燕秋跟宋家宅院的老管家。

  宋琰誰都沒有通知,燕秋實際上是來送別鄭珂的。

  這次回家,宋琰把在都城跟紅衣羅剎呆了半年的表哥一併叫上了,至於燕秋,大理寺卿可離不開大理寺,她且在都城呆著吧。

  畢竟作為以後的大姨子,宋琰是一點都沒有計較之前自己被坑的事情的。

  衛城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城市,比起北境的林城,固原等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積,可即使是一個大城的三分之一,也夠一個人生活一生。

  宋琰要在這裡找到一個曾經跟她生活在一個時代的人的痕跡,一個某種意義上她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的一個同胞生活過的痕跡。

  幸好還有點線索。

  在船上的時候,宋琰忍耐著眼睛疼,連蒙帶猜的把王明明前輩的兩本日記讀完了,讀完之後,她想起了自己當初看醫囑時候的抓狂。

  最開始的時候,可能她還保有會遇見同胞的希望,字體不算工整,但是能看得懂,後面可能是生活了一段時間有些放飛自我了,再加上那個時候她應該是開始進宮行醫,壓力比較大,字體就變的完全不是人類能明白得了。

  幸好當初前輩留下的信件里有提示,否則按照日記里模模糊糊的記載,宋琰能搞到頭大。

  搞明白具體的地方之後,宋琰誰都沒說,自己放下正在研習的古籍,一個人溜溜達達的去了,實際上跟前輩說的差不多,東西沒有很多,也真的不值錢。

  畢竟那個時候她自己正在週遊這個國家,失去了俸祿又不願意接受富家的奉養,她還是一個仁愛心腸喜歡給窮苦人免費治病的傢伙,一來二去之間,手頭緊的很,值錢的東西自然不會留在這麼一個破房子裡等後人來發現。

  跟信里還有一部分是一樣的,那就是裡面真的有很多對宋琰很有意義的東西。

  比如前輩之前努力搜集的各國的海圖,這東西是治病的夷人留下來的,給當時的皇帝就是個笑話,自己拿著也沒什麼用,給別人吧……又是個掀起禍亂的東西,索性就留在了這裡。

  還有就是這位曾經的機械愛好者設計的各種齒輪器械,甚至還有原始的打字機跟蒸汽機的設計圖,這東西要建造出來可以說是任重道遠了。

  作為一個醫生,現代的解剖圖與一些經典西藥的製作方法這個也是有的。

  有一部分藥物已經做出來,現在外面已經開始流通了,沒有做出來的,大多數是需要的條件比較苛刻的,宋琰也需要時間慢慢去準備。

  而在所有的東西里,宋琰最重視的,是一張在鄭國看上去極為荒誕的素描稿件。

  一個個鋼鐵建築的高樓聳立如雲,人如同小小的螻蟻一樣在其中行走,還有飛鳥樣的巨大機械飛行中天空之中。

  故鄉啊。

  宋琰嘆了口氣,收好了這張手稿,放進懷裡之後,慢慢看向門外與日記里描述的相差無幾的街道,依舊是行人緩緩走過,帶著一種不畏懼時光的從容與對苦難的堅韌,從已經不可觸碰的遙遠未來,到活生生的現在。

  以後,這就是自己的家了。

  家裡,還有個人在等著自己,在這個嶄新而又古老的時代,曾經只想混過這一生的她,也想在自己的位置,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宋琰慢慢的,匯進了人群里,朝著自己的家走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