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頁
如今看來,卻是未必。
謝瓊目光落在走在自己身後的秦無天身上。
七八年下來,她已經習慣了走在他身後,就像是一名真正的侍女。
可她原本是奉皇帝之命來他身邊的,又怎麼會是一名普通的養驢侍女?
謝瓊其實是聰明的,只是心太透明,不願把事情往壞處想。如今謎底揭曉,他回想過去,便都明白過來。自朝廷與梁國開戰之後,他有多少決定都是在秦無天影響下做出的?而秦無天的建議又有多少是出於皇帝授意?而皇帝為了達成目的,早在七八年前,便在他身邊埋下了這樣一位「大將」。他不知不覺中,已是秦將軍帳下俘虜,卻還以為都是自己做的決定。
原來朝堂之中的人,都這樣深不可測,也難怪連叔父那樣智謀不凡的人,最終也落了個沒下場。
「子玉怎麼悶悶不樂?」穆明珠腳步放緩,看向謝瓊。
謝瓊不敢看她,低頭悶聲道:「小臣不知您是陛下……臣此來,原是有一則訃告要報於陛下的……」
「哦?」
謝瓊簡短道:「小臣動身離開陳郡前,家中叔父因病痛多年,已選擇與世長辭。」他伸手入胸前,摸出綢布包裹的玉璽來,呈給皇帝,俯身又道:「這原是陛下之物,一度落入臣府中,如今臣代叔父歸還。」
穆明珠其實已知謝鈞之死,聞言並不意外,抬手握了玉璽在手中,沉吟道:「他可曾說什麼?」
謝瓊想到那日小園中的場景,又是一陣心驚肉跳,俯首道:「不曾說什麼。」
其實他心裡一直有種懷疑,人求生乃是本能,就算叔父做好了準備,等到湖水沒過頭頂那一刻,哪怕他後悔了,又還能怎麼求救呢?
穆明珠遙想當初與謝鈞幾次交手,如今卻連這個人都不存於世了。她曾經視此人為最大的敵人。雖然她做了皇帝,他成了亡魂,可是果真是她擊敗了他嗎?
謝鈞之敗,敗於他自己的傲慢。
現下謝瓊親自趕來,獻上玉璽,臣服於朝廷的姿態很明確。
穆明珠看著謝瓊,道:「你們謝氏乃是多少代的世家,不能因為出了一個謝鈞,便壞了你們的門楣。朕知道你定然不願受功名利祿的拘束,也不會勉強你。你們謝氏旁支的子弟也多,其中若有勤勉好學、願意奮進的,也可以鼓勵他們參加朝廷的考試。至於你……」她環顧四周,道:「你看這洛陽城的養驢所如何?」
謝瓊微微一愣,他還真沒怎麼靜下心來觀察。
穆明珠含笑道:「朕當初在雍州驢市跟你說的話,都是真的。養馬利國事,養驢卻利民事。戰亂過後,百姓勤勤懇懇、也要過富足日子。一頭好驢,對一家農戶來說,便是至關重要的。朕前些年在馬政上用功,身邊養馬的高手不少,但會養驢的人卻寥寥無幾。你若是願意,便留在洛陽幫朕一把。」
若只是幫朋友養驢,謝瓊自然會一口答應下來。
但皇帝開口意義不同,他一答應可就留在洛陽走不脫了。
謝瓊並不願意留在洛陽,他並不熟悉洛陽,也知道自己生性簡單,不適合往人多的地方去。可這是皇帝的要求,究竟是真的要他養驢,還是借著要他養驢將他留下來呢?
