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257:蹦躂,不知所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馮耀祖被他那一眼看得後心直冒冷汗,此刻聽他之言,心中更是沒了章法。只因以他對太子的了解,太子身份貴重,根本就不屑說謊。

  為何……為何無人告訴他呂宋村裡的百姓安然無恙?

  強行按捺住心底的恐慌,他往隊列中幾位同僚瞥了眼,又往宮澈所站的位置看去,發現他暗中投奔的主子今日竟然沒有來上早朝。

  馮耀祖感覺到事情極其不妙,整個人愈發心慌難耐。

  「父皇,兒臣所言只是一面之詞,想來各位大人只怕不足為信。」宮衍回過身,面向文帝,揖手道:「還請父皇宣翁太醫和廖太醫覲見,詳問呂宋村那邊的情況。」為應對眾臣的口舌,雲輕舞專門讓宮衍帶著翁太醫、廖太醫一起回京,好就呂宋村這邊的事做個見證。

  文帝聞言,朝李福看了眼,道:「宣。」李福應聲是,揚聲唱喝一句,殿外,翁太爺和廖太醫聽到文帝宣召,立時提步而入。

  兩位太醫行至殿中央,正要下跪行禮,就被文帝出言制止:「兩位愛卿年歲已高,免行大禮。」

  翁太醫,廖太醫謝恩後,便聽到文帝又道:「翁卿,廖卿,你們這一路回京,應該也聽到了不少謠言,剛才太子就呂宋村那邊的情況在朝堂上說了說,但諸位卿家中難免有人不信,現在你們二人誰能把呂宋村那邊的情況細細敘說一遍,也好讓眾位卿家知曉呂宋村裡的百姓是否安然無恙。」

  呂宋村傳出疫情,朝廷有派那幾位太醫前去醫治,眾臣皆心知肚明,這會兒看到翁太爺和廖太醫現身於朝堂,一個個都將宮衍之言信了個七八成。和馮耀祖本站在一線上的朝臣,無不暗自慶幸自己剛才沒有強出頭。

  暗中站隊寧王,與皇上屬意的接班人作對,這說起來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基於此,他們在朝堂上的一言一行,無不需要謹而慎之。

  按照事先的安排,他們今日在馮大人挑出話頭後,要出言附和,準確些說,是添油加醋,熟料,秦國公這個倔脾氣的和馮大人直接頂起牛來,讓他們難以插上嘴,也就是因為這一出,讓他們險險度過一關,暫時沒被太子殿下記恨上。

  廖太醫嘴巴有點拙,擔心自己一著急犯口吃的毛病,便示意翁太醫向文帝回話。翁太醫倒也沒推脫,朝他點點頭,上前一步,看向文帝恭敬道:「回皇上……」他說的很仔細,將他們初到呂宋村,發現疫病,差點將疫病定位鼠疫,以及雲輕舞恰好出現在呂宋村等情況,不帶絲毫隱瞞,全與文帝道出一遍。

  文帝和諸位朝臣聽著他的敘說,一顆心如忽高忽低,緊張不已。

  等到他音落,諸臣登時譁然,相互間低聲議論而起。

  「治療疫病的法子竟是那位少年天才想出的?」

  「寧遠候收了個了不得的義子啊!」

  「誰說不是呢!」

  「不僅才華滿腹,修為高深,而且有一手卓爾不凡的醫術,簡直是天才中的天才。」

  「厲害,太厲害了!」

  ……

  自古以來,疫病所帶來的災難,不僅讓百姓感到恐慌,就是歷朝歷代君主,對此也甚感是國之大難,只因疫病一旦爆發,無不意味著將會有很多的百姓死去,因而,君主不得不在權衡輕重之時,以極端手段處置那些染上疾病的百姓。

  現如今,諸位朝臣聽到有人能醫治疫病,要說心中不激動,那絕對是假的。

  就是文帝,在從暗月的回稟中,知曉宮衍之前給他上奏的那封密折中所提到,完全屬實,心裡滿滿都是動容,繼而不由自主地讚嘆某女一句。

  「翁太醫,你確定呂宋村那邊傳播的疫病,是被寧遠候收的義子想法子控制住的?」在翁太醫語落後,文官中一名官員,看向他啟口道:「再有,疫病一般都是出現在春秋時節,而目前已入冬,為何又會傳出疫病?嗯,疫病具體是什麼病,雲公子又是用何種藥物醫治疫病的?」

  從這位大人之言分辨,並非是沒事找事,只是單純地想弄明白自己心底的幾個疑問。

  翁太醫在向皇上敘說完後,聽了他的話,不由朝高位上的文帝看了眼,見其頷首示意自己作答,於是,對上那位大人的目光,道:「雲公子根據患者身上出現的病症,判定出這次的疫病是瘧疾,其在人體表現出的特徵與鼠疫有些想相像,但卻不是鼠疫。」

