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預先下了令,假稱要在雍州閱兵,意在提前將神武軍調開,不受恭王挾制。

  恭王大約是察覺了她的用意,強行起事,先命人炸毀京城的火器廠,又向神武軍中的內應發號施令,意圖趁著京中混亂,一舉攻入京師。

  當時,部隊已在雍州境內,距京城不過百里,而許多將士竟堅決不從。

  道理也很簡單——人人皆知,若此時謀反,必定是葉連昭的天機軍來鎮壓。他們手上配備的,都是大楚最新式的火器,力量懸殊,如何相抗?

  何況,楚瀅早已下令,閱兵之後還要犒賞兩軍,誰人願意放棄近在眼前的好處,轉頭去做亡命之徒?

  最終,只有總兵和一個參將,勉強湊出了一個營的親信,掉頭攻向京城。

  這也就是那一日裡,百宜慌慌張張,試圖勸說她移駕行宮躲避的緣故。

  不過京城防守森嚴,並非他們所能夠攻得進來,且葉連昭聽聞事變後,率領天機軍一路追趕,如今便將這一支殘部,堵在了江州的定海城裡。

  強弩之末,並不足為懼。

  「還有別的嗎?」楚瀅問。

  倪雪鴻忙道:「有,葉大將軍寫的軍報里說,那些神武軍的手頭上,竟有一些火器,式樣與咱們這邊的頗有些相像,也不知是怎麼來的。他們守在城頭上,占據地利,天機軍一時倒不敢強來。」

  「火器?」一旁聽著的幾名大臣中,就有人按捺不住,「叛軍手上,怎會有此物?」

  「是啊,不是說只有天機軍手上有,要在閱兵後才逐步配發給全軍嗎?」

  驚疑間,有人的目光就忍不住往蘇錦身上瞟,只是不敢貿然質疑,但那意思已經有些明顯了——

  火器這樣的東西,不是刀槍劍戟,輕易不可得。難道是京中火器廠暗地裡流出去的?

  那這位蘇大人,究竟知情與否呢?

  蘇錦仿佛沒有看見眾人探究的目光,只安靜站著,一言不發。

  反倒是楚瀅平靜道:「恭王早先在江州,私建了一座廠,他們手上的火器與火藥,皆是出自於那裡。」

  「什麼?」眾人一時愕然。

  「朕先前命人去查,已有些眉目,只是未查到水落石出,為免打草驚蛇,不曾拿到朝堂上與眾卿商議,不料恭王倒是先行一步了。」她道,「無妨,朕並非沒有準備。」

  眾大臣一時之間,並不能完全轉過彎來,猶自驚訝唏噓,只是聽她如此胸有成竹,道是早有準備,總歸是安心些許。

  唯有倪雪鴻,原是畢恭畢敬低頭奏事的,聞言忽地抬頭看向她,驚訝之情,溢於言表。

  楚瀅瞧了她一眼,只笑了笑,意味深長。

  「再細說說吧,」她道,「天機軍如今難攻,究竟是難在哪裡?雖說自古都是易守難攻,不過他們手上有這樣多的新式火器,難道竟占不了上風嗎?」

  眾人亦看倪雪鴻,想來心中疑慮多半如是。

  倪雪鴻便趕緊道:「並非如此。若要強攻,咱們手上卻也有辦法可用。有一樣新式東西,叫做『朱雀流火』,其狀如同紙鳶一般,滿載火藥,可以越過城牆飛入城中,便如火流星一樣,乃是攻城的絕佳之器。」

  她話音剛落,一旁已有心急些的大臣問:「既是有如此利器,何故不用?」

  楚瀅卻只擰著眉心,沒有說話。

  這件東西,她倒是並不陌生的。

  前番南巡時,她在眾人之前為蘇錦慶生,燃了滿船的煙花,其中有一種,正是由這件火器的雛形所改,當時還讓蘇錦給認了出來,小小地告誡了她一番不可公器私用。

  因而,這算是她難得熟悉機理的一種火器。而它的缺陷便是……

  「臣倒是明白葉將軍的顧慮。」蘇錦久久未語,忽地開口接過話去,「『朱雀流火』落入城中,必傷百姓,這原是巧匠的一項新穎設計,擬用於對敵作戰,並不是用在自家人身上的。定海城雖被恭王割據,城中百姓卻無辜,若用此物,未免不仁。」

  聽他一言,凝心齋中眾人卻也陷入沉默。

  叛軍不平,恐夜長夢多,可若是枉顧無辜百姓,動用殺器,卻又難免有違君王之道。

  良久之後,終是倪雪鴻低聲奏道:「陛下,此事終須有個定奪。雖恭王率其殘部,並無動搖朝綱之力,但若任由其割據一城,卻也不是長久之計。」

  楚瀅眉目沉沉,以指節輕輕擊案,點了點頭。

  還未開口,卻聽蘇錦忽然出聲:「請陛下允准臣前往江州,與葉將軍共謀。」

  「你?」楚瀅一挑眉。

  她今日聽戰局奏報,始終平靜,仿佛一切盡在掌握,然眾人卻從她此刻語氣中,硬生生地聽出了幾分銳意。

  「你去做什麼?」

  蘇錦的神色波瀾不驚,「臣監造火器廠,於火器一項上頗為了解,與葉將軍亦相熟。既是如今圍城而難攻,不如讓臣去實地察看,或有法子可解也未得知。」

  楚瀅聽他一字一句,臉色便顯而易見地沉下來。

  眾大臣面面相覷,心裡都道這位帝師膽大。

  好不容易從火器廠爆炸一事中洗清嫌疑,如今又上趕著,自請去江州與天機軍共商攻城。這要是辦得好了,倒還無礙,假如有什麼差池,豈不是往自己身上攬罪名嗎?

  這位蘇大人,怎麼竟好像生怕自己走得太穩似的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