他一時混亂了,下意識又回頭看向秦無天,看到對方的瞬間想起這是皇帝的人來,無奈又低下頭去。
穆明珠看著他這一連串的動作,不禁好笑,道:「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
謝瓊摸了摸後腦勺,道:「臣願意為陛下分憂,只是……臣不想留在洛陽……」
洛陽乃是皇帝選的新都,稍有眼色的臣子,豈會說出不願留在洛陽這等話。
秦無天與他相伴多年,也有幾分情義,接口道:「謝郎君久在陳郡、荊州等地,不習慣北地風土人情,又鮮少獨自在一處理事,會有畏難之感也是人之常情。」
穆明珠看一眼謝瓊,又看一眼秦無天,若有所思,慢慢道:「未必一定要在洛陽。洛陽乃是國都,日後必將繁盛。養驢所遲早是要遷出去的。子玉愛驢,不如就在大周境內擇一處適宜之所,繁育不同種類的驢子。有的要耐長途行走,有的要能負擔貨物……」根據百姓不同的需求,繁衍培育出不同種類的驢子。
謝瓊聽說不必在洛陽,先鬆了口氣,在知道眼前人的真實身份之後,第一次抬頭看了她一眼,也許是心理壓力得到了釋放,只覺女子含笑溫和,依稀還是雲弟模樣,心中畏懼褪去、親近之情又起。
「那臣便接了這差事……試一試。」
穆明珠不知他心中情緒變化,見他答應做事,便讚許一笑,伸手在他肩頭鼓勵地拍了一拍,又道:「你在洛陽,有什麼疑惑之處,還可以尋秦將軍幫忙。」她深知謝瓊的性情,知道此時若是抽走了秦無天,謝瓊便會像是藤蔓植物失去了可以攀爬的樹木,委頓在地。
見面過後,穆明珠帶著扈從離去,走出十幾步,穆明珠一側眸,卻見齊雲回頭望著後面,便道:「在看什麼?」
齊雲轉過頭來,目光微閃,道:「沒什麼。」
「沒什麼?」穆明珠輕輕挑眉。
齊雲跟隨著她的腳步,落後她半步,低下頭去閒談般道:「沒想到謝氏新家主,與謝鈞如此不同。」
「是啊。」穆明珠隨口道:「謝鈞狠辣奸滑,子玉卻良善可欺。」
謝瓊目光落在走在自己身後的秦無天身上。
七八年下來,她已經習慣了走在他身後,就像是一名真正的侍女。
可她原本是奉皇帝之命來他身邊的,又怎麼會是一名普通的養驢侍女?
謝瓊其實是聰明的,只是心太透明,不願把事情往壞處想。如今謎底揭曉,他回想過去,便都明白過來。自朝廷與梁國開戰之後,他有多少決定都是在秦無天影響下做出的?而秦無天的建議又有多少是出於皇帝授意?而皇帝為了達成目的,早在七八年前,便在他身邊埋下了這樣一位「大將」。他不知不覺中,已是秦將軍帳下俘虜,卻還以為都是自己做的決定。
原來朝堂之中的人,都這樣深不可測,也難怪連叔父那樣智謀不凡的人,最終也落了個沒下場。
「子玉怎麼悶悶不樂?」穆明珠腳步放緩,看向謝瓊。
謝瓊不敢看她,低頭悶聲道:「小臣不知您是陛下……臣此來,原是有一則訃告要報於陛下的……」
「哦?」
謝瓊簡短道:「小臣動身離開陳郡前,家中叔父因病痛多年,已選擇與世長辭。」他伸手入胸前,摸出綢布包裹的玉璽來,呈給皇帝,俯身又道:「這原是陛下之物,一度落入臣府中,如今臣代叔父歸還。」
穆明珠其實已知謝鈞之死,聞言並不意外,抬手握了玉璽在手中,沉吟道:「他可曾說什麼?」
謝瓊想到那日小園中的場景,又是一陣心驚肉跳,俯首道:「不曾說什麼。」
其實他心裡一直有種懷疑,人求生乃是本能,就算叔父做好了準備,等到湖水沒過頭頂那一刻,哪怕他後悔了,又還能怎麼求救呢?