  頓了頓,他接道:「至於雲公子用何種藥物醫治的,其實大家都有見過那種藥草。」

  那位大人問:「是什麼藥草啊?」

  在他音落後,另外一位文官追問:「對啊,翁太醫,你快說說,雲公子用的什麼藥草醫治的疫病?」

  「黃花蒿。」翁太醫道:「治療疫病用的最主要的一味藥是黃花蒿中的青蒿素。」

  「黃花蒿?」問翁太醫的那位大人,驚疑不已:「黃花蒿也是藥草?」

  「孟大人,黃花蒿是藥草,但起到治病救人的是它裡面包含的青蒿素。」

  翁太醫看著那位問自己話的文官,嗯,也就是他口中的孟大人,一臉認真道:「諸位大人恐怕不知,當在下與幾位同仁到呂宋村那日,真的是被村里彌散的悲絕氣息給鎮住了,看到短短時間裡就出現好幾個感染者,我們幾位從患者的病症上看,差點將疫病定位鼠疫,可饒是如此,我們也沒有合適的法子醫治鼠疫,於是,經過商議,我們有建議太子殿下將那些患病的百姓處理掉,畢竟在歷朝歷代,面對疫病時,一國君王都是採取的這種法子,從而避免疫病大面積傳播。」這些話他原不想說,但太子是個合格,且伸手百姓愛戴的儲君,今日,哪怕有些話是他編造的,他也甘願在皇上,在文武百官面前為太子正名。

  諸臣聞聽了他的話,又開始小聲議論起來,但翁太醫絲毫不受影響,繼續道:「但太子殿下一口否決我們的提議,說那些個百姓只是患病,說只要他們還有一口氣在,他就不能做出那等殘忍之事,一併要求我們竭力想出法子救治患者。」

  「殿下命士兵將患病的百姓和健康的百姓隔離起來,方方面面考慮的極其周到,就在我們大家一籌莫展,眼睜睜地看著患病百姓增加時,雲公子出現了,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就斷定出疫病是瘧疾,又不顧趕路帶來的疲憊感,研製出治療疫病的藥物,將那些患病的性命全給挽救了下來。」

  言語到這,翁太醫與文帝道:「皇上,呂宋村的百姓都奉雲公子為神醫,而雲公子也當得神醫之名,臣等皆對其醫術身為敬佩!」

  馮耀祖不知作何想的,前一刻心中明明惶恐不安,這會聞翁太醫之言,竟出奇地又跳出來,針對翁太醫道:「敢問翁太醫,人是因何患上瘧疾的?」

  「就雲公子所言,一般是誤食不乾淨的吃食,或是飲用生水所致,哦,對了,還有被蚊蟲叮咬,也極有可能染上這種疾病。」翁太醫轉向他,如是道。

  「奇怪了,以翁太醫的醫術,竟連那麼個病症都醫不料,莫非是您醫術不精?」馮耀祖這麼說,意在轉移朝堂上諸人就他針對太子德行有失那番言論的注意力。翁太醫沒有因他的話動怒,更沒覺得臉上無光,反頷首道:「馮大人說的沒錯,老夫我確實醫術不精,愧為太醫院院判。」眾朝臣暗自唏噓,能進太醫院,能擔當院判一職,且為宮中的娘娘們診病二十餘載,醫術若再不精,豈不是說皇上眼力不夠,昏聵到將自個一大家子的健康交到一個庸醫手上?

  翁太醫沒有理會馮耀祖,和諸位朝臣落在他身上的各異目光,轉身面朝文帝,跪地道:「請皇上准許臣辭去院判一職,專心研習醫術,好在有生之年能有所長進。」在他音落後,廖太醫亦跪地請求道:「皇上,在雲公子卓爾不凡的醫術面前,臣亦感到慚愧,所以……」

  他的話尚未道完,就被文帝出言截斷:「朕信得過兩位愛卿的醫術。」這話一出,無疑在打馮耀祖的臉,文帝神色看不出喜怒:「但常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且醫術博大精深,在某些疾病上,兩位愛卿有不足之處,這並沒有什麼。」

  翁太醫、廖太醫眼眶潮濕,嘴角顫抖,想說些說麼,卻看到文帝抬手:「地上涼,兩位愛卿年歲大了,快些起來吧!」謝恩後,二人從地上站起。馮耀祖許是腦抽了,目光飽含深意,語氣不陰不陽道:「兩位院判這剛從呂宋村返京,就急著向皇上提出致仕,莫非是看到些不該看到的,聽到些不該聽的,於是,不得不離開太醫院,打算關起門過日子?」

