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錦的聲音輕柔,微微含笑,「陛下所思,頗為周全。」

  她亦牽了牽唇角,只覺得過度思慮之後,太陽穴一跳一跳地發疼。

  她並不信,恭王在這江州的山嶺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造的僅有火藥而已。若無火器,要火藥又有何用?誰會做這樣無意義的閒事?

  萬幸,她並不是沒有準備。只是不知,恭王手上的火器,究竟有多少,準備到何種地步。

  恭王與神武軍中的部分將領勾結,已是不爭的事實,前世種種禍患疑點,皆起於此處。

  如今,他們並不知已有多少軍備,到了神武軍手中,若此刻不管不顧搗毀山嶺中的本營,是能絕了後續的軍備支援,卻無疑是在逼恭王即刻動手,號令叛軍直逼京城。

  儘管她相信,京城大抵能夠守住,但如此行事,幾乎只是將前世重演了一遍而已。那前世之禍,是不是終究也避不過?

  三萬神武軍仍舊會被坑殺,蘇錦仍舊會像中了邪一樣,自認是恭王同黨,受盡朝中口誅筆伐,最終……

  她像是冷似的,猛然全身打了個寒顫。

  「怎麼了,陛下?」身邊的人像是微微錯愕,伸手要探上她額頭,「莫不是這幾日勞累,受了風寒?」

  她慌亂搖了搖頭,扯下他的手,攏進自己懷裡。

  「沒事,別動。」她埋在他身上,聲音發悶,「讓我抱一會兒就好。」

  「……」

  蘇錦終究是依了她,沒有再說話,只一動不動,任由她緊緊擁著。

  楚瀅死死咬著下唇,也不知自己飛快的心跳聲,有沒有讓他聽了去。

  所以,她不能讓前世重演。

  與其只截斷後續的軍備供給,不如從根上打主意,把神武軍調開。

  雍州有一大片開闊草場,也是大楚先帝慣於閱兵的地方。如今春暖花開,與額卓部的和談訪學一事,也進展得有條不紊,她這個登基不久的小皇帝,既想檢閱自己的軍隊,也想暗中震懾異邦,很是合情合理。

  即便恭王有所警覺,明面上也挑不出錯來。

  閱兵的規矩,受閱規模、操演項目,全部要事先呈上,御筆硃批。如今朝廷上下皆知,火器是個新鮮玩藝兒,只發給過天機軍,假如神武軍有,便是死罪。

  如此,哪怕她們自己的庫房裡堆成山,也不敢隨軍帶到雍州受閱。

  那假如她們如前世一般,隨恭王叛亂,也根本無須人去半途攔截了,她們直接面對的就是全建制,且上下配備火器的天機軍。動手之前,也得掂量一番能有幾成贏面。

  閱兵一事,真操辦起來,沒有兩三個月結束不了,這些時間,大抵夠她將恭王清算乾淨。

  只要她時刻警醒,一步不錯,前世之事必不會重演。

  蘇錦也一定不會有事。

  門帘外頭傳來一陣窸窣聲,隨即有人說話:「陛下,蘇大人,咱們即刻就回程嗎?」

  「嗯。」楚瀅淡淡應了一聲。

  她早已與百宜交代過,遊船會在途經的下一座城鎮停留,陸路速度遠勝於水路,駕車一日夜間也就到了。當初怎樣喬裝改扮下的船,如今便仍舊怎樣矇混上去,並不會耽誤什麼。

  然後便立刻啟程回京,走後面的棋。

  外面駕車的宮女應一聲「是」,馬立刻就小跑起來,不消一會兒,就走得遠了。

  楚瀅倚在蘇錦肩頭。這人原本就瘦,近日接連勞碌,肩胛越發骨骼清晰。

  「倒也不嫌硌得疼?」他輕聲問。

  她摟著他,往他身上又蹭了蹭,「沒有的事,我夫郎身上最舒服。」

  就聽他笑著斥:「胡鬧。」

  而楚瀅只貪戀這一刻溫存。

  畢竟今日之後,直至塵埃落定之前,便是腥風血雨,片刻也沒有停歇。

  第55章 罰跪 替女婿出氣。

  御駕回到京城的時候, 不過五月中。

  上朝下朝,有條不紊,似乎與從前並沒有多大分別, 只是滿朝文武手持笏板,站在大殿上的時候, 眼神里總隱約透露著微妙——

  如今眾人皆知,站在陛下身側的那位帝師大人, 與陛下早已是貌合神離。

  傳聞,陛下此番南巡途中,對江州知州獻上的一名小侍青眼有加, 意圖帶回宮中, 另行冊封, 此舉卻惹了帝師蘇大人極大的不痛快, 竟一時忘了身份, 在人前與陛下爭執起來,言語間還頗有指責諷刺之意。

  陛下大動肝火,當著百官的面, 前所未有地發了一通火氣, 最終連那小侍也沒收下,只下令將蘇大人禁足於遊船之上,無詔不得出。

  而陛下自個兒呢, 既將人發落了,卻也沒能得痛快, 遊山玩水之心蕩然無存,成日悶在臥房裡,只許貼身宮女進出,旁人一概不見。

  遊船才行了幾日, 陛下就傳令下來,道是龍體不適,無心巡遊,棄了船不要,一行人復乘馬車,走陸路回京城。計劃中的南巡,不過才到了一個江州,便草草收場。

  一路上,這位失了聖意的蘇大人,自然是沒有再與陛下同乘的榮寵,孤孤零零地獨坐一輛車,只隨隊伍而行。

  但是,回了京中,正經上朝的場面,陛下還是得依著規矩,讓他站在身旁。

  畢竟,只要他一日還是帝師,禮法規矩便一日不可亂。

  只是陛下臉上再見不著從前的笑模樣,偶爾目光落到他身上時,臉上隱隱透出的儘是不耐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