穆明珠遙想當初與謝鈞幾次交手,如今卻連這個人都不存於世了。她曾經視此人為最大的敵人。雖然她做了皇帝,他成了亡魂,可是果真是她擊敗了他嗎?
謝鈞之敗,敗於他自己的傲慢。
現下謝瓊親自趕來,獻上玉璽,臣服於朝廷的姿態很明確。
穆明珠看著謝瓊,道:「你們謝氏乃是多少代的世家,不能因為出了一個謝鈞,便壞了你們的門楣。朕知道你定然不願受功名利祿的拘束,也不會勉強你。你們謝氏旁支的子弟也多,其中若有勤勉好學、願意奮進的,也可以鼓勵他們參加朝廷的考試。至於你……」她環顧四周,道:「你看這洛陽城的養驢所如何?」
謝瓊微微一愣,他還真沒怎麼靜下心來觀察。
穆明珠含笑道:「朕當初在雍州驢市跟你說的話,都是真的。養馬利國事,養驢卻利民事。戰亂過後,百姓勤勤懇懇、也要過富足日子。一頭好驢,對一家農戶來說,便是至關重要的。朕前些年在馬政上用功,身邊養馬的高手不少,但會養驢的人卻寥寥無幾。你若是願意,便留在洛陽幫朕一把。」
若只是幫朋友養驢,謝瓊自然會一口答應下來。
但皇帝開口意義不同,他一答應可就留在洛陽走不脫了。
謝瓊並不願意留在洛陽,他並不熟悉洛陽,也知道自己生性簡單,不適合往人多的地方去。可這是皇帝的要求,究竟是真的要他養驢,還是借著要他養驢將他留下來呢?
他一時混亂了,下意識又回頭看向秦無天,看到對方的瞬間想起這是皇帝的人來,無奈又低下頭去。
穆明珠看著他這一連串的動作,不禁好笑,道:「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
謝瓊摸了摸後腦勺,道:「臣願意為陛下分憂,只是……臣不想留在洛陽……」
洛陽乃是皇帝選的新都,稍有眼色的臣子,豈會說出不願留在洛陽這等話。
秦無天與他相伴多年,也有幾分情義,接口道:「謝郎君久在陳郡、荊州等地,不習慣北地風土人情,又鮮少獨自在一處理事,會有畏難之感也是人之常情。」
穆明珠看一眼謝瓊,又看一眼秦無天,若有所思,慢慢道:「未必一定要在洛陽。洛陽乃是國都,日後必將繁盛。養驢所遲早是要遷出去的。子玉愛驢,不如就在大周境內擇一處適宜之所,繁育不同種類的驢子。有的要耐長途行走,有的要能負擔貨物……」根據百姓不同的需求,繁衍培育出不同種類的驢子。
謝瓊聽說不必在洛陽,先鬆了口氣,在知道眼前人的真實身份之後,第一次抬頭看了她一眼,也許是心理壓力得到了釋放,只覺女子含笑溫和,依稀還是雲弟模樣,心中畏懼褪去、親近之情又起。
「那臣便接了這差事……試一試。」
穆明珠不知他心中情緒變化,見他答應做事,便讚許一笑,伸手在他肩頭鼓勵地拍了一拍,又道:「你在洛陽,有什麼疑惑之處,還可以尋秦將軍幫忙。」她深知謝瓊的性情,知道此時若是抽走了秦無天,謝瓊便會像是藤蔓植物失去了可以攀爬的樹木,委頓在地。
見面過後,穆明珠帶著扈從離去,走出十幾步,穆明珠一側眸,卻見齊雲回頭望著後面,便道:「在看什麼?」
齊雲轉過頭來,目光微閃,道:「沒什麼。」
「沒什麼?」穆明珠輕輕挑眉。
齊雲跟隨著她的腳步,落後她半步,低下頭去閒談般道:「沒想到謝氏新家主,與謝鈞如此不同。」
「是啊。」穆明珠隨口道:「謝鈞狠辣奸滑,子玉卻良善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