  「馮大人,你所言何意?」翁太醫和廖太醫的臉色都極其不好,礙於口拙,廖太醫只是怒瞪向馮耀祖,嘴角抖動卻未說話,翁太醫則不然,此刻,他言詞決絕道:「老夫今個在朝堂上所言,若有一句是謊話,就讓老夫不得好死!」

  文帝的臉色晦暗不明,凝向馮耀祖問:「馮卿若對呂宋村一事仍存懷疑,朕允你現在就離京,前往呂宋村走一趟。」一個小小的六品文官,任職期間並沒有多少建樹,今日卻在朝堂上一而再地蹦躂,必是受人指使,以期讓他的太子坐實德行有失之名,從而達到儲君易位的目的。

  哼!不知好歹的東西,要是繼續留在朝中做事,還不定要怎麼作妖。

  「臣惶恐,臣沒有懷疑……臣……」

  馮耀祖「撲通」跪地,語無倫次,一句完整的話都道不出。

  冷汗從他額上滴滴掉落,他卻恍然不知似的,想要極力為自個辯解,奈何文帝迫人的目光,壓得他只覺自己要窒息一般,哪還有心力找合適的詞句,開脫自己是無意針對太子,更無意和翁太醫、廖太醫二人過不去。

  宮衍嘴角緊抿,冷掃他一眼,看向文帝道:「父皇,呂宋村舊址已化為灰燼,新址選定後,靈鷲門有著人出面,說全力為那些受苦的百姓建造新的屋舍。」

  文帝面露喜色,嘆道:「靈鷲門能為朝廷分憂,這是好事,朕心甚悅。」

  ……

  神族,王宮。

  「她的心思你又不是不知道,為何不讓我出面阻止,由這她去了俗世?」王后一臉憂思地看著王,言語間呆了些許責備:「這是最後一世了,蝶兒絕對不能出事,否則,我不知道我是否還能撐得下去。」眼裡漸染水光,她的聲音里難掩傷痛:「雖然擎天做出的犧牲,讓蝶兒不再飽受生生世世的輪迴之苦,可六世情劫中已過去的五世,還是讓兩個孩子吃盡了苦頭,這最後一世……蝶兒若是依然看不透,不光她魂飛魄散,就是擎天那孩子也會魂飛魄散啊!」

  王攬她靠在肩上,溫聲道:「天意不可違,再者,月老也說了,明華和擎天之間註定有一劫,要是你出面阻止,違背天意不說,恐還會給蝶兒和擎天之間帶來麻煩。」

  「可她這一去,本就會給蝶兒和擎天帶去麻煩。」明華仙子是王后身邊統管百花的仙子,因其性情恬靜,甚得王后喜歡,可王后怎麼都沒想到,明華仙子會對擎天生出愛慕之情,且因為擎天放棄神品追隨蝶舞而去,幾度想要一起進入輪迴,結果被王后及時發現,命其一步都不得走出明華殿。然,等待是一種煎熬,明華仙子最終還是偷去了人世,六世情劫,在明華仙子看來,那所謂的情劫,與擎天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她不要自己愛慕之人魂飛魄散,她要對其表達出自己的心意,然後攜手擎天重返神界,所以,在這最後一世的輪迴中,她冒著有可能被削去仙班的後果,毅然走出明華殿,去了俗世。

  「你忘了麼?」王輕語道。

  王后看著他:「……」不知自己忘了什麼。

  「明玉和月曦為護住,不都去了人世,且和蝶兒已經相識,有他們在,蝶兒不會有危險的。」明玉、月曦是蝶舞最為喜愛的玉簫和金色滿月弓,主人出事,它們當日發出的悲鳴,如泣血的杜鵑,原本想要第一時間追隨主人,可深具靈性的它們,知道王和王后失去可愛乖巧的公主,比它們還要悲傷難過,再結合平日裡主人對它們的教導,它們選擇暫時呆在王和王后的身邊,直至主人這最後一世輪迴,它們怕,怕它們的主人再渡劫不成,落得魂飛魄散,消弭於六界,於是,背著王和王后去了人世投胎,好在主人渡劫過程中幫把手。

  「它們是有靈性,可它們如何能與月花仙子比,更何況魔族和妖族……」王后神色暗淡,越說越心傷,察覺到她身上的氣息變化,王緊握住她的手,柔聲寬慰:「我知道你想說什麼,可你也得對那倆孩子有信心不是。」頓了頓,他續道:「還有藥神和你可沒少幫蝶兒,再有就是,月華仙子知曉輕重,更知道天地間的規則,她想做些什麼,總是有些顧忌的。」

