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那你聽我的…..」蔣承弼低語幾句,

  王若曦起先面色緋紅,最後期期艾艾答應了。

  「回去吧,等我消息便是。」

  王若曦心下大喜,再三道謝後離開了。

  四日後,蔣家兄弟再次回到皇陵,將凌王的棺槨封土,帶守了七天的蔣承睿回府。

  而接下來七七四十九天,蔣家都在香山寺給凌王做道場,每天一場,總共七七四十九場。

  至此,喪儀全部完成,蔣家人也不必再戴孝。

  皇后這邊也派人來慰問了一番,且把蔣承弼議親之事提上了日程。

  出乎大家意料,這一次蔣承弼卻格外的配合。

  作者有話要說:  再次說明,蔣承弼的夢是第一世,王若曦前世是第二世,現在是第三世

  第35章

  皇后娘娘從宮中放出話,六月初六在城外香山寺舉辦浴佛節。

  她下旨敏陽郡主並凌王府世子夫人裴氏主持浴佛節。

  敏陽郡主是皇帝的堂妹,皇室宗親極少,皇帝嫡親一輩只有端王府,其次便是皇帝的大伯一家,而大伯一家子嗣也少,除了後輩外,現在在世的只有大伯的女兒,也就是敏陽郡主。

  因著宗親少,是以宮中對敏陽郡主極為優待。

  敏陽郡主與皇后年歲差不多,很得皇后信賴,在官宦女眷中也極有威望。

  皇后讓她主持這一次浴佛節,可見慎重。

  至於世子夫人裴氏,一貫在京城夫人當中,便是領銜之人,再加之這次浴佛節是給蔣承弼變相的相親,也該讓裴氏主持。

  皇后特地把裴氏叫去宮中,仔細吩咐了一番,讓她務必給蔣承弼定下一個姑娘,省得聖上操心,凌王九泉不安,裴氏是求之不得。

  蔣承弼年紀不小了,再等三年怕是不行,早日把婚事定下來,如果急的話,也可以先過門,晚點圓房便是。

  皇后也是這個意思。

  旨意一傳開,京城有頭有臉的女眷都得去,畢竟是皇后的意思。

  而消息靈通的更是清楚,此次浴佛節,皇后娘娘有意替凌王府的二爺選一門親事,這下京城女眷後宅炸開了鍋。

  放眼整個京城,論家世,論相貌,蔣承弼無人出其右。

  這些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同齡男子當中,像蔣承弼這般年紀輕輕就立了戰功的,再找不出第二個。

  皇帝曾放言,凌王府的爵位由蔣承瑾繼承,但是蔣承弼一個侯爺是跑不掉的。

  想必回頭再立一功,蔣承弼便是封侯拜將了。

  整個京城,姑娘們眼裡的夢中郎君,蔣承弼必居首位。

  是以,未婚的姑娘們都蠢蠢欲動。

  消息自然逃不了蔣承弼的耳目,他得知之後,也沒生氣,而是吩咐了屬下幾句。

  再一日,又一個消息傳出。

  皇后之所以大張旗鼓舉辦浴佛節,其實就是為了給小明王找一個媳婦兒。

  此消息一傳播,京城姑娘們都大驚失色,頓時設法想各種理由不去香山寺。

  小明王對這次浴佛節是很上心的,因為他準備給兒子把關。

  他挑媳婦兒的眼光很高,家世還在其次,人品卻是第一,他不喜歡那種愛嚼舌根斤斤計較的女人,看裴氏跟荀氏就知道。

  蔣承弼可是將來要繼承他衣缽,上戰場當主帥的人,這媳婦可不能隨意,所以他準備親自去給兒子挑媳婦。

  蔣承弼放出去的風聲,很快傳到了他耳朵里。

  小明王不疾不徐地找了一番端王,也不知道他跟端王說了什麼,端王去了一趟凌王府跟蔣承瑾說了一番,蔣承瑾思忖後,決定以裴氏的名義,給京城一些名門女眷下帖子。

  皇后並沒有明著讓哪家姑娘去,所以大家都可以推辭,裴氏以凌王府下帖子,自然是替蔣承弼相看,有意的家族自然欣然應允,京城崇尚相看之風,姑娘們也沒多少顧忌。

  蔣承瑾將蔣承弼喚來書房耳提面命一番,

  「即是父親的遺命,又有聖上跟娘娘的旨意在裡頭,這一次你再不挑出一位姑娘來,那你就等著賜婚吧,選一個你中意的,還是由我和你嫂子替你選,你自己看著辦!」

  蔣承弼氣個半死,知道自己這次避無可避,只得認命。

  不過再認命,也得把小明王拖下水。

  皇后聽了這些傳言,難得眼神一亮,一併將小明王招進宮,囑咐了一番。

  「你如今年紀也不小了,得穩重一點,你母妃早逝,你爹只有你一子,你再不長進,可讓你爹爹怎麼辦才好?這一次去香山寺,你且給我穩穩噹噹的,不許再像以前那般胡鬧,倘若有姑娘能相中你,便二話不說把這個婚事給定下來,你早些成婚,你爹爹也就放心了。」

  小明王一聽就明白了皇后的意思,也就是說只要有姑娘瞧上他,他就娶了人家算了,不許挑!

  小明王的心思是複雜的,一方面感慨自己幾個兒子爭氣,自己教導有方,內心默默鄙夷了一番端王,可一方面想著現在自己就是個混帳,氣不打一處來。

  這魂穿也真是瞎了眼!

  「謹遵娘娘懿旨!」

  皇后見小明王二話不說答應了,還很意外,想著他以前總要嘮叨訴苦半天,順手還要把她宮裡的好東西給撈走,今個兒卻格外沉穩,莫非真的長進了?

  皇后很歡喜,賞了他讓他出宮。




章節目錄