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琰才來肅北不過半年,堆積的事情卻是能頂的上別人三年。

  育種的事情是肯定要繼續下去的,這個不用他廢太多心思,谷司軍早就為她準備好了接任的人手,這關乎著國家大事的事業自然是不可能因為宋琰離開就停下來的。

  不止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因為今年出色的產出,谷司軍決定給這些稱得上是神跡的糧食最好的農人侍弄,務必讓土豆跟玉米受到最好的照顧。

  書院倒是也不用擔心,無論什麼時候,教化對當地的官員來說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考核指標,尤其是時隔數年,第一次收到來自都城獎賞的固原城,想要奮勇爭先好圖謀以後的人多的是,就算是原本看上去並不是很在乎所謂功名的李墨,都自己主動上門要宋琰把書院的管理權給他。

  這個生長在邊城的男子,現在有了想要去都城一探的野心。

  問題是都城人對男子多有苛責,想要有一張進都城的門票可不容易,宋琰想了想,同意了他的要求。

  只是要他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忽視對農家孩子們的教育。

  這些人是宋琰重新開辦學堂的初衷,她自然不願意換個管理者,就讓這些孩子再次失去學習的機會。

  剩下的被谷司軍徵召兵役的青壯們更簡單,她們原本就著急回家糧食,放他們離開就是,抄了獲赫族王帳之後,除了祭神的金人之外,太女沒有提及其他的東西,李蟄這個剛剛向太女低頭的人也不會有什麼太忠心的想法,搜刮出來的大量財寶以及牲畜自然是落到了口袋裡。

  也因為如此,現在是真的不缺錢的谷司軍,大方的給了民婦跟被召集起來的退役老兵們不少的犒賞。

  皆大歡喜。

  宋琰在肅北四縣做的吏治改革無非就是取消舉孝廉,重新按照科舉的方式取士,同時,每個縣衙之內,不能再任由文書隨意記錄,而是縣丞文書互相擔保,除此之外,就是些零零碎碎的小規定,這半年期間貫徹的不錯。

  因為效率確實是提升了不少,雖然有許多鄉老不滿意舉孝廉被取消,也被當地的官衙壓了下去。

  到這個時候,宋琰直接放手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了。

  現在,她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在城西建造的紡織廠。

  那裡面全都是男子,一旦離開,恐怕宋琰之前想過的,靠教育將這些人從家庭裡帶出來的設想就此作廢。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次站出來的,是應劭的老師何文澤。

  這個被人從家裡趕到邊境的男子。

  何文澤給出的理由很充分,他的妻主無論如何也是以前的狀元,宋琰走後,她們自然能夠想辦法活動活動,拿到肅北縣的縣尊之位。

  畢竟吳娘子還是有幾個好友的。

  之前如果不是心死,也不會被欺辱的遠走千里,別的不說,將吳家人懲治是沒什麼問題的。

  現在教了兩年書的吳娘子不再排斥官場,以她的資歷,就算沒人引薦,想要一個邊城的縣令職位也不難。

  何況還有宋琰將要回朝嘛。

  原本宋琰並不太確定要不要答應這位老師,畢竟隨著紡織廠盈利越來越多,盯著他們的人也越來越多,吳娘子的脾性並不是剛硬之人。

  只是她到底還是被應劭勸住了。

  人在經過事情之後,是會變的,何況就算是吳娘子還是一樣的軟和脾氣,為了吳萌,何文澤也會盡力去護住紡織廠。

  她總要給女兒留個前程,紡織廠是最容易出政績的。

  想想穰原的將軍,宋琰還是同意了。

  實在不行以後就讓她們把紡織廠對外的銷路關了,只對穰原出售,到時候打聽不到利潤,紅眼的人自然也能少一些。

  宋琰這時候已經不用再多說什麼了,對紡織廠男子們的處境,何文澤比自己知道的多,自然也不用擔心這兩個人會罔顧她們的利益,將紡織廠作價出售。

  將手上的事情全部都交割完畢之後,宋琰頓時感覺身上輕鬆了很多。

  至於太女封的太傅職位,她根本沒當真。

  在她看來,以太女忍耐忍耐再忍耐的性格,就算是這次強行下旨,也不過是給世族們一個餘地罷了,回都城之後,估計談判一會兒,自己這差事就能卸下來了。

  應劭倒是知道宋琰在想什麼,只是他完全沒有把事實告訴宋琰的準備。

  讓妻主多夢一會兒吧,回都城之後,恐怕事情就真的多起來了。

  兩個人心裡抱著各自的心思,收拾好行囊,往碼頭走,只是在碼頭,她們自己的船上,除了見到了點完錢心滿意足的來送行的谷司軍之外,她還看到了另一個不是很想看到的人。

  燕秋。

  新任的大理寺卿。

  她跟鄭珂手挽手,站在宋家的甲板上,笑眯眯的看著宋琰圓睜著眼睛從車上摔了下來。

  「阿珂,你看我沒猜錯吧?」一身紅衣,能止小兒夜啼的刑罰官,湊到鄭珂耳邊道。

  第79章 7879沒修文 明天再看吧

  宋琰坐在船艙里, 看著窗戶外浩浩湯湯,一望無際的大海,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現在的結果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鄭珂喜歡上的人不是谷司軍, 最起碼他不用跟李蟄將軍對上了。

  鄭珂喜歡上的人是燕秋,大理寺卿,笑面閻羅, 以後宋琰很可能就要跟這位前途無限的刑法專家做親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