  「我想看蝶兒最近過得好不好。」王后突然轉移話題,王對此沒有露出絲毫不妥之色,只見他抬起右手,在眼前隨意划過,立時,在他們眼前出現一清晰的水鏡。

  看著鏡中的映像,王后心裡既有欣慰又有疼惜:「阡陌為何始終無法覺悟?他可知蝶兒被他傷得有多慘,可知歷經五世輪迴,蝶兒每回都是因他而死?不過,經過這幾世輪迴,我們的蝶兒變得愈發堅強出色了。」

  王慈愛地看著眼前水鏡中的影響,道:「這一世擎天和蝶兒很順利的走到一起,想來不會出現大的變故。」

  「希望如此。」王后語氣輕柔平緩,眸光卻決然至極。

  她不會讓自己的蝶兒魂飛魄散,必要時,她不介意親自前往塵世一遭,助兩個孩子渡劫。

  「我們的寶貝好像又長高了呢。」王笑著道。

  王后眸光柔和,語氣愛憐:「是啊,是長高了不少。」

  「孩子正在趕路,咱們就看到這吧。」

  「嗯。」

  ……

  馮耀祖跪在地上,良久,文帝才讓其起身。

  「眾卿對呂宋村那邊發生的事可還有疑問?」

  文武百官齊道:「沒有。」

  「那麼易儲之事需要再議嗎?」

  「皇上,太子殿下人品貴重,易儲一事本就不該議,現在臣等都詳細知道了呂宋村那邊的情況,就更無需再議了。」秦國公在文帝音落後,大嗓門隨之就響起。站隊在東宮這邊的朝臣,還有個別有眼力界的官員,相繼出言附和。

  至於那些沒吭聲的,文帝並未去理會。

  「既然眾卿的態度已經明確,那麼朕不希望再有易儲的聲音出現在朝堂上。」文帝神色微凜,言語雖簡短輕緩,落在文武百官耳里,卻如重錘砸在心上,一個個全恭敬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無一人敢跳出來多言。

  宮澈沒有來上早朝,不是他不想來,而是在宮衍離開他的書房不久,這位心思深沉的王爺,只覺一股腥甜湧上喉,緊跟著張嘴噴出一口鮮血,人便倒在了地上。

  等到陳安能動了,來不及想其他,推開書房門疾步而入,看到的就是主子嘴角沾著血漬,臉色蒼白,倒地不省人事。

  文帝知曉宮澈吐血昏迷,已是散了早朝多半個時辰後,就這還是皇后抹著淚到宣露殿與他說的。

  好端端的人突然病了,而且是大病,這讓文帝不多想都難,但皇后心焦,傷心難過一點都不似作假,文帝又覺得是自己多想了,於是壓下各樣心思,著李福給太醫院傳話,由崔院首帶隊,多去幾名太醫前往寧王府。

  熟料,以崔院首為首的太醫們,經過多半天診治,都未查出宮澈所患何病。

  氣色差,脈息若有似無,若不是胸脯還能看出些微起伏,宮澈與私人幾乎沒有二樣。

  得到文帝准許,皇后有坐鳳輦到寧王府看望宮澈,卻在時間一晃一個多時辰划過,都未等到自己的皇兒醒轉。

  出宮時間不能太長,以至於她再不想從兒子身邊離開,也不得不坐鳳輦回宮。

  月色幽幽,窗外不時傳來呼呼的風聲,王妃劉氏端著滋補的湯藥,坐在宮澈的牀邊。

  「王爺,您一整日都沒有進食,就是這滋補的湯藥,你這一口也喝不進去,要妾身如何是好啊?」

  清淚順著劉氏的臉龐滾落,她拿起絹帕,拭去宮澈嘴角流出的藥汁。

  「妾身知道王爺不喜妾身,可是看到王爺生病,躺在牀上動也不動,妾身心裡好難受……王爺,您醒過來好不好?妾身有好多話想對你說呢……」劉氏邊含淚低語邊往宮澈嘴裡繼續餵湯藥,結果依舊一口都餵不進去。

  圍在宮澈頸部的棉巾已經被藥汁浸透,劉氏伸手取過一塊新的棉巾換上,眼淚如斷線的主子,落個不停。

  「太醫說您的身體探不出病症,王爺,既然您沒病,為什麼就是不醒來?」

  放下空碗,她忽然笑了,只不過笑得比哭還要讓人心碎:「王爺,您是討厭妾身嗎?要不然,兩劑滋補湯藥您怎一口都不曾喝下?」他應該是真的討厭她,否則,寧願到漾院就寢,都不願踏進她院裡。

  「咳咳咳……」

  劉氏捂嘴連續咳個不停,仿若要將心肝肺咳出才肯罷休似的。

  忽然,她身子一軟,眼前發黑,趴在了宮澈身上。

  「我來幫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