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世界一級藝術狂徒》作者:言朝暮【完結】

  文案:

  國樂大師從不收徒,卻意外收了個名不經傳的鐘應。

  一年後,鍾應登上舞台,撫琴奏出一曲前所未有的《華歌》,震驚音樂界。

  同行紛紛賀喜,國樂大師後繼有人,名師出高徒。

  可是,國樂大師道:「他為藝術而生,我教不了他。」

  謙虛的話沒人會信,但不久後,音樂家們發現——

  鍾應彈的琵琶行雲流水

  鍾應敲的編鐘金石齊鳴

  他會的樂器遠遠超過國樂大師平生所學,甚至連失傳的十三弦築,也不在話下!

  鍾應彈奏的國樂席捲中華大地,步入了西方樂器固有領域。

  對中國充滿蠻荒印象的西方音樂人,覺得他所謂音樂天賦不過是譁眾取寵的噱頭。

  誰知……

  他從未被樂器禁錮的雙手,撥一尾琴、敲一排鍾、擊一隻鼓,編織遙不可及的美夢,挑動沉寂已久的靈魂,揚起地獄燒灼的業火。

  西方聽眾在管弦絲竹里嬉笑怒罵、熱淚盈眶,忽然懂了——

  什麼是五千年的盛世華夏。

  1、藝術無國界,但有一種音樂在中國。

  2、繼承先輩遺志,與萬千普通人匯聚成海,用短如一瞬的生命,尋找漂泊在外的樂器,帶它們回家。

  內容標籤: 強強 甜文 爽文 時代新風

  搜索關鍵字:主角:鍾應,厲勁秋 ┃ 配角:《世界一級基建狂魔》 ┃ 其它:五音十二律最後的應鐘

  一句話簡介:有一種音樂在中國

  立意:尋回流失文物,奏響中華樂章。

  vip強推獎章

  八十年前,民國遺音雅社古琴、琵琶、編鐘、二胡、築琴,於戰火中遺失海外。八十年後,鍾應與師父樊成雲走出國門,循著當年樂器遺失的痕跡,走入音樂廳、拍賣行,在異國他鄉重奏樂曲。西方音樂人覺得他所謂音樂天賦不過是譁眾取寵的噱頭,卻在他演奏的絲竹管弦之中,嬉笑怒罵、熱淚盈眶,忽然懂了——什麼是五千年的盛世華夏。

  本文講述了主角走遍世界,將流失海外文物帶回祖國重聚的故事。民族樂器是傳統文化的縮影,民族音樂更是傳統文化的延續,古琴、琵琶、編鐘、二胡、築琴等傳統樂器,在世界各地重奏漢樂府詩篇,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音樂魅力,更與無數西洋樂演奏者共同譜寫新時代音樂篇章。

  第1章

  清泠湖博物館,懸掛著鮮艷的橫幅:「歡迎回家——義大利哈里森.貝盧捐贈文物歸國展」。

  四處擺放著巨大的宣傳展板,清晰講述本次展覽的113件文物歸國之旅。

  「謝謝。」

  鍾應拿起通過安檢的琴箱,提在手上,徐步走進了安靜的場館。

  歷史沉澱的氣息,在燈光里揚起若有若無的微塵。

  他的視線掠過玻璃展櫃裡的絹帛、瓷器、青銅,沒有像其他參觀者一樣駐足,徑直走到了主展廳。

  豁然開朗的主廳,正中間矗立著巨大的玻璃展櫃。

  高及天花板、墊起了半人高的展台,擺放著一張造型獨特的古琴。

  它在安靜的聚光燈下,繃緊了十根銀光內斂的琴弦。

  深邃漆黑的烏木,一如岑天大樹,巍然挺立。

  琴身布滿了細碎裂痕,一道一道宛如蛇的鱗片,覆蓋著木質琴面,琴尾斷痕形似梅花,與通體蛇鱗混在一起,好似老者傷痕累累的皺紋,顯示著它長達一千多年的歷史。

  但是,無論多少裂紋,依然無損它頂天立地、傲視眾生的氣勢。

  鍾應安靜的仰視它。

  燈光落在每一根琴弦上,散落出月光般柔韌色澤,仿佛輝光與空氣共振,發出了無聲的迴響。

  「你看這個東西,長得好奇怪。」

  旁邊走來一對情侶,衣著清爽的女性抬手指了指,「它居然有十根弦。」

  「唐代,十弦琴。」男友讀出旁邊的介紹,「這琴都一千多年了,肯定和現在的古琴不一樣,長得奇怪很正常。而且啊,這種木頭古董全身都是裂痕,放在博物館也就是個展覽品,反正也不能彈。」

  「它可以彈。」柔和的女聲,打斷了他們的討論。

  鍾應好奇的看過去,發現一位年輕女性。

  她梳著馬尾,身姿挺拔,穿著博物館工作服,戴著工作牌,像是一位講解員。

  她笑著抬手示意眼前的十弦琴,親切的介紹道:

  「琴身上的裂痕叫做斷紋。根據《洞天清錄》記載,『古琴以斷紋為證,蓋琴不歷五百歲不斷』,所以琴身上的斷紋越多,說明它的年代越久遠。現在我們許多古琴大師都藏有類似斷紋的唐琴、宋琴,他們經常會用帶有相似斷紋的傳世名琴彈奏樂曲,可以說,古琴的斷紋越深,聲音更具有穿透力,演奏的樂曲也更好聽。」

  這人確實做過功課。

  鍾應安靜的傾聽,仿佛一位普通的參觀者,隨著她的介紹重新端詳那張十弦琴。

  說完斷紋琴的音質,她揚起聲音,補充道:

  「而且,這張十弦琴不是單純的展覽品。它是這次捐贈文物的哈里森.貝盧先生,特地送給古琴大師樊成雲的禮物。」

  旁邊的情侶十分好奇。

  「禮物?難道說樊大師今天會來試琴是真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