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編鐘輕響,一首《挽柩歌》,揭開了漢唐盛世的帷幕。

  古琴、琵琶、二胡、編鐘,在大提琴、定音鼓、小提琴的協奏之下,奏響的是這片大地骨血昭昭的低吟淺唱。

  有人起歌,有人能和。

  那一聲聲旋律迴蕩於禮堂,傳入聽眾耳畔,儘是千年不變的樂府,與承載相同愛恨別離的樂曲。

  他們顫動的絲弦,是漢朝幽魂,是唐代遺音,更是民國盤旋至今的哀思。

  悲傷,又充滿希望。

  如血液一般點點浸染腳下土壤,讓音律伴隨著中華從衰落到盛世,從腐朽到光明。

  樊成雲聽到了烏鴉低訴,見到了木蘭從軍,眺望著山林猛虎雀鳥,伸手就能接住滴落的朝露。

  那些古時候傳下來的弦音,卻像是一條大河波浪寬,又像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只要有人彈撥起最初的音符,就會有千千萬萬的陌生人,熟練的奏響後續的聲音,重新喚醒歷史長河之中遺落的輝光。

  最終,輝光匯聚成一顆星辰,遙遙懸於夜空,亮如景星,照耀整個中華大地。

  「你聽到了嗎?望歸。」

  樊成雲熱淚盈眶,不禁詢問身旁的摯友,「這就是你一直盼望歸來的聲音。」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完結,沒有番外,因為它很完整,直至結束都保持著我最初構思的模樣。

  故事從遺音雅社樂器的流失開始,到遺音雅社樂器的重聚結束;從沈聆的知音開始,到沈聆的知音結束;從苦苦尋覓數十年的寧學文開始,到實現遺願聽見遺音的林望歸結束;從鍾應的演奏開始,到鍾應的演奏結束。

  它是我有史以來寫過最滿意的故事,所以非常感謝大家,謝謝你們喜歡這個我喜歡的故事。

  能有你們聽到它微弱的聲音,是我的榮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